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宣太后到底是何许人也?

2020年07月06日18:32:42

战国时的两位太后,权倾朝野,分别来自秦国和齐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情缘阅读小编一起往下看。

太后,封建时代帝王母亲的尊称。始于秦昭王,《史记·秦纪》:“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汉承秦制,“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以后历代皆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年幼的时候,太后往往可以执掌大权,甚至权倾朝野。提到古代历史上的著名太后,很多人会联系到清朝的慈禧太后。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对于慈禧太后来说,可谓清朝末期实际上的皇帝了,也即当时的光绪皇帝,反而没有多少实权。

至于本文所要说的战国时期,也有两位执掌大权的太后,这两位太后分别来自秦国和齐国,也即前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宣太后,还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后者很多人则比较陌生,她就是齐王建的生母——君王后。

一方面,就宣太后来说。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在今湖北省),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公元306年,秦武王这位君主去世。在秦武王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所以由他的弟弟争夺秦国君主之位。对此,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执掌大权。太后称谓,始见于她。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是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因此,对于宣太后来说,自然成为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了。公元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停战。

在此之后,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在宣太后的命令下,秦昭襄王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也即在秦昭襄王即位初期,秦国的大事,自然是由宣太后来定夺的。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也即在消灭义渠国这一战役中,宣太后起到了主导作用。当然,宣太后的存在,导致秦昭襄王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后来,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宣太后等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驱逐出都城咸阳。公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虽然收回了宣太后的权力,不过,秦昭襄王并没有对她赶尽杀绝,这是因为宣太后对于秦国,显然是有功绩的。

另一方面,君王后来说。君王后(?―公元前249年),太史敫(jiǎo)之女,齐襄王的王后,齐王建生母。公元前284年,燕、秦等六国攻打齐国,齐国国君齐湣王被杀。齐湣王之子田法章改名换姓在太史敫家中做佣人。太史敫的女儿(君王后)觉得田法章不是平常之人,对他很好。不久,莒地百姓共同拥立田法章为国君,是为齐襄王。齐襄王继位后,立太史敫的女儿(君王后)为王后,史称“君王后”。 公元前280年(齐襄王四年),君王后生下儿子田建。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十九年),齐襄王去世,田建继位,尊母亲君王后为太后。在此基础上,君王后作为齐国最后一位太后,开始执掌大权。在君王后之前,齐国的太后几乎是很少参与朝政的,这让君王后可谓独树一帜。君王后权倾朝野期间,正是秦国蚕食山东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不过,君王后不仅没有帮助山东六国中的其他诸侯国,反而和秦国保持和睦的关系。

最后,君王后与秦国交往十分谨慎,与诸侯交往讲求诚信,齐国又处在远离秦国的东海边上,秦国日夜攻打韩、赵、魏、燕、楚五国,其他五国在秦国的进攻中忙于自救,因此齐王田建继位四十多年未经受战争。当然,对于君王后来说,不参与秦国和其他诸侯国的较量,也为齐国带来了数十年的平稳时期。也即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几乎没有遭遇较大规模的战争。公元前249年(齐王建十六年),君王后去世。

此外,公元前249年(齐王田建十六年),君王后病危快死时,她告诫儿子田建说:“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田建没有听清,请求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君王后同意,于是田建取笔和木简要她写下遗言。君王后却说她已经忘记了。总的来说,君王后成为太后之后,主导了齐国的对外策略,促使齐国在山东六国中保持孤立,也即避免和秦国为敌,更不愿意参与燕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的合纵攻秦之战。等到齐王建掌权之后,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阻挡了,所以齐王建也放弃了抵抗,坐视秦国消灭燕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然后最后攻灭了齐国,结束了战国七雄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