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血性的君王魏高贵乡公曹髦,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公神明爽俊,德音宣朗”东晋史学家孙盛曾这样评价他。
“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曹魏名臣钟会曾如是评价他。
“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陈寿在其代表作《三国志》中曾这样描写他。
“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北魏孝庄帝在决意放手一搏,诛杀权臣前曾这样说到。
这个人便就是魏高贵乡公曹髦,也是那个被世人誉为“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
公元249年年初,因魏少帝曹芳思念父亲曹叡,遂与大将军曹爽一同前往高平陵拜谒魏明帝曹叡。就在此时,在与曹爽的权力斗争中日益落入下风的司马懿不甘失败,遂联合朝中对曹爽不满的重臣,趁机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城。
而后,司马懿以保留曹爽爵位,保证他永享富贵的誓言,将曹爽兄弟与魏少帝曹芳骗回了洛阳城。随后,司马懿将曹爽的一众心腹屈打成招,诬陷曹爽叛乱,遂将其满门抄斩。至此,曹魏大权落入了司马懿的手中。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又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担子——继续把持曹魏朝政。
随着魏少帝曹芳的逐渐长大,他对把持朝政的司马氏父子日益不满,为了重新夺回朝政大权,他开始与一些大臣密谋,准备抓住时机一举诛杀司马师,清算司马氏集团。可是,哪知因消息走漏,司马师先发制人,将参与密谋的李丰、夏侯玄、张缉等人悉数灭族。
公元254年九月,司马师为了以绝后患,直接废掉了魏少帝曹芳,将其贬为齐王,在宗室之中重新挑选易于控制之人拥立为帝。
在多次遴选后,年仅十三岁的魏文帝曹丕庶长孙曹髦被选中,于同年十月登基即位,是为魏高贵乡公。
魏高贵乡公曹髦即位之后,为了使得自己不会彻底沦落为司马师手中的傀儡,多次派遣身边近臣代替自己巡狩天下,而司马师在此前已经废掉了一位皇帝,一时之间也不敢再对刚刚登基的曹髦动手,便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次年年初,因不满司马师罢黜魏少帝曹芳,残杀自己的好友夏侯玄、李丰,镇东大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起兵讨伐司马师,席卷淮南,声势浩大。无奈之下,司马师只能率军亲征,经过了几番苦战,终于击败了毌丘俭与文钦的叛军,可司马师却也身负重伤,命不久矣。
在弥留之际,司马师念及自己膝下无子,唯一的养子尚且只有十岁,无法掌控朝政,遂将权柄交给了弟弟司马昭,随后病逝。
得知司马师去世的消息,曹髦大喜过望,一边下令命司马昭驻守许昌,无召不得回京,一边又分化司马氏集团,准备发动宫廷政变,夺回大权。可是,司马昭又怎么会是这么好对付的人呢?
识破了曹髦计谋后,司马昭直接率军返回了洛阳,因准备不足,曹髦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被迫承认了司马昭接替司马师的既定事实,一场政治风暴消弭于无形之中。可是,因为此事,司马昭一改此前兄长司马师对曹髦的态度,准备彻底将曹髦架空,将他变成一个真真正正的傀儡。
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因为司马昭处处限制曹髦的行动,使得曹髦只能常常往返于太学与皇宫之间,与当时名士们论道,多次将矛头指向了把持朝政的司马昭。司马昭得知后,更是加紧了对曹髦权力的剥夺行动,进一步限制曹髦的行动。
公元260年,面对咄咄逼人的司马昭,不甘心彻底沦为傀儡的曹髦忍无可忍,遂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人,准备争取他们的支持,发动政变,诛杀司马昭,期间曹髦便说出了那句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哪知在与曹髦密谋后,王沈、王业便趁曹髦拜见郭太后之时,逃出了皇宫,给司马昭报信去了。得知消息走漏后,曹髦决意殊死一搏,遂率领宫中卫士与宦官们杀出皇宫,直奔司马昭的大将军府,结果在途中被贾充、成济等人弑杀,史称“甘露事变”。
得知曹髦被杀的消息后,司马昭叔父,也就是那位被誉为“魏之纯臣”的司马孚抱着曹髦的尸体痛哭失声,而后又与尚书左仆射陈泰一同逼迫司马昭严惩了直接参与弑君的成济兄弟,以王侯之礼将曹髦下葬。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曹髦这是年轻气盛,简直就是在以卵击石,毫无意义。
可是呀,曹髦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在这场政变中以百分百的努力去争取那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的成功机会,这何尝又不值得我们尊敬呢?在国家危亡之际,以君王之身奋起抗战,视死如归,这样的曹髦又何尝不令人动容呢?
正如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所说的那般——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