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班超从军后有哪些传奇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历史上有许多原先的读书人,弃文习武,投身军旅,这个举动被称之为“投笔从戎”。那么这个成语的典故是什么,第一个投笔从戎的又是谁呢?
那要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名将班超,他从军后干出一番大事业,为华夏立下彪炳千秋的功绩。
班超是陕西扶风郡平陵人,东汉初年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班彪认为司马迁《史记》论述有缺陷,于是作《史记后传》65篇,续补司马迁的《史记》,宣扬儒家的正统史学观点。
班超的哥哥班固,也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他所著《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史书,列入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班固
班固还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东汉大将窦宪打垮北匈奴后,在蒙古燕然山勒石记功,铭刻的就是随军出征的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
而班超的妹妹班昭则是一位了不起的古代才女,她同样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在班固因为窦宪擅权一案受到牵连,死于狱中后,班昭接手继续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班超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原本也会像他的哥哥和妹妹一样,成为历史上的著名学者。
可是他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的道路。他的志向在于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安邦定国,封侯万里。
班彪虽然才学出众,可是一生中也就当到县令。班彪去世后,班家失去生活来源,只好从京城洛阳回到扶风老家。
长子班固坚持继承父业,继续《史记后传》的撰写。就在班固笔耕不辍时,却被人告发“私修国史”,关进了京兆(西安)的监狱,面临杀头的危险。
这时,班超救兄心切,他毅然策马赶到京城洛阳,上疏为班固申辩。
汉明帝知道后,召见了班超。了解到班氏父子多年来辛勤修史,宣扬“汉德”的苦心。
汉明帝看到查抄的书稿后,惊异班固的才华和学识,同时也被班超的气概打动。
汉明帝任命班固为掌管和校勘典籍文书的兰台令史,后来又升任校书郎。
班超和母亲也跟着来到洛阳居住,为了解决生计,他经常为官府抄书以贴补家用。
不过他却不甘心就此围着书案,皓首穷经度过一生。
当他听到北方的匈奴不断侵扰边疆,掳掠居民和财物时,十分气愤。
他扔下手中的笔说道: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去塞外异域建功立业,求取功名,怎么能在书房里伴随笔墨纸砚过一辈子呢!
当时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有个相面的却称赞他,生就燕子一样的下巴和老虎一样的脖颈,能飞而食肉,是万里封侯的面相。
02
匈奴是公元前3世纪在蒙古高原崛起的游牧民族。他们骁勇善战,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还在不断南下侵犯中原政权。
公元前215年,秦朝大将蒙恬曾经率领30万秦军将他们赶了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
但是匈奴就像是草原上觊觎羊群的恶狼一样,始终挥之不去,不能彻底解除这个威胁。
到了西汉初期,匈奴人将河西走廊的月氏往西赶到伊犁河一带。
接着又征服了楼兰、乌孙等20多个西域小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并且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地区。建立起统一强盛的庞大匈奴帝国。
强大起来的匈奴,仍然屡屡进犯西汉边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汉武帝为此发动了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三次战役,将匈奴人赶到大漠之北。
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一路乘胜追杀到贝加尔湖。
失去河西走廊后,匈奴向西北退却,控制和奴役西域诸国,继续与西汉对抗。
汉武帝两次派遣中郎将张謇率队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也就是丝绸之路,也打破了匈奴支配西域的局面。
当时的西域,也就是河西走廊的顶端玉门关、阳关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的新疆地区。
通过不断分裂和兼并,西域分布有大小三五十个国家,有的只是占据一城而已。
此后的岁月里,有过短暂的缓和,但是西域始终是匈奴与西汉争夺势力的重点。
直到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产生了分裂和混战。南匈奴向西汉投降。
匈奴被迫放弃了西域。汉宣帝在如今的轮台县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的事务,从此,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
西汉末年,发生了王莽篡汉,中原陷入战乱,各方都无暇顾及西域。
这时,西域较为强大的莎车王不安分起来,他自封大都护,企图统治其他小国,还想阻绝汉朝进出西域。引起西域诸国间的相互杀掠。
而漠北的北匈奴见有机可乘,卷土重来,再次控制了西域各属国。
03
面对北匈奴的频频挑战,公元73年,汉明帝刘庄派名将窦固和耿秉出兵攻打北匈奴,决心重新打通西域通道。班超随军北征,担任代理司马。
窦固大军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巴里昆湖,占领了丝绸之路上的要地伊吾(哈密)。班超在此战中得以展示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让窦固很赏识。
窦固派班超和郭恂两人率领一个36人的使团,去西域连络那些先前的属国,让他们脱离匈奴的控制,重新归附汉朝。
毫无疑问,此举充满艰险,因为西域和汉室断绝关系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这些原本就善于见风使舵的小国早就投入北匈奴的羽翼。前面的道路可算是危机四伏。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边的南道上,主要有鄯善(若羌)﹑于阗(和田)﹑莎车等国,而在北道,则有焉耆﹑尉犁﹑危须(和硕)﹑龟兹(库车)﹑温宿﹑姑墨(阿克苏)﹑尉头(阿合奇)等国。
南北两道的汇合点则是疏勒。北道的国家受匈奴的影响更大。
使团从南道首先到达鄯善,也就是原先的楼兰国。
鄯善王对班超一行的到来,先是表现得很热情和恭敬,可是不久突然变得冷淡怠慢了。
班超分析,一定是北匈奴也有使者来到这里,使得鄯善王摇摆不定起来。
他叫来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出其不意地问道:匈奴使者来了好几天,现在住哪儿?侍者一时语塞,只得说出实情。
班超随即召集36个随员,告诉大家当前会被鄯善王出卖给匈奴的危险处境。
在激起众人的胆气后,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他果断决定先发制人,突袭匈奴人驻地,杀掉使者,断绝鄯善王其它想法。
当夜,班超率领36名随从悄然赶到北匈奴使者驻地。他安排10人带着鼓,藏身驻地后方,其他人手持弓弩埋伏在大门两边。这时突起大风,班超顺风点燃大火,烧向营舍。随员们一边猛敲战鼓,一边大声呐喊。
匈奴人猝不及防,乱作一团,纷纷夺门而逃。
班超亲手斩杀了3个匈奴人,部下们也消灭了30多个,其余匈奴人全部葬身火海。
班超把匈奴使者的首级拿到鄯善王面前,大惊失色的鄯善王叹服汉军的勇武,打消疑虑,重新归附汉朝。
04
汉明帝得知班超这次出使经过,十分欣赏班超的勇敢和韬略,提拔他担任军司马,继续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
这次,班超依旧只带着30多个随从出发,来到于阗。于阗当时刚攻破西邻的莎车,称霸天山南道。所以,于阗王对汉朝使者非常傲慢无礼。
于阗国的巫师胡说神灵发怒,反对与汉朝交好,还故意挑衅,借口需要用汉朝使者的一匹好马做祭品,企图打掉汉使的威风。
班超不动声色,爽快地答应,并让巫师自己去牵马。
见巫师到来,班超不由分说,上前一剑将他杀死,还把跟着兴风作浪的于阗国宰相抓来痛打一顿。
当于阗王见到平日神通广大的巫师的人头,惶恐万分。
班超趁势向他晓以利害关系。最终,于阗王主动杀掉北匈奴派驻的监护使者,向汉朝示好。
接着,班超带领部下继续西行,将疏勒国从匈奴人扶植的龟兹国手中夺回,另立被龟兹人杀掉的疏勒国君的侄儿当国王,疏勒国恢复对汉朝的从属关系。
至此,经过西域的丝绸之路南道已经完全打通。可是西域还远未平定。
75年,汉明帝去世。位于北道上的焉耆国趁机作乱,围攻前一年东汉刚恢复设置的西域都护府,杀害了都护陈睦。
龟兹、姑墨等国则乘机进攻疏勒。班超帮助疏勒王一直据守疏勒宫城盘橐城。
第二年,新即位的汉章帝下诏让班超回朝。
疏勒的国王和百姓都非常担心被龟兹灭亡,不愿他们离开。
当班超一行走到于阗时,当地百姓放声大哭,甚至抱住马腿苦苦挽留。
班超见状,也想到不能前功尽弃,随即返回疏勒。
他首先铁腕镇压疏勒国已经发生的叛乱,斩杀反叛的疏勒都尉和千余叛军,随后攻下趁机作乱的尉头国,重新稳定了疏勒周边的局势。
两年后,班超又调集疏勒、于阗等属国一万多人马打下姑墨。
西域大多国家归附东汉,只剩下龟兹﹑莎车和焉耆等继续与汉朝为敌。
05
班超上书朝廷,提出利用当地力量平定西域的策略。
汉章帝很赞同班超的想法,先后给他派去1800名援军。
班超根据西域各国不同的情况和对汉朝的态度,恩威并重分别对待,立足于争取利用多数,分化瓦解匈奴附庸。
对于归顺后又反叛者,则痛下杀手坚决加以镇压。
公元84年,疏勒王在莎车王的贿赂和鼓动下背叛班超,发动叛乱。
班超立即改立新的疏勒王,调集兵力攻打叛军,后来又设计斩杀了前来诈降的前任疏勒王。
随着莎车国被攻下,南道上的反叛势力被清除。
公元89年,东汉大将窦宪在稽落山大破北匈奴主力,两年后又在金微山将其彻底摧毁。
失去了匈奴靠山的支持,北道上的龟兹、姑墨、温宿等国也投降了。
公元91年,汉朝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府,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成为统管西域诸国的最高长官。
公元94年,班超调集龟兹、鄯善等八个属国的七万人马攻下尚未归附的焉耆、尉犁和危须三国。
在当年西域都护陈睦被杀害的故城,将焉耆王和尉犁王以及他们的数十名手下砍头示众。
至此,西域大小50余国全部归附了汉朝,经西域前往中亚的丝绸之路重新打通。
63岁的班超被封为定远侯,终于实现了年青时万里封侯的理想。
70岁那年,纵横疆场30年后,威震西域的班超回到东汉京城洛阳。
传奇名将班超为西域回归,为华夏版图的完整立下不朽功勋,深受后世景仰。
后人称赞他:满腹皆兵,浑身是胆,北宋的《十七史百将传》,班超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