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努尔哈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早在萨尔浒大战之前十年,大明礼部已经对雄心勃勃的建州极为警惕。礼部曾向万历皇帝上奏表示,建州女真已经开始称霸之路,大力兼并其他部落,且“更闻奴儿哈赤与弟速儿哈赤皆多智习兵,信赏必罚,妄自尊大,其志不小”。在这封上奏中,礼部引用了一句古老的习语“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并忧心忡忡地表示,“今奴酋精兵业已三万有奇”,建议大明“从长计议,整顿兵饷,以耀威武,而防侵暴”。
据李民寏记载,他见到的努尔哈赤“容貌猜厉,年近七十而颇强健”,在朝鲜人看来并不是个面善的对手,一脸的猜忌暴戾之情。但实际上,努尔哈赤在八旗兵中非常有亲和力,可以和手下同甘共苦,赏赐也很大方。一次出猎遇到大雪刚停,努尔哈赤看到树上落满积雪,就把自己所穿华贵的秋香色花缎衣脱下来,怕被落雪沾湿。手下近侍窃窃私语道,我们大汗“何所不有”,衣服湿了就湿了,何必这么当回事呢,就该直接去打猎。努尔哈赤听到后笑着说,我又不是没衣服穿,好好的衣服被雪弄湿了有什么好的?我想着,与其让落雪弄脏衣服,不如把这件上好的衣服赐给你们,岂不善哉?努尔哈赤最后郑重地说了一句,“我所惜者,皆为尔众也!”有这样的领导,手下人怎么会不努力工作?
以上这段来自《满文老档》的小故事揭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努尔哈赤形象,恰恰是这些看似温情脉脉的片段中,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其志不小。从明朝和朝鲜的史料中,努尔哈赤是一个残酷无情的暴君,其进兵辽东时期所采用的屠杀和奴役人民的严酷手段给辽民带来了深重的磨难,这毋庸置疑。但一味残忍的人往往只会自我毁灭,并不能成大事,历史上雄踞一方的一代枭雄往往都有两副面孔,在明朝和朝鲜眼中残酷无情的“夷酋”努尔哈赤,在《满文老档》中竟然是一个堪比刘备的亲民形象,就连朝鲜俘虏也承认,努尔哈赤把身边的人“无不结为心腹,此必奴酋有笼络之术也”。努尔哈赤时而严厉,时而温存,如家长般统治着后金汗国,女真人都说“汗非一二人之父,乃举国之父也”。
据《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自幼生活贫苦(虽然努尔哈赤算得上官二代,但生母早年去世,继母待他很刻薄),心存公正,沉默寡言”。查考萨尔浒之战前的后金制度不难发现,努尔哈赤在后金统治阶级内部的领导能力毋庸置疑。努尔哈赤成功地在草创不久、并无太大凝聚力的后金社会内部塑造了一种较为公平而有希望的统治秩序,这套秩序固然是建立在军事掠夺、以战养战的血腥之上,但的确有效地激发了下到士兵、上至贝勒的战斗欲望。据《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遴选审理国事之公正贤能人士擢为八大臣,继之委四十名为审事官,不食酒肴,亦不贪金银”,对官员的品格要求很高。努尔哈赤认为,“为国之道,在于族众势盛者不得越分,懦弱孤寡者不受欺侮”,给强者定规矩,给弱者发救济。努尔哈赤还善于劝架,如果劝不开,那一定惩罚强壮的一方,并处以重罪,而知错认错,听从劝告者则会奖赏,重罪从轻。在处理政务时赏罚分明,“其见善者,纵是雠敌,论功擢之。其犯罪者,即为亲戚,亦必杀之”,他手下的叔叔伯伯辈的长辈给他汇报工作时都毕恭毕敬,不敢有不规矩的行为。来求富贵者,努尔哈赤一律拒之门外,却会主动查访穷人,给予接济,因此兵强马壮者敬畏他,贫苦无助者感激他。打仗时的战利品,如果数量足够,一定均分,如果战利品不够多,就分给参战中最穷的一个人。战场上,“有功则赏之以军兵,或奴婢牛马财物”,全家受益。当然,如果胆敢临战退缩,那也重罪,“或杀或囚,或夺其军兵,或夺其妻妾奴婢家财”,还有贯耳、射杀等残酷的肉刑,如此一来,“是以临阵有进无退”,战报一来自然人人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