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庙号分为称祖和称宗,那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2021年01月18日12:38:07

大家应该比较清楚,一般开国皇帝都称为某某“祖”,比如汉高祖,而守成的皇帝一般都称为某某“宗”,比如唐太宗。当然任何事情总有例外,比如明成祖朱棣,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算是例外,姑且不论。之所以如此,实际上是有历史原因的。大家知道,从西周开始,人们就有了起谥号的制度。谥号的作用,就是对这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总结,有好有坏。到了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特别不喜欢,下令废除这个制度,所以他死后就称秦始皇,没有谥号,如果有的话,他大概会叫武帝,或者厉帝什么的。汉代又恢复了谥号,但慢慢变了味,再差的王也可以得美谥。综观西汉一朝,就没有被冠上恶谥的皇帝,诸侯得恶谥的倒不少,比如谋反的淮南王刘长,全称为“淮南厉王”。

到了刘邦建立汉朝,也高冷地说了一句:我才不学秦始皇呢——于是又恢复了谥号的制度。从那时候起,皇帝们又开始有谥号了。如汉武帝、汉献帝、隋炀帝。明清两朝,又有一些另类,不称帝,也不称祖或者宗了,仅仅朱元璋称明太祖、朱棣称明成祖,还有后面的明英宗,但是朱元璋更多时候被后人称为洪武帝,朱棣称为永乐帝。为什么呢,明朝以后,皇帝一辈子只用一个年号了,朱元璋用的是洪武,朱棣用的永乐,爱新觉罗·玄烨用康熙,爱新觉罗·弘历用乾隆,从登基到退位都没有更换过

有人要问了,怎么刘邦叫汉高祖呢?这事你得问司马迁。人家刘邦的“高”字是谥号,明明要叫汉高帝,或者用庙号叫汉太祖,谁知道司马老先生怎么就把这俩名字混在一起了,就变成了汉高祖。那么,为什么到了唐朝就用庙号了呢?庙号又是什么呢?前文说过,谥号是对某个人一生的作为来作总结的,到了唐朝,大家总觉得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总结实在说不完皇上的丰功伟绩。于是,谥号的字越来越多,比如李世民的谥号,就是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实在太长了。甚至到了清朝,谥号都有十几个字。为了说得方便,于是大家就改称皇帝的庙号了。

那么庙号是什么呢?

庙号是皇帝家族供奉于太庙时,对先人的称呼。但是,庙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在汉朝时,没有真正的丰功伟绩,是没有资格享有庙号的。你想想连汉景帝都没有庙号,想得这种殊荣得多难!到了后来,皇帝们为了尊敬先人,不再过于计较是否有功绩了,所以皇上们都有了庙号。而庙号里的字,也是有褒贬的不同含义的,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即使是庙号也分两种格式,有的称祖,有的称宗,二者有何区别?

一般,开疆拓土的皇帝才有资格称祖,所以大部分祖都是开国皇帝,曰高祖,曰太祖。到了曹丕篡汉时,老曹家爱慕虚荣,就都给自己起庙号为祖,如魏高祖曹丕,魏世祖曹睿,其实都是很有水分的。到了后来,皇帝们也开始遵守庙法,祖字也不再泛滥,只有确实有不世功业的皇帝才能称祖。如忽必烈,打下三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蒙古铁蹄踏到东欧,曰元世祖;如顺治皇帝,在位时女真人入关一统中原,曰清世祖;如康熙皇帝,文治武功,《清史稿》称他“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故曰清圣祖。

总而言之,“谥号”、“庙号”、“尊号”都是封建时代朝廷大臣对大行皇帝(已经去世的皇帝)或当朝皇帝的一种政治性评价。其本意在于激励或警告君主勤政爱民,给国家带来安定和富庶,但是随着君主权利的扩张,它们渐渐远离其初衷,最后彻底演变成为君主权利华美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