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拒绝与李自成和谈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1628年,初登大宝的崇祯皇帝,带着新君的意气风发,开始对弊政丛生的明王朝进行根本性的整饬。崇祯皇帝的第一项变革,正是对当时的驿站进行精简化,以此节省出大部分开支,专门用于加强辽东地区的防御。
山海关是京津一代的门户,后金军不断骚扰的铁骑,曾经是明王朝的心腹大患,然而崇祯皇帝如何也不会想到,正是自己意图抵御后金军的这一做法,居然令明王朝迎来了真正的大敌——农民起义军。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早年正是驿站中的驿卒,而精简驿站的政策,恰恰令其失去了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一气之下,李自成加入了农民军的行列,将脑袋绑在裤腰带上,实施覆明之举。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大军攻克宁武关,又连下居庸关、昌平等地,进击明王朝京师腹地。一路之上,农民军高唱凯歌,所到之处望风披靡,明军各路军事统帅,皆不敢阻挡其兵锋,甚至有些人纷纷投效于李自成帐下,紫禁城开始变得岌岌可危。同年3月17日,李自成率大军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开紫禁城外城各城门,开始了对紫禁城内城的铁壁合围。
毫无疑问,此时只要李自成大手一挥,如狼似虎的农民军们,会迅速进入紫禁城内城,继而活捉崇祯皇帝。可是这位农民军领袖的做法,却令人有些意外,他并没有急着攻破紫禁城内城,反而派出了一位名为杜勋的叛变太监,前往紫禁城内与崇祯皇帝进行"秘密和谈"。
二、重兵围城之下,崇祯皇帝被迫选择了一条毁灭之路
"李自成对彰义门设坐,晋王、代王左右席地坐。太监杜勋侍其下,呼"城上人莫射,我杜勋也,可缒下一人以语"。守者曰: "留一人下为质,请公上。"勋曰: "我杜勋无所畏,何质为?"提督太监王承恩缒之上,同入见大内,盛称贼势众,皇上可自为计。守陵太监申芝秀自昌平降贼,亦缒上入见。备述贼犯上不道语,请逊位,上怒叱之。诸内臣请留勋,勋曰: "有秦、晋二王为质,不反则二王不免矣!"乃纵之出,仍缒下。"——《小腼纪年附考·卷四》
从以上古籍文字中可知,李自成所派使者杜勋,的确带着使命前往宫内,并在双方许可下,顺利进入紫禁城之内。杜勋此行究竟对崇祯皇帝提出了哪些条件?我们继续考证《小腼纪年附考·卷四》中的记载,其内曰:"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此文翻译过来大意为,如今起义军兵强马壮,请求皇帝陛下割让西北一带的领土封李自成为"西北王",并且补发犒赏军士银两一百万。只要皇帝能够答应这些条件,李自成便会为朝廷分忧,将国内各股起义军依次平灭,尤为重要的是,农民军甚至还能前往辽东,帮助剿灭后金军。
不得不说,对于如今已经陷入重重包围的崇祯皇帝而言,李自成的"秘密和约",无疑是自己唯一活下去的希望,更是保全大明江山的最后办法。可是崇祯皇帝并未对此诱人条件动心,反而坚决的拒绝了李自成,致使和谈彻底破裂。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李自成遭到拒绝后,迅速指挥大军攻入城中,崇祯皇帝被迫于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王朝也宣告彻底倾覆。
三、崇祯皇帝的"愚蠢"选择,背后竟然存在着许多隐秘
一直以来,后世读者都对崇祯皇帝的选择感到质疑与遗憾。如果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抛开所谓的"气节"不谈,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开窍",答应李自成的"秘密和约",起码能在短时间内令朝廷有喘息之机。加之李自成义军虽然声势浩大,却并未对明军形成绝对性的压倒,因此来说,崇祯皇帝完全可以在此处忍气吞声,将李自成打发出去。一旦李自成退兵,则大明必有苟延残喘之机,如果李自成前往山海关剿杀后金军,对崇祯皇帝来说,则更是"一石二鸟"。可是问题出现了,崇祯皇帝缘何坐失良机?最终将自己陷入死局?想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谈谈崇祯皇帝所面临的窘境。
(1)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导致谈判破裂的导火索
崇祯皇帝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党争激烈的时代,对于当时朋党之间的倾轧与构陷,他都是历历在目,因此对于臣下的忠诚度而言,崇祯皇帝一直心存怀疑。崇祯皇帝初登大宝时,曾将权势熏天的魏忠贤扳倒,并下大力度铲除异己,奠定了自己皇权的稳固。不过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也开始对手中的权力有了新的认知。在他看来,即使是在朝廷经营多年、党羽众多的魏忠贤,也不过尔尔,更何况是其他的大臣?如此一来,崇祯皇帝的骄横之气愈发严重,明代本已经固化的皇权,变得更加封闭而又脱离实际,君臣之间的距离开始越来越远。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最大的弱点,还是是生性多疑、用人不专。一方面,崇祯皇帝想最大限度的挖掘臣下的才能,而另一方面,却要努力对臣子的行为进行设防,尽可能维护皇室的面子。在农民军起义风潮如火如荼时,朝廷军队为了剿灭叛贼而疲于奔命,恰逢此时,山海关外后金军却绕道蒙古入侵京城。唐王朱聿键鉴于形势危急,便不顾兵将劝阻主动前来勤王,于此关键时刻,朱聿键发兵退敌,本应该受到嘉奖,却反被崇祯皇帝废为庶人,其理由居然是"不服从朝廷调度"。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为一心"安内",曾与首辅温体仁、大员周延儒秘议,派遣陈新甲前去与满清进行合谈。不料此事最终泄露,而崇祯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顿时将此事的责任全部推卸给三人,甚至不惜操起屠刀进行灭口。
崇祯皇帝的专行、多疑、自私、刻薄,无一不是他与大臣们关系越来越远的元凶。在李自成大军围困之际,崇祯皇帝仍顾及自己的面子,并企图借大臣之口,言自己心中之事,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找到一只"替罪羊",以便于给自己一个就坡下驴的机会。可是群臣都是久经官场的老手,岂肯乖乖上钩?因此,在秘密和约被呈递而来时,崇祯皇帝为此特意召开了御前会议。结果出人意料,满朝文武面对崇祯皇帝的质问,居然无一人作答,甚至连首辅魏藻德也三缄其口,生怕自己"祸从口出"。正是由于这种尴尬情况的发生,素来爱面子的崇祯皇帝,即使有接受和约之意,也会变得难以启齿,最终咬紧牙关,向李自成提出"义正言辞"的拒绝之语。
(2)李自成的反常举动,诠释了一场波谲云诡的心理战
李自成的起义军声势浩大,但是其本质依然是"流寇",而非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队,这一点,从起义军的军纪军容上,就可以略窥一二。在李自成所送来的"秘约和谈"之中,明确写出了"割地封王"与"索取赔款"的意图,也正是这一点,不免令人有些生疑。
李自成千里奔袭而来,经过一番拼杀终于兵临北京城,包围了明王朝的政治中心。如果起义军此时更进一步,对京城进行一番猛攻,则城池久攻必下。更何况此时京城危急,各地勤王军队开始纷纷向京城开赴,李自成不可能不知道"迟则生变"的道理。因此,他不惜拖延时间,主动提出"秘约和谈"的行为,本身便值得深度推敲!
纵观当时的局势,李自成虽然已经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但是其势力范围并未波及到南方,明王朝对于南方的统治仍十分稳固。南方素来是富庶之地,兵马粮草俱全,如果全力与起义军一拼,李自成自觉没有任何信心。与此同时,在山海关附近,明王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仍实力未损,而吴三桂此时也接到了皇帝的圣旨,正在火速驰援京城救驾。李自成起义军虽看似优势极大,实则已经陷入危险的境地,此时即使贸然攻下北京城,也必会损失惨重,于己方毫无益处。如此一来,摆在李自成面前最稳妥的办法,只有狠捞一笔,借着围城的气势,对崇祯皇帝进行敲诈勒索。也恰恰是这一点,是李自成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对他最有利的一种局面!
崇祯皇帝对于李自成的心理,自然也心知肚明,双方无外乎是在进行一场心理战。如果此时接受李自成的割地赔款请求,则必然是放虎归山,既为起义军垫付了大笔的军费,同时也在此消彼长中消耗城中的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李自成会在封王之后,由"邪恶"变成"正义",朝廷本身失去了最基本的话语权。不得不说,崇祯皇帝在与李自成的豪赌中,其实已经胜券在握,只要城中守军能够死死拖住对方,就能与吴三桂内外夹击,令李自成必败无疑!如此一来,崇祯皇帝又有何理由"资寇养贼"呢?
不过历史总是充满了未知性,李自成虽然失去了坐地起价的机会,却能在恼羞成怒下攻入北京城。面对蜂拥入城的起义军兵卒,崇祯皇帝既有所预料,却又出乎预料,他深知,以京城的防御工事系统,必然难以抵御起义军的疯狂进攻,但是他却并未料到,起义军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破城,更何况,自己翘首以待的吴三桂勤王军却依然未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