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六味帝皇丸”,人们起起来最多的就是唐中宗李显,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是皇帝,他的母亲武则天是皇帝,他的儿子李重茂是皇帝,他的弟弟李旦是皇帝,他的侄儿唐玄宗李隆基也是皇帝,加上他自己,一共就是六个皇帝了,多显赫啊。同样,唐睿宗李旦也可以称得上是“六味帝皇丸”了,因为李旦就是李显的亲弟弟,李旦的爸爸、妈妈、哥哥、侄儿、儿子,再加上自己,也是六个皇帝。
相比于哥哥李显,李旦的智慧、运气都要好多了,李显去世后的庙号是中宗,这个庙号意思为中兴之主,而李旦的庙号为睿宗,是贤君明主。这兄弟俩在老娘武则天执政期间,都受到了很多磨难,母亲去世后,哥哥李显即位,可是不久就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儿毒死了,一生都倒霉在女人身上。
而弟弟李旦却相对幸运多了,因为揣测武则天的意图,李旦把皇嗣之位让给了自己的哥哥李显,在李显当上皇帝之后,为了避嫌,多次推辞太尉、宰相、皇太弟等权位,这些举措让李旦的名声非常好,朝廷内外,都推崇他为古代的圣贤,把他比做春秋时期辞让国君之位的吴国公子季礼,这可以说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说起季札,那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个儿子,当时名气非常大,据说孔子都曾经向他学习过丧葬礼仪,是礼仪方面的专家,是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当时有“南季北孔”之称,据说季札死后,孔子很难过,亲自为其书写了墓碑。
季札当时的威望与能力非常令人信服,所以他老爸吴王寿梦想 让他做继承人,把吴国发扬光大,可是季札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人,他认为按照传统礼制,应该传位于长子,不能因为父子感情而废除先王的礼制,因此坚持不接受。于是他老爸就立下遗嘱,把王位传给长子诸樊,并要求“兄终弟及,依次相传。”寿梦想,这样一来,最终吴国的王位必将传到季札。
吴王寿梦去世后,季札的大哥诸樊继位了,诸樊知道季札能力很强,比自己更适合,想直接把王位让给弟弟,可是季札坚决不接受,直接跑到常州去了,后来他大哥去世,王位由二哥余祭继承,二哥去世,王位由三哥余眛继承,三哥去世后,应该就是老四季札继位了,可是季札仍然不就,最后只能由老三的儿子吴王僚继位。季札三让王位,成为美谈,被人们称为圣贤。
同样,唐睿宗李旦也“三让天下”,然而李旦的“三让天下”却与季札的三让王位有着本质的不同,季札在当时有着非常好的就职条件,是在非常有利的情况下三让王位的,而李旦的“三让天下”却是无奈之举,是形势所迫,不得以做出的决择,不让可能会没命的。
第一次,当时武则天还是以皇太后的身份摄政,因为武则天不满自己儿子李显发展自己的势力,便废李显,而让李旦上位,这时候的李旦很明白自己就是新的傀儡皇帝。随着时间推移,武则天称帝的机会来了,李旦也看出来,这时候得赶紧让位给老娘了,不然身家性命难保,这是不让也得让啊。
第二次,是武则天执政期间,为笼络人心,让李旦改名“武轮”跟自己姓武,并暂时封他为“皇嗣”其实当时还是在犹豫不决,到底是立儿子为继承人呢?还是立自己的侄儿为继承人。到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在大臣的劝说下,武则天终于决定将皇位还给姓李的儿子后,却把流放在外的李显接回京城,其意图也很明显,因为李显常年流放在外,远离政治中心,影响力比较小,更易被自己控制。李旦是多么聪明的人啊,很快就看出老娘的意图,于是马上提出让哥哥李显做太子,自己辞去皇嗣之位。
第三次,这次李旦自己已经当上了皇帝,李旦能当上皇帝,他的儿子李隆基功劳很大。也正因为此,李旦的长子李成器主动退让,让自己的弟弟李隆基被立为皇嗣。身为继承人的李隆基与自己之前的联盟,也是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为了权力而针锋相对。面对这种局面,李旦意识到李隆基杀伐决断,势力日隆,便借着天象昭示“除旧布新”的名义,主动把皇位让给儿子,自己安心地去做太上皇。
由此可见,李旦三让天下,其实都是当时的形势所迫,要么是自己强势的老娘,要么是自己后生可畏的儿子。为了大唐的天下稳定,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李旦没有意气用事,也没有逞匹夫之勇,而是见机行事,谨慎决择,做出让位的举动,这是多么的明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