李通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人们阅读《三国演义》之后,大多数被记住的名字都是那些曾经立下过绝世功勋的英雄。而很多在某个时间段或是地点的小人物,也应该被人们记住。《三国演义》里,一位勇将为曹操守卫边疆,为曹仁扫平退路,与马超大战虽败犹荣,这位勇将,名字叫做李通。
李通表字文达,是江夏人士,在荆州的时候,李通的名字就已经闻名于此处了,那是的李通,学得是武艺,因此,作为一个游侠,他为人们熟知。不过,李通的能力并不止于此,他还要在这黄巾起义造成的乱世中建立一番功绩。于是,他联合乡人,起兵于朗陵,归附的士兵源源不断,使得李通的部队扩大到了一定规模。这个时候,部队需要的给养就成为一个问题了,李通便找到当地的豪绅寻求帮助,豪绅不愿意,他就设下鸿门宴,斩杀了豪绅,吞并了他的资源。最后,李通的部队击败黄巾军,斩下了其中领袖。从那以后,盗贼再也不敢来犯,百姓们也很爱戴李通。
荆州的刘表向来都被认为是守户之犬,李通的才能不愿意这么被埋没,这就是他率军另入门户,他选择的新主公,正是曹操。曹操在讨伐张绣的时候,刘表也曾出兵相助张绣,在这场战役中,李通见识到了曹操的谋略和曹军的精锐,这让他十分向往,于是,曹操战败班师回许昌的时候,李通率部众到许昌投奔曹操,曹操任命他为中郎将,屯兵驻扎在汝南郡边界。
等到曹操第二次征讨张绣的时候,贾诩的妙计依旧令他战败,为难之际,李通带着士卒连夜赶到支援曹操,补充了曹操的兵力后,李通作为先锋,反攻追击的张绣,取得大胜。
李通的本事可不局限于领军作战,在制定军纪,尽忠职守上,他也有一番想法。曹操在荡平中原之后,很快和河北的袁绍进行决战,官渡相持阶段,世人皆认为曹操胜算过于渺茫,多方势力对李通进行拉拢,想要得到李通驻守的汝南大郡,李通在见过袁绍和刘表的使者之后,虽无意动,手下士兵却像为自己某后路,劝说李通归顺一方,以求荣华富贵。李通手按剑柄,怒叱他们说:“曹公英明神武,一定能够平定天下,袁绍虽然强大,却统帅无方,最终还是会失败的,我就是拼死也不会怀二心。”于是,他斩杀袁绍来使,将送来的镇南将军印绶交给了曹操,以明其志。
汝南之大,忠心的人却只有李通一个,豫州各郡纷纷反叛曹操,仅有李通治下的阳安郡不为所动。只不过,阳安郡应该交付给许昌都城的税收辎重无法通过那反叛军的重重阻碍,这就让李通十分担心,如果在这相持之时,李通不及时将税赋交给许昌,定然有人会认为他这是墙头草的行为,想要见风使舵,如果押送过去,辎重又一定突破不过反叛军的包围,这个时候,他就给总督政事的荀彧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税赋辎重既然不能运,也不能留在自己手上,干脆返还百姓,正好安抚因为周遭战乱不断的而心生惧怕的百姓,这就是所谓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藏富于民安富于民。之后,阳安郡的百姓果然上上下下,欢天喜地,人心安定,更加忠于曹操。有此作为基础,李通成功平定了周遭的叛乱,安抚住了曹操不稳定的后方。
如此功勋,却未能青史留名,这还是因为,李通的作为在那些大英雄的事迹面前,显得十分弱小。李通的生命最后,奉献给了曹仁,周瑜和刘备都对曹仁镇守的荆州发起进攻,曹仁难以阻挡,只得仓皇败退,李通及时率援军赶到,为了曹仁这个主将能够安全返回大本营,不惜亲身下马,清理阻挡前路的路障,只可惜,抱病出征的他最终没能过熬过这次考验,马革裹尸而还,享年四十一岁。
李通生前没能得到足以酬劳其功勋的待遇,这让称帝的曹丕很过意不去,于是,他追赠李通刚侯的谥号,不仅让其儿子李基承袭爵位,还敕封他的哥哥李绪为中郎将,以表示厚待。李通这么一个小人物,像他一样的还有许多人,他们没有给后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他们的确在自己的时代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这就十分值得我们后人称颂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