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镠:万历皇帝朱翊钧最疼爱的兄弟,陵墓规格远超帝陵

2020年09月14日17:17:51

对朱翊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情缘阅读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为了争夺皇权,皇室兄弟之间勾心斗角,发生流血冲突的例子不胜枚举,鲜有皇室成员相亲相爱的事例。但清朝的雍正皇帝与其十三弟胤祥兄弟情深,历来被后世称为手足相依的典范。胤祥病逝后,雍正帝甚至悲痛到吐血。

而在明朝,也有一位藩王甚得皇帝哥哥的宠爱,甚至他营造的陵墓都比皇帝寝陵的规格还高,这在古代可是要掉脑袋的。但皇帝哥哥并不计较,这位藩王也根本没有杀头之虞,仍活得逍遥自在。

这一对“相亲相爱”的兄弟就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四弟潞王朱翊镠。

朱翊镠是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的第四子。隆庆皇帝的父亲就是那个差点被宫女勒死在床上的嘉靖帝。

朱翊镠的生母李氏,在隆庆帝还是裕王时进入裕王府,成为裕王的侍女。嘉靖四十二年时,李氏生下朱翊钧(后来的万历帝)后,才升格为裕王的侧妃。在裕王即位成为隆庆帝后,李氏的地位上升,成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

朱翊镠生于1568年,即隆庆二年,是李氏的幼子,万历帝的同母弟。朱翊镠后来受封为潞王。

由于至朱翊镠出生时,隆庆皇帝所育的四子中,长子宪怀太子朱翊釴与次子靖悼王朱翊铃均已早夭,只有三子朱翊钧和四子朱翊镠存活。所以,朱翊镠自幼就倍受帝后的宠溺。

万历帝朱翊钧在十岁时即皇帝位。据史载,李太后(李氏在儿子万历帝即位后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对万历帝的要求非常严格。罚跪读书、下令宦官严加管束小万历帝是经常之事。甚至有次万历帝酒喝得有点高,因故要剑杀内侍。李太后得知后,吓唬万历帝要废掉他的皇位,将他狠狠罚跪了一顿。

但李太后对幼子朱翊镠却出奇地溺爱,万历皇帝对这个唯一的弟弟也非常纵容。

在朱翊镠十四岁大婚之际,他的婚礼搞得非常奢侈铺张,规格远远超过亲王婚礼的用度,以至于户部都上书提醒万历皇帝要适可而止。

但万历帝仍然大肆操办小弟的婚礼。由于婚礼耗资惊人,万历帝甚至为此挪用了九十多万两的军费,京城的珠宝甚至都被皇家买空了。

李太后为了给婚礼筹资,甚至打起了张居正的主意。李太后以为张居正腰缠万贯,遂对其抄家来凑足婚资。谁知抄家仅得区区数万两白银,对朱翊镠的婚礼耗费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万历十二年,也就是朱翊镠婚后第三年,按照明朝成婚出藩的惯例,潞王朱翊镠应该离京就藩了。万历帝对小弟疼爱至深,亲自为朱翊镠选定了富庶的湖广衡州做为弟弟的藩地。

但朱翊镠却上书称为了距离皇帝哥哥更近点,请求改藩卫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乡、鹤壁一带。

对于弟弟的请求,万历帝自然有求必应。

选定藩地后,万历帝又开始大兴土木,为朱翊镠营造潞王府。

潞王府工程浩大,耗资近七十万两白银,石料采自湖广、四川。整个工程劳民伤财,耗时四年,搞得当地巡抚臧惟一叫苦不迭,请求将河北道参戴光启调往卫辉。

潞王府建成后,朱翊镠前往就藩。户部依例准予朱翊镠的安家费是三十万两金。

但此时,朝廷的国库已非常空虚,又值江浙等地发生灾情,朝廷已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这笔款项都难以筹办。

灾民哀嚎遍地,皇室却挥金如土。朝臣不便直接弹劾万历帝,纷纷向户部开火,搞得户部尚书宋薰活都没法干了,干脆向皇帝递交了辞呈。

万历帝无奈,为了安抚朝臣,堵住众人的嘴,只得将朱翊镠的安家费削掉了三分之一。

万历十七年,潞王朱翊镠动身前往藩地。沿途所到之地,均举行迎送仪式,当地官府被要求进奉粮米,动辄数万石。这些粮米由当地官府层层盘剥而来,对当地百姓来说,又是一场浩劫。

朱翊镠就藩卫辉后,更是疯狂敛财。

朱翊镠的皇叔景王朱载圳身后并无子嗣,死后国除。他名下受封的田地四万亩多是虚数。景王死后,他名下的田地已多还田于民。

但朱翊镠接任景王朱载圳的庄田后,立即上书要求按实数讨要景王的田地。

这时景王的名下已无寸土。可是万历皇帝不顾各级官府的上书,仍强令各地如数补足。

地方官府无奈,只得巧立名目,向百姓强行搜刮土地,如数补齐潞王。

万历皇帝对潞王在敛财方面纵容放任,倒是还可以理解。潞王在超标修建潞王陵时,甚至都冒犯了皇威,万历皇帝依然对弟弟百依百顺,放任不管,可真是对这个弟弟溺爱到家了。

潞王陵修建得非常气派,布局与明皇陵相同,但规模超过万历皇帝的定陵,并且潞王陵的牌坊等处都绘制了皇帝御用的龙纹饰。

明帝王陵前一般设置有六种石兽。但潞王朱翊镠的陵墓神道旁却修建了十四种石兽,而且地宫的门钉的装饰也用了最高规格的九纵九横。甚至潞王的次妃墓也非常气派,仿制了皇后的规格。

李太后对潞王百般溺爱,对潞王的这些出格做法视而不见,默许纵容。

李太后在万历四十二年二月病逝。相传,潞王得知母亲的死讯后,不能回京奔丧,伤心过度,与同年七月病逝,活了四十六岁。

李太后和万历皇帝的百般纵容,造成了潞王荒淫无度、恣意妄为的个性。或许,万历皇帝太了解他这个弟弟了,认为他只是个妄为骄奢的主,并无威胁皇权之心。所以不管潞王怎样做,就由他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