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情缘阅读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要问历史上最逆天的女主设定是谁?
我提名长孙皇后。
妥妥滴上榜。
几乎囊括了小说女主设定。
01
大唐女人很牛。
比如,武则天。
史上唯一正统女皇,14岁入宫,先跟太宗,赐号媚娘;后嫁高宗,加封天后。人家可是亲爷俩。及至高宗驾崩,开创武周,一步步登临皇权之顶,掌控朝政长达半个世纪。
大唐女人很美。
比如,杨玉环。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美到不可方物。
本为玄宗儿媳,却被其纳入后宫,日夜笙歌。只可叹安史之乱,香消玉殒马嵬坡。
大唐女人很浪。
比如,高阳。
身为公主,偏爱和尚,径将老公房遗爱的脑门,装点得春光灿烂绿油油。
后来还要谋反,终坐罪自尽。
大唐女人很毒。
比如,韦皇后。
且不说与武三思勾搭成奸,居然还要学习婆婆(武则天)好榜样。为上位做女皇,一包鼠毒强,送老公中宗归了西。
大唐女人很贤惠。
比如,长孙皇后。
中国历史上有传可寻的皇后400多位中,长孙当之无愧是最受好评的一位。
短短30余载芳华,却能千古留香。
02
熟悉的开端
长孙氏,本名不详,小字观音婢,祖籍河南洛阳,源出鲜卑族。
老爹长孙晟,就是曾一箭双雕,惊掉突厥可汗沙钵略下巴的那位牛掰齐国公。
(多么熟悉的开端,然后开始遭难~)
很不幸,就在长孙氏8岁那年,老爹去世;
更不幸的是,同父异母的大哥长孙安业真够孙子的,翻脸无情,把妹妹和小妈渤海高氏轰出了门。
但不幸中也有幸运,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非常喜欢她这个小外甥女。
怜爱之下,还促成了她与李世民的姻缘。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长孙氏凤冠霞帔,嫁与李世民为正妻。
03
缘分妙不可言,人生开始开挂
是年,新娘刚满13岁,新郎方才15岁。
别看小两口年纪尚轻,却懂恩爱,彼此扶携。
见丈夫痴迷习武,长孙氏便取出老爹遗物,那柄射雕良弓送给了他,只喜得李世民通宵难寐。
不久,在长孙氏所住房舍外,出现了一匹高头大马,鞍勒俱在,威风俊逸。
高士廉也觉新奇,便请人给占卜一卦。
那卦仙儿一通掐算,禁不住连声啧啧:
“女处尊位,居于中正,这个小女子,将来贵不可言哇。”
对此占卜之事,新旧唐书均有记载。
而《新唐书》中更为直接,直言此乃“后妃之象”:
后归宁,舅高士廉妾见大马二丈立后舍外,惧,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繇协《归妹》,妇人事也。女处尊位,履中而居顺,后妃象也。”
果然,五年后,隋炀帝遭缢弑身亡,唐国公李渊趁机逼迫恭帝杨侑禅位,宣告大唐集团正式开张。
李世民功劳显著,获封秦王。
夫贵妻荣,长孙氏亦受册为秦王妃。
放眼史上,在权位的魅惑下,手足相残者比比皆是,李渊的儿子们亦陷身其中。
于是,血腥酷烈的玄武门事变上演了。
04
携手升级打怪,过命的战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天色微明,李世民亲率王府八百将士,设伏玄武门。
而激奋人心的是,以往通常默默站于丈夫身后的长孙氏,生死攸关之际,竟无比决绝地出现在了李世民身边。
从身后到身畔,虽半步之距,却昭示了生死相随、不离不弃的夫妻之情之爱。
《旧唐书·长孙皇后传》
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成功狙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又逼老爹退居二线后,李世民即位称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05
陪伴君临天下,展现凰后人设
聪慧贤能,善良大气,通晓古今,有思想有主见有情趣...
每逢朝政大事,李世民必征求媳妇意见。
而长孙皇后总是谦虚推辞:“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
“天下都是咱家的,政事也是家里事。说说呗媳妇。”
架不住李世民一再恳求,长孙皇后才就一些大事做些提醒,也是点到为止。
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跟李世民交情不浅,堪称铁杆大舅哥。
在玄武门事变中,又誓死拥护和捍卫妹夫,表现非常抢眼。
及至李世民坐稳龙椅,打算提拔大舅哥为相。
而长孙皇后听说此事,竟一百个不同意:
“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胥之戒,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
李世民不允。
长孙皇后便私下告知大哥,要他麻溜地辞职。
然而,长孙无忌偏偏不信这个邪。
在妹妹去世后,长孙无忌出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并削尖了脑袋掺和立储政事,终遭许敬宗构陷,落了个削爵流放、自缢而死的悲惨下场。
也许长孙皇后是这么想的:宦海无边,波诡云谲,连父子兄弟都能屠刀相向,你一个大舅哥又算老几?距离权力中心越远,脑瓜子在肩膀上就站得越稳当。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一天,罢朝后,李世民黑着一张脸,气鼓鼓回了回宫。
“这个乡巴佬真可恨。早晚有一天,我要弄死他。”
“老公,骂谁呢?”长孙皇后问。
“当然是魏征那老东西。”李世民哼道,“一张臭嘴,不分场合,就知道怼我。”
长孙皇后听罢,默默退回内房。
等再出来,已换上皇后朝服,且行起了参拜大礼。
李世民见状,又惊又惑:“媳妇快起来,你这是干啥?”
“妾闻主圣臣忠。因陛下圣明,魏征才敢直言。这是喜事,焉能不恭贺?”
李世民听得一阵脸红,心道:还是俺媳妇会说话,有见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
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同样受惠于长孙皇后的,还有房玄龄。
当时,房玄龄犯错,被李世民骂得狗血喷头,轰赶回了家。
待到气消,长孙皇后劝道:
“老房跟班陛下时间最长,为人谨慎,计谋也多。若无大错,希望陛下不要放弃他。”
李世民觉得有理,不久之后,便再次起用房玄龄。
《新唐书·长孙皇后》
时玄龄小谴就第,后曰:“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
《观世音经笺注》:“唐太宗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是观音亦女身也。”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含义女观音菩萨。
事实也是,其性情温厚,心地纯良,待嫔妃、宫女亦怜惜有加。
一日,她陪李世民在后宫遛弯儿。
见周遭诸多宫女,一个个老弱不齐,无精打采,便问她们几时进的宫?
有的说,隋朝未灭,既已进宫。来时十一二,现今奔四零,从未受过宠幸。
长孙皇后听罢,心中不忍,就对李世民说:“老公,你一人精力有限,那用得了这么多人侍候?幽禁深宫,实在清苦。不如放一些出去,让她们各寻好日子去吧。”
李世民稍作思忖,点了头。
随后挑出一点点年长宫女,放归民间。
这一点点,是——3000人。
众宫女逢见长孙皇后,如与活菩萨,一个个泪飞如雨,叩首谢恩。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长孙皇后避暑九成宫,身染重疾。
见久治不愈,陪护床前的嫡长子李承乾心急如焚,意欲奏请老爹大赦天下,并度人入道。
长孙皇后获知此事,坚决反对:
“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示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
李世民听后,禁不住欷歔长叹,涕泪交流。
细细品匝长孙皇后这段话,若非饱读诗书,颖悟睿智,又怎会有此等心胸?
07
必备“宠妻成魔”的老公
作为女主,自然不能缺少一个宠妻成魔的老公。
简单举几个例子:
1.李世民共有35个孩子,有7个是长孙皇后所生,占了五分之一。
在长孙去世后的13年里,李世民只有1个孩子出生,还过继给了李元吉。
足见感情至深。
2.长孙安业犯谋反罪,作为妹妹的长孙皇后,向李世民求情的理由是:“他早年对我不好,陛下要是杀了他,天下人会说我得势报复他”。
不担心牵连自己,牵连家族,求情像撒娇,实锤一个宠妻狂魔。
3.子凭母贵。
犯下谋反大罪的皇子李祐,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赐死。而轮到了逼宫失败的李承乾,他却沉默了,仅仅被贬为庶人。
意欲夺嫡的李泰也仅仅是从正一品降为从一品的郡王。
还有李世民前脚发布政策——结婚不能铺张浪费,后脚因为长公主的嫁妆啪啪打脸。
4.很多人奇怪,为什么长孙皇后不妒忌后宫,还会善待后宫?
原因很简单,从记录里可寻一二。
唐太宗的妃嫔,基本除了因为生育皇子而被记载一笔外,再无记录。
对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孙皇后,这些无宠后宫,有什么值得妒忌的呢。
5.长孙皇后临终前说:
“妾之本宗,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
难道她不担心人走茶凉?
不想家族荣耀?
必然是因为老公对她和她的家族实在太好了。
6.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36岁的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
太宗李世民悲恸不已,遵妻为“良佐”,营山为昭陵,并于苑中修筑层观,以便眺望,慰藉思妻之苦。
有一次,李世民拉着魏征登上了层观。
魏征说道:“臣老了,双眼昏眊,看不见呀。”
“怎么没看见?那是昭陵啊。”李世民忙指给魏征看。
“臣以为陛下看的是献陵(高祖李渊陵寝),原来是昭陵啊。”
李世民听出来了,魏征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
《新唐书·魏征传》:
文德皇后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徵同升,徵孰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徵曰:“此昭陵邪?”帝曰:“然。”徵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臣固见之。”帝泣,为毁观。
也难怪,在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李世民如此张扬的思念亡妻,已严重违背礼教祖制。
思之再三,李世民终下令拆掉层观,顷刻老泪纵横。
李世民堪称英雄皇帝。
虎牢关恶战,压力如崩,他没落泪;
手足倾轧,陈尸玄武,也没落泪。
可每每念及自己最爱的女人,却数度哽咽,甚至哭得稀里哗啦。
08
流芳百世
在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中,如是规定:
“伉俪之道,义期同穴,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少年结发,荣辱与共;情重如山,生死不弃。
千百年来,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直都是官方(正史)和民间(野史)双重认证的恩爱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