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晚清商业巨子伍秉鉴为什么不受待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华尔街日报创刊于1889年,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
这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特别看中在财经新闻方面的报道,可以说,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直到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这其中,有6名中国人入选,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晚清时期的商业巨子——伍秉鉴。
在晚清时期,第一批进行对外贸易的商人中,伍秉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同行之中的领头羊。不过,伍秉鉴在当时并不受老百姓待见,还有人将其蔑为“汉奸”。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伍家的资产不止有金银,还有实业。伍家开办的企业名叫“怡和行”,专门从事对外贸易。至于贸易的内容,自然是十九世纪中国的特产瓷器、丝织品和茶叶。伍秉鉴虽身处广州,但他的商业帝国却覆盖了全球。我们熟悉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就与伍秉鉴有债务关系。
非但如此,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伍秉鉴颇有商业头脑,他的嗅觉十分敏锐,在意识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后,伍秉鉴及时将银子转变为资本,在外国建设铁路,投资证券、保险。经过他的经营,“怡和行”被打造成跨国财团,伍秉鉴也成为当时的世界首富。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世界首富伍秉鉴做的是正经买卖,他主要从事茶叶经营。不过,一些得到伍秉鉴担保的外国人为了赚取暴利,往往会在茶叶之中暗藏鸦片。在禁烟运动中,伍秉鉴的处境十分尴尬,他虽然富可敌国,但是,一边是生意伙伴,一边是朝廷,两边都不好得罪。
于是,伍秉鉴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他先是与外国人进行了协商,从外国人手中收集了上千箱鸦片,然后,将这些鸦片全都上交,算是给朝廷一个交待。不过,林则徐却认为:这是诓骗官府的把戏,非但不愿平息事态,还直接派人抓住伍秉鉴,要对其进行刑讯。
无奈之下,伍家人不得不表示愿意拿出一部分家财报效朝廷,希望能捞回伍秉鉴。然而,林则徐却执意将伍秉鉴打入大牢。这起事件,让伍秉鉴多年积累下的声誉荡然无存。其实,作为封建王朝没落时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鉴所积累的财富注定不会长久。就在他的跨国财团达到鼎盛时,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
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爆发。据说,当时的伍秉鉴听到消息后,瘫坐在地上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对于此事,他在双方之间反复周旋,没想到却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于英国人的打算,伍秉鉴心知肚明。鸦片不过是英国人发动战争的幌子,他们之所以挑起战争,根本原因在于十三行垄断了对外贸易。如果英国人打赢了,那么,将来十三行的地位将急转直下。
值此国难当头之际,伍秉鉴乃至其他商人,都坚定地站在了朝廷这一边。战争爆发后,行商们拿出大量资财,支持朝廷修建防御工事、打造船只火炮。我们知道,当时中外军事差距极大,饶是行商们捐助了大量军费,仍扭转不了大清海军的颓势。次年五月,英国人打到广州城时,清军根本无心应战,他们将行商们推上前台,希望他们能够调停战争。
在这次的调停中,伍秉鉴的表现可圈可点。
伍秉鉴带领行商们与英国人进行了谈判,并签订了《广州和约》。按照和约内容,清军需撤出广州城,并准备六百万元赔付给英国人,英国则撤到虎门之外。甚至,为了化解干戈,伍秉鉴带头拿出一百多万元,在他的号召下其他商人也凑出二百万元,十三行商总共负担了一半赔款,减轻了朝廷的压力。令人惋惜的是,伍秉鉴的举动并没有得到老百姓的理解。
伍秉鉴原以为,自己赎城的举动能够获得荣誉,起码能让广州的百姓心怀感激。可惜的是,根本没人理解伍秉鉴,这份《广州和约》反倒让他饱受非议。战争爆发后,所有曾与英国人打过交道的外贸商人,都被老百姓当成英国人的“走狗”,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不论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捐助了多少银两,也无法改变老百姓心中的印象。
根据伍秉鉴本人的说法,在这场战争中,从捐军费到捐赔款,伍家拿出了二百多万两白银。当然,当时伍秉鉴的资产将近三千万两,二百万两虽然是个大数字,但还不足以动摇其根基。更何况,当时伍家的主要生意均在外国,中国的生意只是一部分罢了。不过,这起事件仍给予伍秉鉴极大的打击,他在乎的不是银两,而是想不明白为国出力的自己,为何会成为百姓口中的“汉奸”。
战争结束后,伍秉鉴曾给自己的好友J·P·Cushing致信,称:“若非年事已高,自己想要在美国过完余生。”在这封信中,这位老人难以掩盖心中的怅然之情。
1843年9月,风烛残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鉴,溘然长逝,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