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泌是中唐的续命人?他为什么不太出名?

2020年12月14日07:33:03

李泌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情缘阅读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提起大唐名相,首先想起来的就是魏徵、长孙无忌等人,其次呢,那就是姚崇、宋璟,而在唐中期,还有一位超乎寻常的高人,那就是李泌。如果说魏徵是王道的践行者,姚崇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那么李泌就是中唐的续命人。

之所以李泌不太出名,一方面在于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已经由盛转衰,这个趋势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纵使雪中送炭令人感动,仍不及锦上添花来得潇洒。除此之外,李泌崇尚的是老庄之道,跟正统的儒家思想有所冲突,加之李泌并不执着于自己的声誉和名望,以至于他的名气并不算大。

一部《长安十二时辰》,让李泌也火了一把,只不过李泌并非剧中那个被人掣肘的年轻人,而是一位高明到极点的战略家。在李泌这里,几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皇帝有疑惑,李泌总能给出最佳答案,他就好比一台精密的量子计算机,几乎从不出错,他总能准确判断出事情的走向,并得出正确的决策。

一、单人独骑,不费一兵一卒,解决陕州叛乱

李泌辅佐四朝帝王,且从不贪恋权位,在唐王朝最困难的时期,总能看到李泌的身影。公元783年,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在此之前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反叛,朝廷派泾原军兵去解围襄城,泾原兵路过长安,没有得到良好的补给,反而吃不好睡不好,也没有赏赐,一怒之下,这些大兵直接挟持节度使姚令言哗变。

唐德宗被迫放弃长安,到奉天避难。一时间叛军四起,大唐的版图内数个节度使宣布独立,有的称王,有的自立为帝,在国家最危难之时,德宗找来了李泌。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一波不平一波又起,陕虢都兵马使达奚抱晖毒死了节度使,要自己独揽军中大权,还上奏朝廷索要节度使旌节。在德宗年间,这种事情时有发生,节度使们常常不受朝廷的控制,废立节度使和任免节度使大多地方自己说的算,一般来讲,要想解决问题,朝廷无非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派兵镇压,另一个就是服软,被迫承认那个节度使。

达奚抱晖虽说算不上个狠角色,但陕州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如果陕州反叛,就会阻断朝廷水路、陆路的运输,影响巨大,且达奚抱晖还可能私下联合李怀光的叛军。

最大的麻烦,就该让最厉害的人物去解决,随即德宗派李泌去解决陕州的叛乱。德宗问李泌需要多少人,李泌回答:“陕州三面绝壁,易守难攻,如果派兵攻打,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拿下,请让我独自前往。”

李泌是德宗的头号智囊,他不想失去李泌,但事关紧急,德宗也只得放手一搏。李泌很清楚,要想解决陕州的问题,就要解决达奚抱晖,主要的关键,就看达奚抱晖有多少人拥护,如果他不得人心,那么就好办了。

在出发之前,李泌就找到陕州来上奏的官员,安抚道:“朝廷派我去不是接替节度使,而是领运使,由于陕州在闹饥荒,我们主要的目的是督促江淮的粮运,来救济陕州。”

随即李泌奔赴陕州,得知朝廷派人来,达奚抱晖高度警惕,并禁止手下人接触李泌,可是还没等达奚抱晖下令,将领们就私自跑出来见李泌。这说明将帅不和,李泌心中也有了把握。不久之后,在距离陕州城十五里处,达奚抱晖前来接见。

李泌表明了朝廷不予追究的态度,并对其道:“军中烦言,不足介意。公等职事皆按堵如故。”随后李泌安抚众人,很快军心安定。第二天李泌找来达奚抱晖,马上换了一副表情:“我不是可怜你才不杀你,现在我给你一条活路,马上带着妻儿老小,找个地方躲起来,我保证你的安全!”

达奚抱晖没有多话,就真的卷铺盖跑了,陕州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没有费一兵一卒。这是因为达奚抱晖没有人支持,大多数将领心向李唐,只要解决了达奚抱晖本人,那么一切都结束了。

假若李泌带兵来攻,那么陕州将领们就会团结在一起,到那时,就成了大麻烦,而李泌单人独骑前来,安抚住军心,只用三言两语就解决了陕州的问题,其洞察力和对时局的控制力,令人佩服至极。

二、联合回纥、云南、大食、天竺,平定吐蕃心腹大患

史料记载“丁已,吐蕃大掠阳、吴山、华亭,老弱者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驱丁壮万馀悉送安化峡西,将分隶羌、浑,乃告之曰:“听尔东向哭辞乡国!”众大哭,赴崖谷死伤者千馀人。”

公元787年,唐王朝的内部叛乱基本消停了,但吐蕃仍是帝国的心腹大患,当年九月,吐蕃大肆掳掠吴山、华亭等地,随意杀戮百姓,手段令人发指。

随即李泌将吐蕃问题提上议程,吐蕃曾经攻下长安,使唐代宗屈辱地逃入陕州,泾原兵变,唐朝曾联合吐蕃平叛,但吐蕃背信弃义,常年侵犯唐朝边境。换言之,吐蕃就是那种养不熟的主儿,总是两面三刀,口心不一,所以唐朝和吐蕃的之间的矛盾也难以化解。

是时,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向唐朝求亲,李泌意识到机会来了。为了解决吐蕃问题,李泌向德宗上奏了一个提案,就是联合回纥、云南、大食、天竺,共同对付吐蕃,将吐蕃孤立,慢慢令其瓦解、消亡。

联合其他政权都没有问题,只有回纥,德宗是坚决不同意。公元762年,当时德宗李适还是太子,时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曾去会见回纥的牟羽可汗。牟羽可汗要求李适行晚辈之礼,尽管当时两国结为兄弟之国,但让太子行礼,明显是不可能的,牟羽可汗一怒之下将李适的随从痛打一顿,韦少华等多人重伤而死。

虽然李适还是安然无恙,但他将此视为奇耻大辱,所以要想德宗李适同意联合回纥,很难。

合骨咄禄可汗杀掉了牟羽可汗,成为回纥的实际统治者。李泌劝德宗道:“害少华者乃牟羽可汗,陛下即位,举兵入寇,未出其境,今合骨咄禄可汗杀之。然则今可汗乃有功于陛下,宜受封赏,又何怨邪!”

意思就是合骨咄禄可汗杀掉了牟羽可汗,怎么说也算是有功,应该封赏,怎么能怨恨呢?虽然李泌这话说得有些牵强,但为了朝廷的未来,李泌还是将脸面踩于脚下,三番五次劝说德宗。

德宗仍是不同意,李泌仗着和皇帝关系好,再次提出辞职,德宗当然不允许,接着,李泌再次给德宗摆事实,讲道理,将事情掰开揉碎讲给德宗听,聪明的李泌最后给了德宗一个台阶。

台阶的内容如下 :请陛下让我给回纥写一封书信,并约定五条规定,一、让回纥称臣。二、让回纥可汗做陛下的儿子。三、使者随从不得超过两百人。四、互市的马匹不能超过一千匹。五、不准带汉人或者胡商到塞外。

这几点让德宗找回了面子和里子,随即同意联合回纥。回纥可汗也很识趣,全部答应下来。在四大强国联合围剿下,终于瓦解了这个穷兵黩武的政权,吐蕃从此难以再度发起扩张,最终走向了灭亡。

李泌来去轻松自如,从不贪恋权力和名位,所以总能全身而退,但他权谋诡谲、应变准确,一次次化解了大唐的危机,是为中唐最著名的股肱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