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提起廉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在这一战当中,秦将白起率领秦军大胜赵军,他斩首坑杀四十五万赵军,使得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抗衡秦国。不过仔细观察这一场战役会发现,其实秦军的胜利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赵括中计起,
秦军一直围困赵军四十六天。赵军在断粮四十六天以后,终于不支,向白起投降。那么,我们不禁发问,在这四十六天当中,赵国的其他两位名将,廉颇和李牧在做什么?
首先来说廉颇,这位本有机会让白起无功而返的赵国大将。廉颇掌军时,赵军也是连战连败,但廉颇终究是一位老将,他知道赵军正面决战不是虎狼之师秦军的对手,唯有固守不出才是退敌之策。长平距离秦国路途遥远,粮草补给困难,只要秦军久攻不下,自然会粮草不济,被迫退军。
可是赵王对廉颇十分不满,在他眼中,廉颇连战连败,还龟缩不出,实在令赵国颜面扫地。加上秦国间谍故意挑拨离间,赵王于是临阵换帅,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任命赵括替代廉颇的位置。
廉颇被革职以后,赵王对他十分不满,将他冷落。廉颇本是赵国武将的领军人物,地位显赫,门客很多,但是被解除兵权以后,门客们纷纷离他而去。巨大的打击令廉颇闭门不出,整日忧愁。这时的廉颇应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长平之战的局势,更何况,以他当时的处境,他就算想要带兵解围,赵国也没有军队供他指挥了。
在当时,唯一有机会解长平之围的,只有李牧。李牧亦是赵国名将,名气不输廉颇,战功赫赫,而且他的手中还有一支精锐骑兵。那么,驻守在边境的李牧,为何不去解赵括之围?史书上没有记载原因,但是从李牧的身份和职责上,我们可以推测出真相。
以李牧的心胸和胆魄,他应当不会是不愿救和不敢救,阻碍他去救援的,应当是北方匈奴的巨大威胁和闭塞的消息。长平之战爆发时,正值北方匈奴“打秋风”之际,尽管李牧已经将匈奴打的丢盔卸甲,但是谁也不敢让李牧挥师救援赵括,将北方边境向匈奴大开。
而且,赵国一直不知道长平之战的局势。秦军对于消息封锁的极为严密,换将白起赵国全国上下都不知道。赵军被秦军围困时,派出了大量斥候,想回国请求救援,但他们基本上都被外围的秦军拦截,送不出消息。等到消息传来,四十多万赵军已经全部惨死,就算赵王想任用廉颇和调用李牧,也已经太晚。所以,赵国只能吃下长平之战的苦果,失去和秦国争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