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大将徐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郃兵败后,曹操亲自率兵来到南郑。曹操下令让夏侯渊进兵进攻黄忠,却遭到谋士刘晔的劝阻。刘晔认为夏侯渊性情刚烈,担心他会中了对手的计策。但曹操不以为然,坚持派人命夏侯渊出兵。
收到曹操的军令后,夏侯渊与张郃商议对策。张郃认为黄忠智勇双全,且有法正辅佐,不可轻敌,建议夏侯渊采用坚守的策略。但夏侯渊拒绝了张郃的建议,命夏侯尚出兵对阵黄忠。
得知曹军前来挑战,黄忠命部将陈式出兵迎战。两军开战后,夏侯尚诈败,将陈式引入包围圈中。陈式惨败,自己也被生擒活捉。黄忠大惊失色,连忙与法正商议对策。法正认为,夏侯渊有勇无谋。只要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定能反客为主,将其击败。黄忠大喜,下令全军稳扎稳打,逐步向定军山推进。
不过,法正的这一计策被张郃识破。张郃提出,只要坚守不出,就能粉碎对手的攻势。但这一建议又遭到夏侯渊的拒绝。夏侯渊再度派遣夏侯尚出战,结果仅仅一个回合过后,夏侯尚就被黄忠生擒。
夏侯渊派人来到黄忠营寨,提出用陈式交换夏侯尚。黄忠表示同意,但在交换的过程中一箭将夏侯尚射伤。夏侯渊大怒,与上阵对黄忠大战二十多个回合。此时,张郃发现山凹处有蜀军的旗帜,担心蜀军设伏,于是鸣金收军。
没过几天,法正又提出占领定军山以西一座高山的计划,得到黄忠的采纳。黄忠率部发动袭击,将镇守此山的曹魏将领杜袭击败,从而占领此山,为下一步袭击定军山奠定基础。
与历史上真实的定军山一役相比,小说中描述的此次战斗有诸多移植和虚构的成分。首先,小说中提到的夏侯尚在历史上并未出现在汉中之战的战场。
据《三国志夏侯尚传》载,汉中之战期间,夏侯尚正跟随曹操之子曹彰北征代郡,对付乌桓的入侵。后来曹彰奉曹操之命赶往汉中,但当他来到长安时,曹操已经从汉中撤军。因此,夏侯尚也就不可能会出现在定军山,更不可能与黄忠较量。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陈式与曹军的交战,在历史上确有发生,但地点却并未是定军山下,而是在马鸣阁道。他的对手也不是夏侯渊,而是曹军“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据《三国志徐晃传》载,刘备命陈式率十余营的军队进攻马鸣阁,企图切断汉中曹军与关中的联络,却遭到曹魏大将徐晃的强烈阻击。结果陈式挡不住徐晃的强攻,伤亡惨重,徐晃也因此被曹操授予假节,并通令嘉奖。
从以上的史料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说作者为了使得定军山之战的故事情节更为惊险、精彩,故意进行了移植和虚构,因此才出现了多出与历史真实相悖的故事情节。
最后再来谈一谈小说中提到的蜀汉将领陈式。在小说当中,此人是黄忠的部将,被夏侯渊生擒活捉。此后,陈式又出现在诸葛亮北伐的战场上。在小说第一百回中,他违背诸葛亮的军令,贸然出战,结果被司马懿击败,遭诸葛亮斩首,可谓是小说中另一位志大才疏的人物典型。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陈式这个人物却很不简单。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陈式早年便跟随刘备,在刘备军中的地位非同寻常。按照《三国志徐晃传》的记载,刘备能将十余营的军队交给陈式,让他单独与“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较量,这也能说明刘备对他的器重。
夷陵之战期间,陈式又与吴班一起率领蜀汉水军驻扎夷陵,并在刘备遭遇惨败之后率部返回益州,这也能看出他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诸葛亮北伐时期,陈式曾奉命在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进攻武都和阴平二郡。陈式不辱使命,成功占据两郡。此战也成为陈式军旅生涯中最大的亮点。
不过,令人感到惋惜的是,这位早年便投身刘备集团、并曾经与“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有过激战的老将,却在武都、阴平之战结束后便在史料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不知道他的最终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