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隋文帝杨坚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情缘阅读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实际上,西方人评价最高的并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隋文帝。隋文帝杨坚让中国再次大一统,在他统治的短短23年间,中国人口发展到700多万户,政治安定,民生富庶,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而他的两个创造性改革,让西方人将他奉为了中国的千古一帝。这两个富有创造性的改革就是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打破了阶层流通的限制,让一批出自民间、了解民间、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都上了朝廷。而三省六部制奠定了王朝的根基。
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这两项划时代的政策,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而其中的治国精神被西方人看上,将隋文帝推上千古一帝也就不足为奇。
可惜就是这个被西方人评价最高的皇帝,五个儿子却无一得善终。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十分恩爱,两个人一共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房陵王杨勇,次子隋炀帝杨广,三子秦孝王杨俊,四子庶人杨秀,五子庶人杨谅。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为何最后搞成那个地步呢?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本来事情没什么的,发展顺利。大儿子杨勇在公元581年也就是隋朝建立那一年就确立了太子之位。
《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高祖受禅,立(杨勇)为太子,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以下,皆令勇参决之。”也就是说隋文帝很早就培养杨勇了,让他参与国家军政事务。可以说是关爱有加,悉心培养。
而太子杨勇也并非影视剧那样,不学无术,而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据《隋书卷四十五 列传第十》:“勇颇好学,解属词赋,性宽仁和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
意思是杨勇这个人很好学,通晓词赋,性格宽仁厚道,为人率直任情,不美化掩饰自己,一点都不虚荣,很直接。
可能就是他的这些优点最终酿成了悲剧。当然,他的这些性格不是太子自然很好,但他是太子,太子本来就是矛盾的焦点,众目睽睽,众矢之的,所以杨勇的疏阔率性成为其致命的弱点。
首先,杨勇的率性而为,让隋文帝很不放心。据《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恐致奢侈之渐,因而戒之曰:‘我闻天道无亲,惟德是与,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汝当储后,若不上称天心,下合人意,何以承宗庙之重,居兆民之上?吾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时复看之,以自警戒。今以刀子赐汝,宜识我心。’”
意思是杨勇将自己的一件铠甲装饰的很华丽,隋文帝看到后很不高兴。隋文帝是个节约的人,看到别人奢侈,自然不满意,所以他对杨勇一顿呵斥。还说他不配当皇帝,赐给他一把刀。
但杨勇似乎对父亲隋文帝的话没听,依然我行我素,还经常违规礼制,聚集百官。从此,隋文帝对杨勇的恩宠开始衰减,逐渐生疑。
最为关键的是,杨勇得罪了自己的母亲独孤皇后。众所周知,隋文帝杨坚是有名的妻管严,独孤皇后的话很有分量。独孤皇后对杨坚要求十分严格,几乎不让他碰其她女人。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杨坚曾经宠幸了一个女人,这事被独孤皇后知道了,直接将那女杀之。对此,隋文帝不敢啃声。
可见独孤皇后的厉害,可是杨勇却不管不顾,还大肆找女人,犯了他母亲的大忌,引发独孤皇后的不满。尤其是独孤皇后为杨勇挑选的原配元氏不明不白的死去后,独孤皇后更是对杨勇没什么好印象。
而就在此时,他们的二儿子,很有野心的杨广却看到了这些机会和微妙的变化。老二杨广不仅善于做戏,而且很会掩饰,博取名声。杨广在众人面前表现的仁孝、自律,对人恭敬有礼,名声很好。
《隋书卷三·帝记第三(炀帝上)》:“高祖幸上(杨广)所居第,见乐器絃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上(杨广)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
由此可见,杨广的确善于表现掩饰。
当他得知母亲和父亲对大哥太子杨勇不喜欢后,就更加的谦恭,生活俭朴,洁身自好。明明好色,却坚决不纳娶,只与自己老婆萧妃共处。反正杨广的这些行为让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很满意。
最终隋文帝决定废掉杨勇而改立二儿子杨广。
据《隋书卷四十五 列传第十》:“(隋文帝)使人召勇,勇见使者,惊曰:‘得无杀我耶?’高祖戎服陈兵,御武德殿,集百官,立于东面,诸亲立于西面,引勇及诸子列于殿庭。命薛道衡宣废勇之诏……。”
意思是隋文帝集积百官,自己立于东面,各位亲王立于西面,让杨勇以及他的几个儿子列于殿前庭中。命大臣薛道衡宣读废杨勇太子的诏书。
而杨勇在经历这一切后,那种伤心、绝望、悲愤,可想而知,一切都已成定局,悲剧也由此展开,酿成了杨家兄弟相互残杀的惨剧。
首先是杨广弑父夺位,随后将哥哥杨勇和他的十个儿子全部杀掉。接着老三杨俊是个才子,“有巧思”,《隋书》称“俊以忧卒”;老四杨秀相貌魁伟,“美须髯”,“有胆气”,“多武艺”,由于谋反被抓起来废为庶人,长期囚禁,最终被叛乱的宇文化及杀害;老五杨谅在晋阳拥有重兵,杨坚一死,就被杨素打败,将其杀害。
至于隋炀帝杨广则在隋末的叛乱中被宇文化及等人杀害,被草草埋了。可怜的隋文帝,这个被西方评价甚高的皇帝,五个儿子无一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