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都讲求“一”的秦帝国境内,始皇还推行了试图使人们的风俗习惯达到统一的“行同伦”政策。下面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杂居,保留了许多较落后的风俗习惯,因此六国长期将秦国视为不知礼仪的野蛮国家。商鞅变法时,就开始对秦人的落后习俗进行改革。“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但是,风俗是人们长久养成的风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汉文帝时,贾谊在上书《治安策》时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于,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可见改变人们的习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贾谊的话并不完全合理,他是为了推动汉朝习俗的改革才故意夸大的秦人的野蛮和落后。实际上,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十分重视移风易俗,秦完成统一后,更加注重国家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力求达到“行同伦”的境界。后来,始皇巡游到梁父山时,勒石记功,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
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这段话对始皇统一风俗的活动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歌颂,是其他石刻所没有的。可能是当地保留的落后习俗太多,才使始皇刻意让人刻下这段文字,以期教诲万民。
总的来说,“行同伦”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其结果都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各民族的认同感。退一步说,一个关注民风民俗的政权,力求在社会上建立起优良的社会风气,总不是什么坏事。
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学者都把「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看作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颂词,就连我们敬重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鲁迅也是这样讲的。其实,这是读书不求甚解的一大误会。尊秦的九字经典,来自《中庸》的右第二十八章。原文是「今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程氏注解:「今,子思自谓当时也,轨,辙迹之度。伦,次序之体。
三者皆同。言天下统一也。」如果《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那么文中的「今」,决不会是早于秦始皇「横扫六合」三百年的春秋末期,而是指尚能维持名义上的统一的东周。如果《中庸》如清代某些考据家考据的,是西汉儒生的伪托,那么,西汉的儒生和朝廷,同秦始皇有着最直接的深仇大恨,他们绝不会用美妙的词句去歌颂秦始皇的。所以,把「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当作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经典词句,是从古到今一些文人学者很大的误读和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