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肃顺手握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虽然肃顺早就想干掉慈禧,但遗诏并没给他这种授权,所以肃顺斗不过慈禧很正常,能斗得过才是怪事,实际上,自咸丰帝驾崩,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就陷于外强中干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
慈禧、慈安、奕訢这一群人代表的是皇权核心势力和利益,相对来说,肃顺虽是远支宗亲,但对于皇室来说,毕竟还是奴才,所谓的赞襄议政王大臣,貌似凌驾于军机处、内阁、六部九卿之上拟旨批折,其实地位却是无比的尴尬,所以八大臣才竭力阻止回京,以图在一段时间内,更加稳固的抓牢权柄。
至于咸丰为何会选择并设置八大臣赞襄国务,主要还是想让他们秉承前有的既定方针,尤其是整饬吏治方面,能够一如既往的贯彻执行下去,但是对于擅权又不得不防。
比如顺治时期的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俩人。
比如康熙时期的辅政大臣,四人。
效果都不是很好,辅政人数的增加并没能有效的遏制擅权行为,所以聪明如咸丰帝,这次用了8个人······
为了“祺祥帝”不受宗室和懿妃摆布,肃顺的话,咸丰帝已经入耳走心了,所以对懿妃有所提防,虽然留下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信,但御赏是留给慈安皇后的,至于同道堂则是留给未来的祺祥皇帝,只不过载淳年幼,所以由懿妃暂时代管而已,如果载淳到了执政的年纪,懿妃的权利将会全部落空,慈安也是如此,相对来说,咸丰帝对慈安皇后比较放心,临终那段时间,也只有慈安皇后能和咸丰说得上话,别人的话已经听不进了。
咸丰真正扶立的是慈安和以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赞襄大臣集团,继续坚持对内不手软、对外(尽量)不妥协的既定方针,着重从吏治下手,乱世重典,澄清官僚生态系统,但他却也不是一味的扶持,不作提防,肃顺是远支宗亲,地位不高,甚至可以说就是奴才,篡权的可能性较小,一旦作乱或者擅权,容易通过皇权、宗室势力进行打压,虽然重权下放,但最终御赏和同道堂的作用不可小觑,可以简单理解为,你随便“拟旨批折”,但是否能够执行,还要看后宫的两方大印才行,既避免了后宫不懂政治胡来或者受人蒙蔽、左右,又避免了八大臣擅权,想法是好的,但却不切实际。
这样的安排无异于从一开始就将三方势力顶到了风口浪尖,配不配合暂且不提,当时的三方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摆到了首位,这也造成乱局之后,最终促成了慈禧将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
最受忌惮的奕訢
宗室方面,咸丰帝最忌惮的就是奕訢,都还只是皇子的时候,如果不是咸丰帝有个好老师的话,恐怕后来的皇帝九成九是奕訢,因为论才干,奕詝比奕訢实在是差了很远,只不过最后靠些见不得光的小伎俩才获得道光的欢心,从而获取皇位。
比较奇葩的是,道光的遗诏里有奕詝、奕訢两个人的名字,奕詝自然是继承大统,但遗诏还将奕訢封为亲王,这表明其实在继位人选上,道光是肯定考虑过奕訢的,这就造成一是奕訢觉得哥哥抢了本该是自己的皇位,二则亲王是我爹给的,和你奕詝没关系,所以负气之下不大着调。
或许是出于良心不安对奕訢的愧疚和补偿,也可能是咸丰帝本就厚道······在咸丰初登大宝的之际对奕訢本是不错,原和珅的府邸赐给了奕訢,里面凡是能题上字的地方,不管亭台楼阁都被咸丰写了个遍,也不管奕訢是否堵心爱不爱看。
职务方面,领侍卫内大臣、管理武英殿等事务、军机处行走,更是破例让奕訢这个皇子干预政务,三库的肥差也给了奕訢、镶红旗蒙古都统、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御赐黄马褂等等,一时风头无出其右,这挺好的开端没想到仅仅因为一件事就发生了改变。
奕訢的母亲孝静成皇后临终前想要个皇太后的晋封,但咸丰帝不大想给,听了奕訢的请求就嗯嗯啊啊的表示知道了,没想到奕訢刻意理解为同意,所以算是矫昭传旨册封,咸丰帝虽然不满,但是没有办法收回成命,因为孝静成皇后也教养过自己,现在不给也就算了,收回来那就太不孝了,所以他指责奕訢这个亲儿子操办葬礼不周全,罢免一切职务,虽然内廷还可以自由出入,但是也仅仅是管理中正殿等事务而已,同是空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反差忒大,所以二人的矛盾就此趋于公开化。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跑就跑吧,他把奕訢留下与洋人谈判,奕訢也是人也怕死,被吓得东躲西藏,好在洋人并没有要他的命,奕訢放心之余能不更加嫉恨他这个哥哥么。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咸丰帝的想法是一扶一压两相牵制,但却没有看清三权鼎立的真正态势。
对于奕訢,咸丰非常不放心,临终之际拒绝兄弟见面,说是“徒增伤感”,其实就是深深忌惮,怕奕訢趁机作乱,临终的安排已经彻底将奕訢排除在核心权力圈之外,而对于懿妃也就是慈禧,采取的是短期放权的态度,一是有慈安压制,二是“祺祥帝”到了亲政的年纪,懿妃自然大权旁落无从干政。
但是,奕訢却不是这么想的,这么多年大权旁落,好不容易挨到奕詝身死自己有了出头之日,没想到抢了自己皇位的哥哥直接将他清理出权利圈外,自己才是辅政的最佳人选(确实是这样,无论是能力,还是亲疏),没想到这个当哥的死了死了都不给自己一丝机会,奕訢咽不下这口气。
奕訢的势力集团有怎样的实力呢?
奕訢本人总理各国事务,并且掌握督兵进剿的权利,他得到了洋人的支持,因为洋人也不傻,他们知道如果肃顺等人主政,那么想获取在华利益恐怕要困难很多。桂良是奕訢的岳父,文祥和户部两位侍郎是他的有力臂助,兵部的贾桢是他的老师,顺天府尹是他的嫡系势力,而另外两位兄弟在热河行宫时刻监督着皇帝的一举一动,依附于奕訢的势力非常庞大。
肃顺的“短板”
以耆英为例,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当时的列强到底是何种实力,满朝文武也都大概心中有数,主要还是战场上的失败造成了最终定局,但负责外交事务的耆英确实难辞其咎,咸丰继位不久就开始对其进行了清算,最终耆英被降以六部员外郎候补,此事告一段落。
而英法联军于咸丰八年再次侵犯中国的时候,咸丰帝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再次复用耆英,但是给耆英安排的角色还是妥协派大员,看似桂良,花沙纳等人在谈判桌上寸步不让,其实咸丰帝早就想好让耆英“轻车熟路”的继续妥协,一难一易的路数,很可能让洋人识抬举懂进退,给些好处就可以了,不要太过分,但是耆英当初是怎么欺骗列强的,英法联军已经掌握了切实证据,在他们看来,耆英就是个毫无信义的“骗子”,所以对于他主持的谈判是持以抵触态度的。耆英也是作死,为了马上见到皇帝商量对策,他竟然在咸丰帝还没有发出诏令的时候就擅自回京,所以被僧格林沁押回京师。
奕訢等人在大清律中没有找到相应的罪行,因为耆英只是个谈判代表,他既不统军挂帅,也非大员镇守一方,所以算不上临阵脱逃,只能算是一时糊涂吧。但肃顺等人态度坚决,鼓动咸丰帝杀掉耆英以正国法,犯的什么罪呢?有辱国体,谈判代表哪能说跑就跑呢,没办法,虽然奕訢想讲法治,但当时的封建社会就是人治为主,所以罪名落实。这件事在当时的官员看来,可大可小,但最终被肃顺顶格论罪,耆英死不足惜,而且也替肃顺达到了杀鸡儆猴的目的。
戊午科场案也是如此,对官场带来巨大的震动,开科取士对于封建王朝而言自然是大事,但科场舞弊这类事所有官员见怪不怪业已司空见惯了,从来也没有什么大事,但是这次又是被肃顺顶格办理,造成柏葰被杀,成为自隋唐开科以来,唯一一个因科考而被处死的一品大员,而且不止他一个,共四人被处死,牵连将近百人。
从肃顺的行事手段来看,他的官威是大,手段是猛,见效是快,但同时也招致几乎所有官僚的不满,曹振镛的多磕头少说话已经被绝大多数官员所认可深入人心,官员们基本都是尸位素餐,而肃顺整饬吏治的手段太刚,搞得人人自危,大罪小罪落到肃顺手里都是顶格办理,惧怕之余就有了自保之意,而自保的最好的手段自然就是整倒整臭直至整死肃顺,所以到了肃顺与后宫集团角力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站到了肃顺的对立面上,他们没办法不这么干,以前有皇帝在还好,这次肃顺成了赞襄大臣,让他主政,那大家谁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肃顺丧失了官僚系统的支持,在加上御赏和同道堂两方印信对他的掣肘,所以当时肃顺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如果再加上对手是后宫+亲王的真正的皇权势力,他的后果不言而喻,其实咸丰帝早该想到,肃顺的结局好不了,咸丰小看了两宫,小看了奕訢,却高看了遗旨的作用。
肃顺丧失了“和平共处”的机会,事实证明想得罪女人并不需要多大的事儿,甚至在你不经意之间,祸根就已经种下。懿妃的脾气向来不小,见了肃顺却还是恭敬有加,但是肃顺仗着咸丰帝的宠信根本没把懿妃放在眼里,就在当初逃亡之路上,宫廷车马只有皇帝一架,其余人都是普通的民间马车,后宫嫔妃们哪里受过这种颠簸之苦,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懿妃在内,她哭着向肃顺讨要一辆好些的马车,不知是本已烦闷,还是觉得懿妃的要求不切实际,亦或是嫌弃懿妃多事,直接顶了懿妃一句,你以为你是谁?你想凌驾于皇后之上么?(慈安忍着没要)。再有就是“虐待后宫”,有多事人禀告懿妃,说是逃亡一路的饮食皆由肃顺提供,皇帝那里酒肉都有,咱们只能吃豆腐羹,其实外臣染指御膳是君臣间的大忌,肃顺只是倒手而已。
最让两宫受不了的就是“本朝无太后垂帘故事”,也就是说,大清建国以来没有太后垂帘听政的成例,这在肃顺看来是在维护先帝遗命,但是对两宫而言,那就是争权夺利了。因为一旦垂帘听政达成,无异于架空了赞襄大臣的权利,而为此载垣、肃顺等人对着两宫足足吼叫了两个小时,皇帝都被吓尿了,他们还不停止,这在两宫看来,又成了欺负她们孤儿寡母,真让这些人掌了权,自己哪里还有活路呢?
懿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为何最终向光绪帝下狠手整治,因为围园杀后已经威胁到自己的生命,而肃顺又何尝不是,虽然各种笔记和传闻满天飞,发起人是谁莫衷一是,但无论是咸丰帝还是肃顺,想去除懿妃这个祸患确是真实的。
开始咸丰帝让懿妃参与政事不过是无心之举,也不觉得有什么,后来懿妃参与过甚,在离京逃亡前又对咸丰的懦弱颇为不敬,所以慈安有御赏,载淳有同道堂,而懿妃,能够活着代管同道堂已是邀天之幸了,毕竟载淳是即将继位的皇帝,留下他的生母对孩子有好处,也算给载淳留个情面。
三权鼎立,肃顺、两宫、奕訢,肃顺与奕訢不存在任何合作的可能,死敌一般的存在,而肃顺与懿妃或说两宫的裂痕早已不可弥合,又由于肃顺平素的执政手段过于刚直,失去了官僚系统的支持,甚至所谓的嫡系势力也仅仅是对他敷衍而已,所以肃顺当时面对的是几乎所有势力集团的火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八辅臣才极力反对回京,以期在外安稳自己的势力,他们必然也预计到一旦回京自己可能会面对的种种危险。
奕訢要的是分权,而并非要篡权,这离不开两宫的支持,所以也就只能叔嫂同心其利断金了,而奕訢没想到的是,凡是参与权利瓜分的人,都将受到忌惮,他虽贵为亲王,这件事上却也绝不例外。
祺祥政变过程
初时两宫并无班底,基本上都是奕訢的嫡系,比如两宫所会见的文祥,桂良,贾桢,周祖培等等,大家“共议国事”,并且对载垣肃顺等人历数罪状,其实就是同仇敌忾的誓师大会,而奕訢一干人等出的主意越多,骂的越凶,事后好处自然也就越多,两宫眼看权柄到手,奕訢眼看大权在握,所以等待肃顺人等的只能是“身死道消”了,这种极权斗争向来没有留活口的习惯······
首先是兵权在握的胜保,开始属于骑墙派,但是看到两宫实力太过雄厚,所以一改半推半就的暧昧态度,毅然决然的带着一万多军队加入政变序列。
时间差。就在八辅臣尚在半路,而两宫已经到达京郊的时候,两宫团队迫不及待的发出了权威声明,一是说明八大臣无以服众,却挟天子(至尊)而令天下,二是说明遗诏的合法性,因为遗诏并非皇帝亲笔,当时又没有近支亲王在侧,所以可信度存疑。而一旦遗诏存疑,那么八辅臣所谓赞襄大臣的地位也就不存在了。当然,以前无垂帘故事,但现在可以有的基调还是要确定一下。
军机处清洗重组,奕訢为议政王,班底当然是桂良、文祥等人,别说赞襄大臣,等八辅臣回京后会发现,就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了。
大局已定,后续当然就是清算,肃顺凌迟后改斩立决,载垣和端华赐死,其他人等或革职,或革职永不叙用不等,无需赘述。大臣们也或被授意,或出于巴结不断的提出太后垂帘的建议,两宫自然顺水推舟勉为其难了。
肃顺曾经的铁血铁腕虽然很对咸丰帝的心思,但是却触动了封建官僚的利益,整饬吏治方面下手过刚,不留余地,大大小小的错误都要以命来填埋,造成了官僚系统的恐慌和忿恨。
肃顺和奕訢的斗争没有缓和的余地,同是两宫坐镇,肃顺和奕訢所争的其实是同一个位子,这种态势,无法妥协,而在势力上,肃顺等人差奕訢太远。
肃顺与两宫的矛盾不可调和,西宫叫嚣着不掌权没法活,东宫则默不作声默认,两下算是达成默契,既然各方阵营都已经表明了立场,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拿下肃顺了。
说起来复杂,实则祺祥政变不过6天而已,写起来麻烦,可是一眼就能看出,肃顺的势力与皇室相比根本不堪一击,不在一个量级,从来没有成不成的问题,手拿把攥,两宫和亲王势力研究的最多的并不是搞定肃顺,因为对手实在太弱,不值一提,她们所研究的是在舆论支持下,如何在法理上,名正言顺的垂帘听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