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武则天退位的五个人为什么不杀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705年,已经年逾八旬的武则天病情加重。而在她居住的迎仙宫之内,只有张易之、张宗昌能够出入,外人一概不许入内。
因为害怕武则天死后,自己会受到大臣们报复,张易之兄弟正在与御林军和一些心腹大臣密谋,长安城内,已经流传着他们即将谋反的传闻。
而在另一边,张柬之等5位大臣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诛杀了张氏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恢复了唐朝。当时,他们为何没有趁机接着杀掉武则天?他们的下场又是如何呢?
一、恢复唐朝的5个人都是谁?
参与谋划的,主要是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
张柬之是名臣狄仁杰的门生,受狄仁杰举荐,成为武周宰相。敬晖当时官拜中台右丞,加银青光禄大夫,因为官清廉,非常受武则天的赏识。崔玄暐时任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亦是大唐宰相。而桓彦范、袁恕己当时同为司刑寺少卿,相当于唐代的最高法院。
除了这五人为首之外,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也都参与了这次行动。
二、神龙之变的经过
公元705年正月,太子李显和张柬之等人带领500多名羽林军到达玄武门,守城士兵见太子来了,纷纷下拜。李显等人一路赶到迎仙宫,他带领的羽林军与武则天的亲兵侍卫发生了激烈冲突。
战斗中,羽林军杀死了张易之兄弟,并冲向了武则天的寝宫。
武则天听到殿外的喊杀声,看到张柬之已经提剑而来,她顿时明白了,但仍然故作镇定:“何人作乱?”
张柬之回禀道:“张易之兄弟,臣等已奉太子之命杀之,唯恐事泄,没有事先禀告皇上。”
武则天知道李显软弱无能,于是她不理会张柬之,故意怒斥李显说:“你怎敢这么做,现在张氏兄弟已伏法,还不快回东宫去?”
李显虽怂,这回却有张柬之撑腰。张柬之说:“高宗皇帝当年将太子托付给陛下,而现在太子年纪已长,请陛下立即传位给太子,以顺天意民望。”
论斗争经验,武则天更加老辣,她知道张柬之杀张易之兄弟是假,逼她退位才是真。但此时的武则天,早已风烛残年,无心也无力再战,不得不低下了头。
三、张柬之等人为何不杀武则天?
“神龙之变“这年年底,武则天就病逝了,享年82岁。应该说,张柬之等人虽然逼迫武则天退位,但还是给了她一个妥善安置:武则天退位后,被称为“大圣皇帝”,死后得以与唐高宗合葬。
为什么张柬之不对武则天下手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武则天未失去人心
尽管武则天篡唐,让李唐宗室和亲唐大臣们不爽,但她整顿吏治、发展科举、与民休息,确实做了许多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
2、武则天影响力巨大
如果算上武则天帮唐高宗主持朝政的时间,她一共执政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影响力无人能及。这也是她能够成功篡唐,并在位十多年的原因。
3、武则天与张柬之达成妥协
在武则天即将去世时,唐朝公布了武则天的“遗制”:她主动要求恢复李唐宗庙,去除自己的帝号,并要求以唐朝皇后的身份葬入了乾陵。虽然这可能不是她的本意,但却应该是武则天与张柬之达成妥协的结果。
4、武则天没有亏待张柬之们
另外,张柬之等人不敢杀武则天,而且给了她充分的尊重,还与他们都曾被武则天器重有关。知遇之恩,也是古人非常看中的。
四、张柬之等人的结局如何?
李旦复位后,重赏了张柬之等五人,将他们分别封为了郡王。臣子封王,这在唐朝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就算是长孙无忌这样的开国第一功臣,也只是封了个公爵。而像桓彦范、袁恕己这样之前并不是宰相的,也都被提拔为宰相之职。
不过,就在部下们建议继续“革命”,除掉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等人、以绝后患的时候,张柬之等人却迟迟不肯同意。
然而,张柬之们的“幼稚”,恰好给了武三思反扑的机会,武三思勾结李显的皇后韦氏,诬告诋毁张柬之等人。结果,五人都被李显贬官。
这个时候,张柬之才把自己不杀武三思的理由说出来,他是想给李显一个立威的机会。可惜的是,李显的昏庸,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
随后,张柬之在新州忧愤而死,崔玄暐在岭南病死,而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则都被武三思所杀。
发动“神龙之变”的五位大臣,竟无一人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