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情缘阅读小编为您讲述楚庄王的故事。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人变坏容易,坏人变好却很难,皇帝和君王也一样,从明君到昏君不难可以说是一步之遥,不过从昏君到明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堪称是难上加难,当然也并非绝对如此,历史上至少有三人做到了,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第一个:太甲
商汤立国500余年,前后相传17世31王,有庙号者屈指可数(庙号制度始于商朝,和后世帝王几乎有庙号不同,最初的庙号非对国家有大功者不能拥有),其中商朝第四位君王太宗太甲尤其值得一说,因为太甲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由昏君变明君的典范。
太甲是商朝开国君王商汤的嫡长孙,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在历史上很有名,后世奉祀为商元圣),不过太甲犯了历史上很多君王的毛病那就是一朝大权在握就肆意妄为,开始两年他还能循规蹈矩,可是第三年开始不仅贪图享乐,还暴虐成性,连商汤制定的法制也肆意加以破坏,伊尹屡次劝谏无效后将太甲放逐到商汤的墓地桐宫,让太甲自我反省。
太甲守墓三年,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伊尹又将太甲迎回都城并还政于他,从此太甲改过自新,成为商朝明君之一,死后庙号太宗。
第二个:楚庄王
楚国是春秋大国之一,也是第一个藐视周室率先称王的诸侯国,春秋五霸中有一个就是楚国的楚庄王,不过楚庄王继位之初却是整整颓废了三年,史称其沉湎于声色犬马、不理政务,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宫中饮酒作乐,一副昏君做派。
《史记·楚世家》记载: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
在大夫伍举和苏从的劝谏之下,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自此奋发图强,内平若敖氏之乱,外则北上与晋国争锋,邲之战中大败强大的晋国,一血其祖父楚成王在城濮之战中大败于晋国的耻辱,楚庄王饮马黄河,迫使郑、许两国归附并灭萧、攻宋,使得原本依附于晋国羽翼之下的中原小国纷纷背晋向楚,楚国也一跃成为中原新的霸主。
楚庄王的三年昏庸有可能是韬光养晦,因为年纪轻轻的楚庄王继位之初就面临内有权臣若敖氏专权,外有强晋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使楚国陷入困境之中,所以他表面的昏庸或许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
第三个:齐威王
一鸣惊人的故事不仅适用于楚庄王,也同样适用于战国时期齐国的齐威王。
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正式列为诸侯,这标志着田氏正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新的主人,不过田齐前几位君王表现却是乏善可陈,直到第四任国君齐威王上台之后才改变了这一现状。
《史记》记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可见齐威王即位之初也是标准的一位昏君,不过在淳于髡和邹忌的讽谏之下齐威王幡然悔悟,在他的奋发图强之下齐国国力和军事实力稳步上升,先后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霸主魏国,一时之间称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