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待刘备不薄,为何还会被夺取荆州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情缘阅读小编告诉你。
刘备取益州多被后人诟病虚伪,成一生污点。刘璋迎他入蜀实属“引狼入室”,刘璋宽柔,待他不薄,又是同宗,鸠占鹊巢的刘备简直妥妥的白眼狼啊。而刘备“不忍心”取刘表荆州,也被认为是伪善、假仁假义、沽名钓誉。一取一不取,都要背负骂名。
是否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刘备如何拒绝了荆州,取益州又是否正当。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击败袁绍后南征刘备。刘备逃奔荆州,刘表以上宾之礼厚待他却不肯重用。
史书称,刘表外表儒雅,内心多疑忌。见与刘备交往的荆州豪杰日益增多,刘表就起了疑心,暗中监控提防刘备。
郭颁《魏晋世语》称:“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曹操北征乌丸时,刘备建议刘表偷袭曹操后方大本营许都,刘表短视,未能采纳。
《魏晋世语》又载,刘表曾请刘备赴“鸿门宴”,部下蒯越、蔡瑁计划在宴会上杀掉刘备,刘备发觉,就假装如厕“尿遁”,于是后面有了的卢“马跃檀溪”的故事。
虽然这次“鸿门宴”和的卢救主的故事不甚可信,但也说明了刘表和刘备的糟糕关系。
后来刘表去世,小儿子刘琮打算举州投降曹操。刘备逃往江陵时路过襄阳,诸葛亮劝刘备先拿下刘琮,就可以得到荆州。刘备却说“不忍心”。
据孔衍《汉魏春秋》记载,刘备说,刘表临死托孤于我,如果要背信弃义方能成功,我是不会这样做的。那样在九泉之下,我也将无颜面对刘表。
我不认为这时刘备没有取荆州的实力,刘备放过刘琮,“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刘备路过刘表墓,“涕泣而去”,等逃到当阳时,一路跟随的民众增加到十几万。
荆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赤壁之战后刘备从孙吴“借”得荆州,有了这个战略据点才能入益州定蜀中,成霸业。《隆中对》说,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直捣中原,刘备可以亲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一战略中荆州至为关键,不说从荆州这个据点能不能直捣中原,但可以东拒孙吴,才可以保证刘备北伐无忧。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隆中对》的宏图霸业也就成了虚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曾经有一份取荆州的机会放在刘备面前,他没有珍惜,等他失去关羽、失去荆州的时候,白帝城永安宫病榻之上的他是否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刘备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不知道他面对诸葛亮建议取荆州时,会不会说出这三个字:我愿意。
非不义 刘备当仁夺益州
再说刘备取益州是否正当。
刘璋宽柔暗弱,不能明断,蜀中诸将庞羲、李异等都恃功骄豪,又听说曹操征荆州定汉中,担心其讨伐张鲁后,以汉中为据点南下伐蜀,将无人能敌。在此内外交困之际,刘璋听从张松的意见,迎接同宗刘备入蜀,想借刘备之力先讨伐张鲁,抵抗曹军。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曜日,走三百六十里迎接刘备,让刘备入蜀如同返乡,可见对刘备礼遇之厚。当时庞统献计,让刘备在和刘璋会面时就拿下刘璋,刘备断然拒绝,认为初来乍到,又未得人心,这样做不仁义。双方欢饮百余日,刘璋又资助刘备“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让他北上讨伐张鲁。没想到第二年,刘备突然还兵南下。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粮食足够支撑一年,官民都欲死战。刘璋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余年,对百姓没什么恩德。州中互相攻伐内乱三年,尸横遍野,这都是我刘璋的错,心中愧疚不安!”遂开城出降,听者无不落泪。
若只看《刘璋传》,当然会觉得刘备不仁不义,如果结合《先主传》看,刘备夺益州应属当仁不让。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入蜀第二年,曹操征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救。正北上讨伐张鲁的刘备觉得,张鲁只知道自保,不足为虑,而孙权和自己在荆州的利益唇亡齿寒,乐进在青泥关与关羽大战,如果不去救,乐进必然得胜,届时曹军侵扰州界,荆州局势就复杂了。
于是刘备向刘璋求要一万兵力及物资,想要东去救关羽助孙权。但刘璋只给四千人,物资也减半。想想后面刘备带兵南下,刘璋只给四千人其实也可以理解,心中肯定还是有所戒备。
据王沈《魏书》记载,这一下惹毛了刘备,刘备给手下将士说,咱们给刘璋当枪使,为益州征伐强敌,劳师动众,要他打赏点军饷补充兵力却如此吝啬,还想咱们为他“出死力战”,简直妄想!
此前刘备计划出蜀东征,张松劝刘备先抓住机会夺取益州,结果张松的哥哥张肃怕引火烧身就向刘璋告密,刘璋就杀了张松。张松是促成刘备入蜀进而天下三分的关键人物,刘备十分器重,如果张松、法正和庞统不早死,刘备还有一统天下的可能,至少蜀汉绝不会是三国中最小的一隅。杀张松,使得刘璋和刘备间的矛盾更大了。
刘璋又命守关诸将“勿复关通先主”,不让刘备出关,不准东去救助关羽、孙权,也不准南下来成都。这下双方彻底撕破了脸,“先主大怒”,不管是出于自保,还是本来就存心吞蜀,刘备都无所顾忌,开始挥兵南下,终夺取益州。
陈寿在《刘璋传》末尾评论说,刘璋没有雄主之才,占据益州又不能守护一方安宁,疆域被夺,一点也不可怜。意思是,活该吧。
蔡东藩认为,“刘璋暗弱,即使不迎刘备,亦未必常能守成;益州不为备有,亦必为曹操所取耳。”
所以说,刘备一举夺取益州,也并非无因,实乃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