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为什么会离开天京?原因是什么?

2020年11月27日14:31:02

今天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石达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石达开,太平天国传奇人物,16岁受访出山,19岁封翼王千岁,20岁统帅千军万马,24岁杀得中兴名臣曾国藩投水自尽,威震天下。然而,32岁那年,翼王石达开走到了人生尽头,孤军濒临大渡河畔,自动“请降”以保全三军,结果被凌迟处死。当然,石达开最大的看点还不是上述这些,而是他离开天京单飞之原因,他为何不留下来力挽狂澜呢?对此,有些说是天王洪秀全猜忌,想要谋害他性命;有些则说是石达开自身实力不足,无法挽救时局,未能改变太平天国颓败之军事形势,所以一走了之,免得背黑锅。不妨来看下,究竟是何种原因。

说起石达开外出单干创业,大伙都怪罪于洪秀全,说他猜忌、谋害翼王,石不得不离开,从而避免“天京事变”惨剧重演。简单说,洪秀全对此负有责任,石达开是无辜受害者。果真如此吗?洪秀全猜忌、谋害石达开之说,主要依据是石达开外出时所颁布之告示:

“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 天国愧荷恩。 惟失忠贞志, 区区一片心;上可对天皇,下可质古人。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徒,勉报主恩仁。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 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后李秀成在《自述书》中也持同样观点,应该是受石达开“告示”影响。

“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之人甚不欢说。此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样之意见不差,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三人结怨,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因此之由也。”

在“告示”、《自述书》两份文件中,翼王石达开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无辜受害”者,忠王李秀成也表示认同。“天京事变”后,首义诸王只剩下他一人,政务也只能由他来处理,“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石达开在军民拥戴下回京辅政,掌管行政大权。由于洪氏兄弟猜忌、掣肘,乃至谋害之,石达开为大局着想,只好外出“避难”。就此看来,石达开果真很高尚,真男儿。然而,事实未必如此。

天王猜忌,洪氏掣肘应该确有其事,可说起谋害则谈不上。为何如此说呢?洪秀全是领袖没错,可并未掌握政权,是“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洪氏兄弟都是草包一堆,能力、威望均不足以服众。如此,洪秀全怎么谋害石达开,他没这本事。要知道,“天京事变”玩得起来,主要还是杨秀清人缘关系太差,将实力派得罪一遍,以致洪、韦、石、秦、陈等联合起来对付他,否则就凭洪秀全,他没这胆子诛杀杨秀清。石达开不但威望高,手中兵马强盛,人缘关系也很好,洪想要谋害他,几乎不可能。

石达开离开京师后,天王洪秀全玩不转了,立刻废掉洪仁发、洪仁达两位草包兄长之王爵,还派人送去“义王金牌”与天京军民“求情表”,希望石达开能回心转意,不要抛弃天国。从这可以看出,洪秀全是有求于石达开的。“义王”是啥意思?君臣之间讲“忠”,兄弟朋友之间讲“义气”。可知,洪秀全是把石达开当成了兄弟、朋友,而不只是君臣。要知道,石达开之前是“翼王”,寓意“羽翼天朝”,也就是天国的守卫者,是打工仔。军民送来“求情表”,证明翼王辅政深得人心,大伙很佩服他。如此,洪秀全怎能谋害得了,又怎敢谋害呢?

石达开到了无为州,便发布了上述“告示”,公开表示自己对天王不满,弄得天下皆知,让满清看了笑话。洪秀全猜忌,说得过去,可谋害就谈不上了;既然没有谋害,且天王已经“反省”,又有军民拥戴,石达开为何就不能顺水推舟,回到天京呢?其实,石达开很无奈,他不能挽救危局,回到天京反而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军民信任石达开,可石却不能扭转局势,愧对大众。

仔细观察石达开之军政生涯,此人前后反差很大。前期杨秀清拿大政策,石达开执行,效果很好;没了东王坐镇,石达开成了无头苍蝇,很快就玩不转了。就看他回京辅政的这6个月,太平天国军事局势严重恶化,甚至比“天京事变”时还严重,而他却未能解决,或者说缓解。

当时,太平天国与清军主要在四个战场对峙:湖北战场、安徽战场、江西战场、天京战场,双方长期争夺,打得不亦乐乎。湖北战场,由于石达开带兵回京玩“靖难”,韦俊孤立无援,放弃武昌,湖北大部沦陷。江西战场,武昌沦陷后,胡林翼、李续宾率湘军水陆主力包围九江,攻打湖口,林启荣、黄文金苦苦支撑。安徽战场,清军保卫桐城,准备南下安庆,李秀成凭借7000将士死守桐城,与清军4万大军对峙。天京战场,外围只有江浦作屏障,句容、溧水、镇江三城则被清军包围,且对手是“江南大营”也是当时清军第一名将张国梁,城池陷落乃迟早之事。

战略局势险恶,石达开无能为力,压根无法打开局面。例如,石达开离开之后一个礼拜不到,句容、溧水失守,镇江被合围,天京再次面临危险。此时,若是石达开继续辅政,这责任他必须要承担,因为是在他手中丢失的。石达开辅政时无法搞定局面,单飞后依然不能。那么,是谁来挽救危局呢?答案是陈玉成、李秀成这两位后起之秀。他俩不说扭转全局,至少稳住阵脚,在安徽、天京两大战场上还有所斩获。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谈到“桐城大捷”时,如此说:“那时在桐城,命使持文前往宁国,求救于陈玉成,当即准请,当即未解宁国之围,移军来救桐邑之困。”“桐城地势,一面高山,一面平坦,清军粮断,成天豫由外包来,我领军由内攻出,两面合攻,清军大败。分三路追赶,破舒城,得六安,此两处之民,投诚者数万之众。当过六安,上三河尖,招引张乐行。”

陈玉成、李秀成联合,不但取得“桐城大捷”,还将势力拓展到皖北,与“捻军”首领张乐行结成同盟,这对天国而言意义非同一般。

搞定了皖北,联合了“捻军”,李秀成则率7000兵马来到天京外围,准备解救镇江城内太平军。当然,镇江是守不住,可李秀成却能将军民带出来,只留一座空城给张国梁,这也是个奇迹。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道:

“那时和帅困我镇江,内外不通音信,内又无粮,外又无救。翼王远逃,那时朝中无人出色,独我与陈玉成二人有兵多众,故人而举荐,调我下救镇江。当时由皖省赶上六安,全军调下,救出镇郡之兵,失去镇江之城矣。”

天国危机四伏,翼王石达开不能挽救局势,陈玉成、李秀成却崭露头角,这反差未免太大。正因为如此,当石达开号召陈玉成、李秀成追随自己单干创业时,他俩却劝石达开回天京,表示不会追随翼王外出。

综上所述,翼王石达开辅政的这6个月里,太平天国军事形势非但没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而自己又不能拿出解决问题之良策。此时,陈玉成、李秀成快速崛起,承担起了挽救时局之重任。可以说,石达开单飞离京,天王猜忌是其一,关键还是自己不能挽救时局,有愧于军民。单飞,也许能开打新局面,石达开是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