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唯一的遗憾是什么?跟征缅有什么关系

2020年07月06日18:50:25

今天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一生遗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所以说,康乾盛世是一个繁荣的时代。

据史料记载,康乾盛世的确使中国实现了一次盛世,但也有人认为,康乾盛世却是清朝衰弱的开始。其实,乾隆各方面都非常厉害,在其统治时期中国疆域辽阔,且乾隆还效仿康熙和雍正东征西讨,对一些叛乱的部落进行征服。但是,这样一个全才皇帝,在临终时却说了这样一句话:

“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都知道,清朝虽然与缅甸接壤,但两个国家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十八世纪末,两个国家的领土资源问题矛盾重重。之后,两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矛盾无法解决,爆发了战争。最终,双方各有损失,为了结束战争,双方签订了和约。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最早由缅甸贡榜王朝发动,他们于1762年入侵中国云南省。早在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就做了非常多的破坏两国家和平的举动,他们频繁侵犯清朝的领土,向边疆土司收缴贡品和粮钱,对土司动武,扰得云南地区民不聊生。

但当时,由于乾隆致力于对准葛尔地区的平定和治理,花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时间考虑缅甸南部的挑衅,使得贡榜王朝越来越猖獗。之后,为了让大量的粮食和人力进入到暹罗战场,缅甸在云南掠夺了很多资源。所以,此时的缅甸,已经严重侵犯了清朝的领土,清朝不再对贡榜王朝视而不见。

最终,清朝决定出兵进攻,就这样,清朝与缅甸的战争爆发了。

在前后七年的战争中,乾隆派了几位值得信赖的将军到云南参与督战,使得缅甸不得不把暹罗军队调到云南地区参加清缅战争。之后,双方战斗激烈,不仅动用了5万多人的兵力,人数还旗鼓相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损失都达到了1万多兵力,出现了僵持状态,一时很难分出谁输谁赢。

最后,双方损失惨重,为结束战争,双方签订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和解条约。虽然,明面上清政府取得了胜利,缅甸臣服于清政府,但是,清政府却损失惨重,并没有完全取得胜利。而且,在清政府国力强盛之际,没有真正把缅甸这个蛮夷之地平定,使得乾隆皇帝到死都遗憾非常。

那么,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有何不同呢?

其实,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都是中国王朝与缅甸地区为维护自身利益,捍卫自身主权,发动的战争。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朝代的更替发展,两个朝代的国力,对外政策方面都有很多不同。因此,两个朝代与缅甸之间的战争也不相同。然而,都是封建王朝的对外战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此外,国家的性质往往影响对外关系的相处,而两个朝代的国家性质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所以,两个朝代与缅甸的战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实,都是缅甸在中国边境的频繁骚扰,严重破坏了中国地区的和平,从而,导致了明缅战争和清缅战争。而且,万历时期的东吁王朝和乾隆时期的贡榜王朝,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掠夺了中国的许多领土,不断挑战中国底线,掠夺资源并发动了战争。

此外,在明朝时期,包括皇帝在内的朝廷很多人,对当时缅甸和云南的边界情况都不太了解。而且,当权者也没有听从大臣的建议和想法,始终对缅甸地区不闻不问,坚持使用“绥靖政策”,不仅给了缅甸休养生息和扩大军队的机会,还给了缅甸军队很多准备时间。

同时,明朝的反攻措施也不是很适用,使得明军在开战之初屡屡受挫,而到了清朝,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乾隆年间,清朝国力强盛,当权者和许多朝廷能人志士都认为:自己的国家就是天朝上国,瞧不起南方的蛮夷之地,更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因为,他们始终把缅甸当作一个小国,没有太多的人把它放在心上,觉得其不足为重,构不成威胁。而且,他们没有及时制止缅甸对中国的掠夺。即使被打败了,仍然认为缅甸是一个南方地区的蛮夷之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战争持续了七年之久,而清政府以消极态度应战,必定遭受重大损失。

此外,明缅战争与清缅战争最大的不同,在于明缅战争以明军的胜利告终。在明军的打压和反攻下,缅甸向明军投降,不仅东吁王朝的军队被赶到了边远地区,连边疆土司都表示服从明朝的统治。但是,清朝与缅甸的战争,名义上赢得了胜利,可清军在战场上却损失惨重,甚至,失去了明瑞等多名大将。

所以,事实上,他们都没有赢得战争,而是双方各有损失,不能判断谁是最后的赢家。但让乾隆皇帝没想到的是,清朝与缅甸打了四次仗,之后,竟然间接的成就了一个新王国,那就是后来“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