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怪现象。大多数的君王,特别是亡国之君或者由盛转衰的节点上,这个时候的皇帝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多才多艺但治国不行。李后主、宋徽宗都是如此。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运气没那么差,不是亡国之君。但同样让人惋惜,因为在他手上,西汉王朝正式由全盛转向衰弱。他便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
那么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强大的西汉拖入泥潭的呢?
好音律,多才艺且尊儒术
俗话说的好:“虎父无犬子”。但历史一次次证明虎父多为犬子。在父亲汉宣帝的多年经营下,西汉的国力到达巅峰,本想着自己的儿子继承大业再接再厉。可是知子莫若父,要不是念及自己和许皇后的深情,早把刘奭废了。
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汉书》
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唯独不评价刘奭的治国之道,这就很说明问题。
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刘奭,被冠以“柔仁好儒”的称谓。对于父亲汉宣帝的许多做法都深感不屑。汉宣帝善于用法家刑罚来治国,而刘奭则善于儒道。每次看到父亲用刑罚来惩治下属时,刘奭在旁边经常对父亲说:父亲你对这些人的惩罚太重了,没必要这样,不要动不动用严刑峻法。应该顺应儒道,以德服人。
汉宣帝则回答:大汉有道,两法并用,刑儒结合,才是上策,至于周朝的德政,早就过时了。随后深深叹息: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宣帝对这位儿子的点评实在过于精准,从结果论看,在汉元帝一朝出现了宦官专政,外戚擅权,为西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儒家思想中,讲求忠孝节义。忠诚被放在了首位。话说汉元帝在太子时候,自己最宠爱的一位妃子司马良娣病重,弥留之际说:我一生只忠于太子,我生病只不过是其他良良娣嫉妒我受到太子宠爱从而诅咒我。话刚说完,司马良娣马上死去。而司马良娣这番话也对汉元帝带来了极大影响。那句“我只忠于太子”在汉元帝看来是他坚持儒术的必然结果。因为自己平日以德服人,所以司马良娣才极为忠诚,从此更加坚定自己往后的执政方针。
软弱无能,赏罚不明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是恩威并施,对大臣既要赏罚分明又要礼贤下士。过度“威”只能让大臣惧怕而不服气,同理过于“恩”也会让大臣有恃无恐。
我们来看看汉宣帝驾崩后留给汉元帝的三位辅政大臣。儒臣萧望之、史高和周堪。按理说,三位大臣之间需要互相平衡,不可厚此薄彼。但是汉元帝由于本身就是儒学推崇者,故而对同为儒臣的萧望之格外器重,冷落了其他辅臣。
另一位辅臣史高不满,就联合宦官石显对于萧望之的改革主张一律反对。
萧望之立马上柬:
“中书是国家政事之本,应由贤明公正之士掌管,武帝优游饮宴于后庭,任用宦官掌管中书,不合乎国家旧制,且违反“古不近刑人之义”,必须予以纠正。”-《汉书》
结果汉元帝对于这些改革放任不管。沉迷于书画音律中。间接导致萧望之因此得罪宦官。被史高联手残害。查明真相后本该对史高等人进行按律严惩,可谁知道汉元帝居然放过了他们,还加以重用。
作为帝国的终极执法者,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任由小人搞党争,迫害忠良,自己却不闻不问。非但不惩罚,反而重用。这样的君王,怎么会治理的好国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谈到: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也是这个道理。
信任宦官,放纵社稷
其实宦官干政,不仅仅是明朝,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根据史书记载:汉元帝病重时候,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就把国家大事交给石显处理。汉元帝尝到了甜头,自己不需要处理国家大事,交给石显就好。反而乐得轻松,可以玩玩乐器。也正因为此,石显的权势越来越大,到处为非作歹。
“元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汉书》
上文中我们说过,萧望之早就上书说过,中书令这个职位不能让宦官执掌。不符合制度也后患无穷。任用宦官掌管中书,不合乎国家旧制,且违反“古不近刑人之义”,必须予以纠正。但是汉元帝还是在弘恭去世后,任命石显作为中书令,还让他处理国家大事。让一个宦官执掌国柄,还没有任何约束他的力量。皇权旁落,国家就会陷入危机。这种皇帝,怎么看都不像明君。
“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悟也”-《资治通鉴》
生动形象,汉元帝好骗而自己难领悟。宦官都掌权了,还不知道去制止,依旧我行我素。正如明明知道要改革,要处理杀害萧望之的人,却迟迟不肯下手,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西汉强盛因汉元帝而终,泱泱大汉吹响亡国丧曲,始作俑者,非汉元帝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