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后妃制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1644年,清朝入关后,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后妃制度。
按照这套制度,清朝的后妃被分为八个等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显而易见,皇后地位最高,答应地位最低。她们与贵人、常在一样,“俱无定位,随居十二宫,勤修内职。”这是说,她们跟随等级更高的后妃住在东西12宫里,不能随意外出。
当然,答应的等级虽然很低,但总算是主子身份。
1735年10月11日,刚刚登基的乾隆皇帝,下了一道训谕。
训谕的内容是,指责总管太监苏培盛罔顾上下尊卑,在宫里肆意妄为,在皇阿哥、大臣等面前的言谈举止很不礼貌。乾隆皇帝进一步指出:“即内宫之宫眷,虽答应之微,尔总管不可不跪拜也。阿哥之家眷,虽宫女子之微,尔总管不可不跪拜也。此朕防微杜渐之举,后世子孙世世遵行。”在乾隆皇帝看来,总管太监哪怕有正四品官衔,依然是奴才身份,低于内宫和阿哥的家眷。
“虽答应之微”,有两层含义。
一是答应的身份的确很卑微,是后宫宫眷的最低级别。二是答应是主子的身份,要高于太监的最高级别——总管太监。
既然是主子,答应享受一定的待遇。
据鄂尔泰、张廷玉等人奉敕编纂的《国朝宫史》记载,答应的住处里有如下陈设:“铜蜡签一,铜剪烛罐一副,铜签盘一,铜舀一,锡唾一。银铁云包角桌一,铁耳一,各色磁盘八,各色磁碟四,各色磁碗十,各色磁盅六,漆茶盘一,羊角手把灯一。”
在皇后、皇贵妃、贵妃等人的住处,陈设奢华,到处都是金银器皿,而答应的房间里都是一些铜锡用器,相比较而言是很寒碜的。
清朝的后妃根据等级的高低,拿着不同的俸禄,即年例。答应的年例有多少呢?
根据记载,答应的年例是:银30两,云缎1匹,衣素缎1匹,彭缎1匹,宫绸1匹,潞绸1匹,纱1匹,绫1匹,纺丝1匹,木棉3斤。算一下,答应的年例与清朝最低级别的九品文官(约33两银子)持平。
如果答应生育了皇子或公主,到满月时还可得到恩赏银50两、帛十端。可是,皇帝拥有那么多后妃,精力有限,很难做到“雨露均沾”,使得答应这种级别后妃生育皇子或公主的机会少之又少,几近于无。
级别越高的后妃,年例越高。最高级别的皇后每年能到手1000两银子(是答应的33倍),再加上蟒缎、补缎、织金、妆缎等上等绸缎,与答应不可同日而语。
按照礼仪制度,清朝皇帝和后妃不在一起吃饭,所有的后妃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因此,后妃享受一定数量的日常供用。
答应的日常供用是:猪肉1斤8两,羊15盘(每月)、鸡鸭共5只(每月),陈粳米6盒,白面2斤,随时鲜菜2斤,黄蜡1支,羊油蜡1支,黑炭(夏5斤、冬10斤)。
很明显,答应的伙食标准太简单了,除了猪肉,就是陈粳米、白面之类,羊肉和鸡鸭都不在日常供应之列,没有鸡蛋、白糖、干果、香油等,这样的伙食标准,恐怕连地主家的女儿都赶不上吧?
不过,我们现在看起来很普通的鸡蛋,在清朝似乎是奢侈品,因为除了答应,嫔、贵人、常在统统都吃不上鸡蛋,从妃以上级别,才有了鸡蛋供应,贵妃、妃为每天4只鸡蛋,皇后、皇贵妃为每天10只鸡蛋。
当然,也许你会说:答应的伙食标准虽然比较简单,但足够她一个人吃了。然而,答应的伙食供应不是提供给她一个人的(虽然名义上是她的),还包括为她提供服务的宫女。
没错,作为主子,答应身边有一定数额的宫女,具体数量为2名。答应是等级最低的后妃,她所使唤的,只能是地位极低的宫女。总之,她们3人一起分享这份日常供应。我想,能够吃饱肚子,就是她们的最高奢望吧?
答应生活在清朝后宫的最底层,不能随意外出,极少机会接触到皇帝,很难得到皇帝的宠幸。既然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便无法为皇帝的生育尽一份力量。此外,皇阿哥们受礼仪制度的约束,不便或不敢与她们接触。因此,答应极难获得升迁的机会,甚至小于宫女(宫女出于工作需要,还能够与皇帝经常接触)。
根据《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从康熙时期到嘉庆时期,长达100多年时间里,没有一位高级别的妃嫔,是由答应升迁上来的。一直到道光皇帝时期,才有4名答应分别升迁为妃、嫔和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