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吴质,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曹操先封魏公再封魏王,取代汉室的野心其实已经昭然若揭,不过他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却一直摇摆不定:长子曹昂如果不是死于宛城之战,世子之位或许非他莫属,曹昂死后曹操极为看重聪慧的曹冲,《三国志》都提到:“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可惜曹冲却在208年夭折。
曹昂和曹冲之后,世子之争主要在曹丕和曹植之间展开,原本胜算不如曹植的曹丕之所以能逆袭上位,和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四人的襄助有莫大关系,这四人也因此被称之为曹丕的太子四友。
四人之中要说对曹丕上位功劳最大的并非是司马懿和陈群,而是历史上名气不如两人的吴质,为何这么说?吴质谋划的两件事情对巩固曹丕的地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件事情是有一次曹操出征,临行之前曹植歌功颂德大赞曹操拔得头筹,曹丕相形见拙之下吴质献策曹丕以痛哭和依依不舍相送曹操,此举使得曹操认为曹植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和孝顺,可以说这一回合曹丕完胜曹植完全归功于吴质之谋。
第二件事情是世子之争的关键时刻,曹丕曾暗中将在外地为官的吴质“以车载废簏”偷偷送入府中商量对策,此举被曹植心腹谋士杨修得知于是密告曹操,曹丕大惊之下又是吴质献策,第二天仍然“以车载废簏”但是里面装的却是丝绢,果然杨修再次告密,结果曹操搜查之下只见丝绢不见吴质,于是认为杨修此举包藏祸心。
空负才名的杨修败于老谋深算的吴质之手,不仅为自己日后被杀埋下了祸根,也为曹丕在世子之争中胜出增添了一枚砝码。
正因为吴质在曹丕夺嫡之争中的出色表现,曹丕登基后对吴质大加重用:“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把河北之地特别是幽并两州都全权交给吴质,从这一点来说陈群和司马懿的权柄都不如他(司马懿在曹丕生前除了留守许都之外,并无掌握多少兵权,他真正得以执掌兵权是夏侯尚和曹丕先后去世以后的事)。
按理说吴质位高权重,又深受曹丕信任,他去世后的谥号应该有一个相当不错的美谥,可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230年吴质去世后被追谥为丑侯,按照谥法的解释:“怙威肆行曰丑”,这绝对是一个恶谥,那么同样为曹丕太子四友之一、和陈群司马懿齐名的吴质,为何死后如此凄凉,得了一个恶谥的谥号丑侯?你也不看看他都干了些啥!因为吴质的肆意妄为,朝中重臣几乎被他得罪了个遍。
《三国志》记载:“质黄初五年朝京师,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皆会质所,大官给供具。酒酣,质欲尽欢。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
一次宴会上,吴质见到曹真和朱铄两人一个肥硕一个消瘦,居然让优伶之人以两人相貌说唱取笑他们,惹得曹真和朱铄大怒之下拔刀相向差点打了起来。
曹真是谁?曹魏宗室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当时位居上军大将军,地位仅在曹休之下;朱铄同样也是太子四友之一,中领军掌管禁军也是位高权重,岂能容忍吴质轻辱取笑,吴质一下子就得罪了两位重臣。
吴质得罪的第三个人是陈群,陈群同样也是太子四友之一,还是曹丕指定的四位托孤大臣之一,不过吴质却不大看得上陈群,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吴质向曹叡进言:“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在捧高司马懿的同时狠狠的踩了陈群一脚,关键是曹叡还采纳了吴质之言:“有切诏以督责群。”《三国志》记载:“仗节统事,州郡莫不奉笺致敬,而崔使君初不与相闻。”
吴质得罪的第四个人是崔林,崔林出自清河崔氏,是崔琰的从弟,吴质都督河北诸军事时崔林是幽州刺史,正好归吴质管辖,吴质所辖州郡长官纷纷对吴质表示恭敬,唯独崔林不予理睬,这引起了吴质的不满,崔林“犹以不事上司,左迁河间太守。”由一州刺史被贬为一郡太守。
吴质得罪的第五个人是董昭《三国志》记载:“始质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沈浮。故虽已出官,本国犹不与之士名。质自以不为本郡所饶,谓司徒董昭曰:“我欲溺乡里耳。”昭曰:“君且止,我年八十,不能老为君溺攒也。”
吴质在家乡名声不佳,曹丕登基后吴质发迹所以想以极端的方式回家乡找回场子,董昭和吴质同为兖州济阴人,面对新贵吴质,同样深受曹操和曹丕重用的董昭也只能隐忍退让。
曹真、朱铄、陈群、崔林、董昭都是曹魏重臣,为何吴质会一次次的折辱和轻慢他们?这可能和吴质的出身有一定关系:吴质出身于兖州济阴当地的寒族,而董昭、崔林、陈群等人无一不是当地世家大族出身,曹真则是宗亲贵族;在吴质看来,他之所以能位居高位都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期间的艰难和酸楚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可能是他看不上更容易成功的陈群、曹真等人的原因所在。
自曹丕时期开始,陈群拟定的九品中正制正式成为朝廷奉行的选官制度,寒族出身之人很少有出仕机会;吴质所作所为不仅仅得罪了太多的朝中重臣,更为关键的可能在于他对世家大族和门阀政治的蔑视和挑战触怒了既得利益者,否则很难理解以吴质的功劳,再怎么样他也不至于得到一个丑侯这样的恶谥!
吴质之子吴应一直为其父得此恶谥鸣不平,一再上书抗辩,终于在二十多年后改谥为威侯,这当中或许有司马氏的因素在内,毕竟当初吴质可是大大的赞扬过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