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无法亲政,只能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代表皇帝处理政务,接下来情缘阅读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
赵煦虽然小,但心里挺明白事,知道自己的皇位是祖母给争来的。因为神宗赵顼病重弥留之际,他的两个同母弟弟赵颢、赵頵一看哥哥的儿子们都年幼,加紧串联活动,盼望像太宗赵光义那样“兄死弟及”,登上九五之尊,大臣们也都首鼠两端,各怀心思,朝廷局势非常紧张。
宋哲宗赵煦
这时候神宗赵顼已不能理事,储位、皇位定夺的关键人物就是高太后,她面临着要儿子还是孙子继位的重大抉择。最终高太后衡量各方局势,选择了孙子赵煦继承皇位,同时对两个居心叵测的儿子给予了周密防范,命人关闭宫门,禁止他们出入神宗寝宫,断了其矫诏篡位的念头。神宗死后,高太后果断拥立赵煦为帝,稳定了朝廷政局。
影视剧中的高太后
有这层因素,哲宗赵煦对祖母是非常感恩的,再加上自己年幼,祖母政务能力又很强,所以赵煦对高太后是言听计从,基本没有自己的主张,大臣们也都唯高太后马首是瞻。当时朝堂上赵煦的御座与高太后的座位相对,大臣们向来都是向太后奏事,背朝赵煦,也不转身向赵煦禀报,大宋皇帝基本成了个摆设。以至于赵煦亲政后在谈及祖母垂帘听政时说,他当时只能看到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
年龄小还行,忍忍就过去了,但赵煦一天天长大了,长到十七岁时,按制度高太后应该还政于皇帝,但她却丝毫不提这事,仍然积极地听政。大臣们有事也还是先向太后禀奏,按太后懿旨办事,也不劝太后撤帘。这下赵煦心中着实恼火,又发泄不得,只能把怨恨深深地埋藏在心里。
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任皇后——昭怀皇后
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少年老成的赵煦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反抗。有一次,大臣们向赵煦和高太后奏事,赵煦一句话都不说。高太后问他为何不发表意见,赵煦回道:“娘娘已处分,还要我说什么?”此外,高太后在生活上对赵煦也是严格管理。为避免他沉迷于温柔乡中,高太后派了二十个年长的宫嫔照顾赵煦的日常生活,还经常让赵煦到自己宫中就寝,限制了赵煦的自由空间。
正是由于在朝政和生活上,赵煦都感到受到了极大限制和委屈,所以当高太后去世后,他立马毫不留情地对太后宠信的大臣进行打压,将司马光、苏轼、苏辙等旧党成员贬黜流放,甚至在一些人的挑拨下,公然指斥高太后“老奸擅国”,一度打算废掉高太后的称号及待遇。当然除了个人私愤因素,哲宗赵煦的执政理念与守旧派势力也是截然不同,他更倾向于像父亲神宗那样变法图强。
赵煦亲政以后,立即重用章惇、曾布等革新派大臣,积极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举措,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同时,他停止与西夏谈判,整军备战,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最终向宋朝乞和。
正当赵煦踌躇满志、欲一展抱负之际,他的身子骨却出了问题,一病不起,最终以24岁华年离世。这可能与其家庭基因有关,赵煦有14个兄弟,活到成年的只有6个,其他8个都早早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