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四大名将秦赵各占两位为何赵国最终输给秦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关于四人的高下,各有所长,也各有的说法,然而,就算他们本事一样,难道有名将就能打赢战争,统一天下吗?
孙子在讨论战争时,提出五个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按顺序下来就是:道、天、地、将、法。从中就可以看出,将并没有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一位的是道,那么,什么是道?
孙子
孙子解释,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简而言之,上下一心,老百姓把国家的事当自己的事,这样才可以达到:可与之生,可与之死,而不诡也的目的。
再白一点,就讲究一个政治上的清明,讲究一个君王的胸怀以及人格魅力,说到君王,两下里比较一下子就出来了。
秦国白起、王翦分别对应秦昭襄王以及秦始皇,赵国廉颇、李牧分别对应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和赵王迁。
他们国内如何施政暂不多说,仅从胸怀上看,秦昭襄王时,已经有了蚕食天下的野心,到了秦始皇,当然,那是还叫秦王政,也就是到了秦王政时期,继承了秦昭襄王时延续下来的战略,并根据实际 情况,将蚕食天下改为鲸吞天下。
秦昭襄王
也就是说,从秦昭襄王到秦始皇,他们的国策基本一脉相承,除了发展,没别的变化,而赵国呢,不管蚕食也好,鲸吞也好,他们是想都不敢想,最大的愿望便是保住那一亩三分地, 继续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生活。
胸怀上落了下乘,导致施政、战争时也畏首畏尾,拿长平之战举例,长平之战时,秦国就号召国内 15岁以下全部从军,敢倾举国之兵,与赵一搏,而赵呢,长平之战四十万,一年后的邯郸保卫战,又凑兵十万,单这一个数字就足以表明,赵即便是在这场决定命运的大战之中,他们还是有保留的。
俗话说得好,傻得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将军即便水平差不多,带一支悍不畏死的军队与带一支作战畏首畏尾的部队,差距是很明显的。
更何况,还有别的因素,什么因素?
长平之战
当年秦国派白起出征,秦昭襄王就明确地说:有功,寡人之愿。没有下达必须胜利的命令,把战争的主动权交到将军手里,勉励他争取最好的结果。
作战之时,秦昭襄王呢,也只是充分发挥后勤,保障粮草、兵员供应,至于战场上怎么打仗,则完全不去过问。
到了王翦时期,王翦率倾国之兵讨伐楚国,战场上对峙一年有余,一年,每天消耗的钱粮无法计算,可他表面上看却毫无作为,秦始皇却给予充分的信任,根本不过问军队指挥上的事。
换成赵国呢,长平之战,廉颇本来也采用了保守的对峙,虽然表面上看没有任何作用,但一年之内,秦国没有一点进展这是真的,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就开始拼国力以及君王的决心,也就是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将军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只剩下君王的对峙,可一到君王对峙的时候,秦国,不用多说,秦昭襄王尽发国内十五岁以上男丁,亲自带领,战场上支援白起,赵国呢。
廉颇
不但不给廉颇足够的信任,反而怀疑人家的战略,以至于人在千里之外,根本不掌握战场局势的情况下,仅凭几个小人的分析,悍然下达出击的命令,人家不听 ,就怀疑廉颇造反,从而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孙子有句话说得很好: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简而言之,不掌握三军状况,就盲目干涉三军的工作,这样的军队能不失败吗。
胸怀上不如人家,战略上不如人家,另外还有点小心眼,将军们但凡有点本事,他就心里泛起嘀咕,生怕人家夺他的权,篡他的位,稍有点风吹草动就打压、治罪,有这样的君王,即便四大名将易地而处,也就是反过来,叫白起、王翦辅佐赵国,廉颇、李牧辅佐秦国,估计结果还是秦国胜,赵国败。
秦始皇
一场战争都是如此,更遑论统一六国,那面临的状况可要更加复杂,所以,很明显,秦最终统一天下,名将固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关键的原因,还是道胜,即胜在君王,胜在有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君王。这一点,赵国显然差了很多,所以他们最终失败,也是咎由自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