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情缘阅读小编不得不感慨宋仁宗年号更换的实在是太频繁了,专门查了一下,宋仁宗在位40余年,用了9个年号,平均一个年号使用不足5年。
我们姑且不说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就用了贞观一个,也不说唐玄宗在位40多年,年号就用了开元和天宝两个,单单看一下宋仁宗的爷爷和父亲在位时间和年号个数:宋太宗在位30年,使用年号4个;宋真宗在位24年,使用年号5个。如此看来,频繁更换年号不是宋仁宗打头,而是效仿自己的爷爷和父亲。
年号是汉武帝首创,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形式,年号一般不会频繁修改,每一次修改的背后必然是王朝或者皇帝遇到了重要的事情,需要通过修改年号来改一下政权的“命运”,故而封建王朝皇帝改元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图,同时也能让人们能看出当时的政局变化。以宋仁宗为例,他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42年,共使用9个年号,每一个年号修改的背后都是有着深意,政治意图也是比较明显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一窥宋仁宗的执政轨迹。
宋仁宗使用过的九个年号分别是: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赵恒驾崩于延庆殿,十三岁的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宋真宗死前考虑到赵祯年幼,于是留下圣旨,要他的皇后刘娥暂时处理朝中事务,朝堂之上刘娥垂帘听政,“乾兴元年二月戊午,真宗崩,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
在封建王朝时期,新皇帝即位当年都是不修改年号的,一切皆出自“孝道”,宋仁宗也不例外,他在位第一年用的是他父亲的年号“乾兴”。宋仁宗即位第二年,他有了自己的年号“天圣”,那时候他还小,年号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由大臣们代劳,大臣们选用这个年号是非常有深意的。刘娥垂帘听政,仁宗小皇帝端坐龙椅之上,这是两个人共同主政,大臣们选用天圣,即意为“二人圣”,实实在在就是为了拍皇太后刘娥马屁,刘娥自然是高兴的。
天圣九年,仁宗和大臣们决定将次年改元“明道”,这一次改元没有什么特别经历,有人认为是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年号使用不能超过九年,当年宋太宗在开宝九年、太平兴国九年时就改了年号,宋真宗也曾在大中祥符九年修改年号,“国朝百有馀年,年号无过九年者。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太平兴国九年改为雍熙,大中祥符九年改为天禧”,或许仁宗的心态就是不超过爷爷和父亲吧。“明道”和“天圣”其实是异曲同工,“明”为“日月并”,说得也是刘太后和仁宗共同执政,这天下是皇帝的,也是太后的。
明道二年,刘娥去世,宋仁宗终于在二十多岁时亲政,连年大旱加之亲政,仁宗决定改元“景祐”,希望通过改元得到上天对宋朝的庇佑,“改元诏意冀以迎和气也”,这是宋仁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年号。
景祐五年,“五年,因郊又改元曰宝元”,宝元内涵吉祥如意。不过,“宝元”并没有给宋仁宗带来好运气,宝元元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宋夏两国关系破灭,次年,宋夏边境爆发战争,宋朝军队连连失利,宋仁宗越看“元”字越是火大,遂改年号为“康定”,取“安康稳定”之意,然而,朝堂之上有多事的官员认为“康定”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吉祥,“康定乃谥尔”,是给死者的谥号,用作年号不妥,于是“康定”用了不到两年就改为“庆历”。
“庆历”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年号,范仲淹等人变法就是在庆历年间。庆历这个年号同样用了九年,本来也应该修改,偏偏那一年北方大旱,河北受灾极其严重,百姓死者有八九成之多,于是宋仁宗希望皇天庇佑,遂改元为“皇祐”。
皇祐六年四月初一,发生日食,古人认为日食是天狗吃太阳,非常的不吉利,仁宗再次改元,这一次改成了“至和”,取其本意“极和谐、安顺”。至和三年,宋仁宗大病一场,很久之后才康复,他觉得自己生病是上天不满,于是做出了执政期间最后一次改元决定,次年启用新的年号“嘉祐”,和景祐、皇祐一样,嘉祐也是期望上天的降福和保佑。
然而,一直希望老天庇佑的宋仁宗,始终没有儿子能够继承皇位,而他晚年反而继承了自己父亲疯疯癫癫的样子,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崩逝,其养子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