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当初没有造反的话 朱允炆能不能稳住大明的江山

2020年08月18日16:51:01

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允炆和朱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是中国史上一个繁荣的统一王朝,明朝虽然没有汉唐那样开明,有着丰富的文化,军事实力和领土面积也不如元、清两代,但作为一个持续了近300年的王朝,明朝已经足够强大了。明初有一场靖难之役,实际上是皇室内部的权力争夺战,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最终以燕王朱棣篡夺政权而告终。

作为中央的君主,朱允炆最终被比自己更具政治和军事头脑的叔叔朱棣打败,朱棣,后来的永乐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改革了国家机构,是一个很有魄力的君主,使国家繁荣。如果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取得胜利,打败了朱棣,那么他所管理的明朝能否取得与朱棣同样的成就呢?

朱允炆具有绝对的优势

古代最重要的是顺序,不管你有多优秀,只要你面前有一个哥哥挡着,你就很难走得更远,作为统治者,家族内部矛盾也让人头疼。如果你不把它们按固定的顺序排列,那就意味着皇子们会盲目斗争,严重的会导致四分五裂。

朱棣显然没有具备当皇帝的优势,而朱标除了身世优势,又慷慨又仁慈,是明代皇位最合适的接班人。加上朱标的母亲马皇后和朱元璋的情感基础,注定是朱棣无与伦比的。

然而,朱棣一开始没有野心,封建王朝传了很多年,一直都是传长不传贤,不管他怎么努力,不管他父亲朱元璋怎么想,他都不能迈出关键的一步。

所以朱棣一直很稳重,也没有做过什么不寻常的事。但朱标死后,朱棣看到了当皇帝的希望,毕竟,他和朱元璋就像是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不管他们怎么行动,说话,甚至思考,他们绝对是真正的父子。

可惜朱标死后,朱元璋仍然没有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皇长孙朱允炆,朱棣看到宝座被他人继承,不怎么生气,毕竟,这是传承,没有什么不好的,为了让孙子成为一个更好的皇帝,朱元璋开始消除各种危害皇位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明朝功臣被迫提前退出历史舞台。

朱允炆登基后,朱棣对皇位的态度还是很不上心,不管怎样,做一个王爷并不比做一个皇帝弱多少。但是,朱允炆犯了一个不应该犯的错误,而且仍然是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上台后想要削藩。

削蕃引发反叛

削蕃不是切红薯,而是掠夺朱元璋封王的一些基本权益,等于虎口夺食,更何况朱允炆的做法简单粗暴,结果,藩王们纷纷反抗,天下出现动乱。朱棣看到了朱允炆削蕃的决心。

一旦本应属于他的东西所有权被限制,就意味着他成了被人宰杀的对象,在姚广孝的鼓舞下,朱棣率领燕王府八百户士兵,开始了攻城行动,而且,他打出清君侧的旗帜,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奸逆小人。

最后,朱棣终于杀了朱允炆,坐上了皇位,成为了皇帝。如果朱棣愿意被削蕃,而朱允文继续做他的皇帝,明朝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从手段与策略分析,朱棣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这在他成为皇帝后就可以看出了,他登基后,在北伐战争中五次追击蒙古,打败了蒙古军。他还喜欢亲自作战杀敌,基本解决了明朝最大的外敌入侵问题。从文化上讲,是永乐大典弘扬文化事业。

在外交事业上,郑和下西洋,以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相反,朱允炆却不知如何循序渐进。相反,他只是听从了方孝孺等人的建议,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他鲁莽地开始触碰和藩王敏感神经,并迎来了一次剧烈反弹。

再者,朱允炆的性格和父亲朱标一样慷慨仁慈,这种性格在明代以后并不少见,最好的结果是无所作为,最坏的结果是被宦官,外戚所控制,导致朝廷的早期衰落。相比之下,朱棣一生都在进行削蕃,但行动却非常缓慢,他把藩属地一点一点的削弱。

可见他是个聪明人。毕竟,他自己过去的反叛教训,在用人方面,朱棣不局限于某一种作风,他对待功臣比父亲朱元璋更为宽厚仁慈。作为一个皇帝,朱允炆好好的利用着整个国家的人才,但他不知道如何分辨是非,在与朱棣的战斗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无论如何,在朱允炆的领导下,明朝完全不可能取得朱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