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手段狠辣,辛苦经营!为何没能开创“贞观之治”一样的盛世?情缘阅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洪武元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出身贫寒、放过牛、出过家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一路过关斩将,力挽狂澜,终于平定四海,实现了宇内一统。因为,他出身贫寒,因而,了解百姓的疾苦,登上皇位后,他就对整个国家进行了大力整顿,惩治贪官污吏。
他说:“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凡是贪污的人,只要被发现,一律按律处置,绝不懈怠。朝中如果有大臣贪污,一家人全部发配充军;贪污银两达到60两以上的,一律斩首示众。甚至,就算是有着权势滔天的驸马欧阳伦,也是因为私自贩卖茶叶而被斩首示众了。
公元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因贪污粮税被人发现,当时处死的官员就达到了万人之多。在朱元璋严厉的整顿之下,之后的三十多年,朝中一片清明,贪污之风得以遏制。“一时守令畏法,吏治焕然丕变。”史料中也对此记载颇多,凡是贪污之人谈贪色变,却也无可厚非。
当然,这其中还有世人津津乐道的“剥皮揎草”。此刑罚在《大明律》中并无规定,但朱元璋创设这一刑罚,并以《大诰》的形式加以推广。此刑罚适用范围是贪腐官员,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
可惜的是,朱元璋辛辛苦苦经营了那么长时间,却依然没有出现过堪比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以及唐代初年“贞观之治”的景象。
那么,这样是什么原因呢?
说起来,还是因为他过于残忍,疑心太重,杀人太多的原因。李世民出身于世家门第,所以,没有那么多的心思;朱元璋因为当过乞丐、出过家,所以,心胸较为狭窄,肚量小。越王勾践只能与将领们共患难,却不能同享富贵,朱元璋也是这类人。
天下稳定后,战士们解甲归田,那些曾经跟随朱元璋打江山的文臣武将,自然是权势滔天。朱元璋担心这些人有一天会起兵谋反,于是,开始制定了一系列计划,来杀害这些功臣,大有不彻底铲除誓不罢休的架势。
因宰相胡惟庸“谋反”一案,前前后后有将近三万多无辜之人受到牵连;蓝玉“谋反”案中,又有一万多人无辜被杀!说实话,胡惟庸已经身为宰相位极人臣,他又怎么可能还想着谋反;蓝玉不过是一节莽夫,仗势欺人还行,但是,如果让他去抢夺大明江山,显然没有说服力。
再说他们不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起兵谋反,却是在天下稳定后谋权篡位,天下哪有这样笨的人。朱元璋杀人,毫无人性,甚至,连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也不能幸免。一时之间,人人自危,“朝臣们每次上朝的时候,就会与妻子诀别,如果能够平安归来,就会十分庆幸,终于又活了一天。”连自身的性命尚且时时受到威胁,谁还愿意真心实意的为天子效命!
即使,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墨客,朱元璋对其也是严加防范。为了时刻监视这些人,他命人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那些莘莘士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博士钱宰奉命前往南京编纂《孟子节文》,在繁忙之余,随口做了一首诗: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不料,被锦衣卫特务听到,并记录了下来,之后呈给了朱元璋。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指着这首诗中的“嫌”字说:“你的诗词写的不错,只是朕并没有嫌弃你的意思,将这个字改为“忧”字如何?”钱宰听罢吓得手足无措,连忙跪下谢罪。
国子祭酒宋讷,一天因为一些小事情十分不痛快,而这一幕被门外的特务锦衣卫看到并画了下来。第二天朱元璋问他:“你为什么不高兴?”宋讷实话实说,并问朱元璋:“陛下是怎么知道的?”朱元璋听后只是笑了笑,拿出了特务呈上来的画像,宋讷不由得大惊失色。
弘文馆学士罗复仁老实本分,却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但是,因他之前是陈友谅的人,朱元璋并不信任他,于是,亲自到他家去查看。看到他家徒四壁,这才放下心来,且夸他紧守本分,一尘不染,之后,还专门赏赐给他了一套大房子。
然而,像这种恩典,也是针对极为少数的人而言的。
朱元璋因为疑心不停的杀戮,那些曾经跟随他打江山的功臣,最终,逐渐被其屠杀殆尽,等到靖难起兵谋反的时候,却是连一个能够带兵的将领都找不出来。建文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叔父朱棣一路势如破竹,破关斩将,夺走了他的江山。
如果,朱元璋当初对待那些朝臣能够坦诚相见,君臣一体、上下同心,那么,在他统治期间,实现“洪武之治”的盛况,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元代戏曲作家郑廷玉所做的词《楚昭公疏者下船》:
从来道要得千军易,偏求一将难;闲时故把忠臣慢,差时不听忠臣谏,危时却要忠臣干。
可以说,朱元璋时期,之所以没有实现“洪武之治”的盛况,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朱元璋性格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