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死后为什么要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当时到底在害怕什么

2020年07月06日21:07:00

对朱棣秘不发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情缘阅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大帝朱棣在北征班师的路上,走到榆木川时,病死在军营中,朱棣死时,六十五岁,不算长寿,也不算短命。

然而,皇帝驾崩,并没有立即发丧,而是选择封锁消息,秘不发丧,甚至每日继续正常给死去的朱棣上膳食,那么,当时封锁朱棣病死的消息,到底害怕什么呢?

当时,朱棣病死的时间,非常特殊,大明王朝的主要的军队都在外面,即六师在外,京城无主,这时候,如果突然宣布皇帝驾崩,很有可能被居心叵测的人钻了空子,因此,当时朱棣身边的人经过紧急商议,一致同意,绝对不能泄露皇帝病死的消息,以防不测。

可是,接下来一个问题来了,皇帝驾崩了,肯定不能露面,时间长了,外面肯定会怀疑,怎么才能不让外界怀疑呢?怎么才能做到不泄露消息呢?

这时候,有个内臣,也就是太监叫马云,他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密商议,立即把军中的锡器全部收集到一起,用火融化,做成一个棺材,然后,将朱棣的尸体放在棺材里收敛好,再把锡做的棺材放在皇帝乘坐的辇上,每天早晚时间,按时给死去的朱棣继续上膳食,每日正常请安。

也就是说,给死去的朱棣继续上饭菜,以此“证明”皇帝朱棣还活着,一切都是很正常的。这样,外人看到皇帝每天都在正常吃饭,当然不会怀疑了。

《明史·本纪第七·明成祖三》: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确保滴水不漏,万无一失之后,大军继续向京师前进,同时,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偷偷地向太子朱高炽报告情况。

朱高炽得知情况之后,立即派他的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周密安排,一切平安如常,没有出现什么叛乱,使得朱高炽顺利继位。

当时,秘不发丧,主要怕什么呢?

朱高炽当太子,他的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有野心,虽然他们兄弟三人,都是一个爹和一个妈(徐达长女徐皇后)生的,但是,心却不在一起。朱高煦一直觊觎太子之位,一直都想找机会将太子搞下去,然后自己上位。朱高燧和朱高煦是一伙的,一起排斥朱高炽。

据说,朱高煦曾经和大哥朱高炽一同去拜谒孝陵,大哥朱高炽身为太子,但身体比较肥胖,而且还患有足病,走路比较困难,由两个太监搀扶着,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炽还是跌了一个跟头。这一幕,恰巧被朱高煦在后面看到,朱高煦讪笑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这句话,不仅有讥讽而且意味深长,这时,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在旁边,他很聪明,立即答道,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一听,大惊失色。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当时朱棣病死,秘不发丧是对的,否则,还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