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一个有个性的唐朝豪放派诗人

2020年07月14日19:59:46

历史上个性豪放的诗人——王之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晋阳人,后迁居绛州(今新绛)。唐玄宗开元初,曾任冀州衡水县主簿,被人诬陷,辞官而去。晚年出任文安县尉,不久病逝。王之澳为人豪爽,与王昌龄、高等人交谊很深,常以诗歌唱和赠答。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尤以边塞诗引人入胜。

王之涣出身于中下层官僚家庭。后魏绛州刺史王隆是其先祖,祖父王表为瀛州文安县令,父亲王昱曾任鸿肋主簿、汴州浚仪县令。四五代以来均有人做下层官僚。之换从小聪明过人。唐人靳能为其所作的《墓志铭》中赞他:“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义之奥。”

青年时代的之涣喜与五陵少年交游,饮酒骑射,击剑悲歌,好侠使性,颇有豪爽风度。中年时始发愤从文,刻苦写作,很快便以文学著称。但是,仕途却一直不顺,从未能考中进士,只以四门学生的身份充任县吏。后来虽被荐得任冀州衡水主簿,但是,终久因为生性爽直,不愿曲意逢迎,不断遭人嫉陷,难以立足官场,遂愤然辞职,拂衣去官。

去官之后,之涣曾进行过较长时间的漫游,在蓟北游历时,他与高适等名士,相处甚好,结下深厚的友情。黄河两岸是之涣游历的主要区域。在长达十多年的漫游生活中,他信马驰骋,漫游数千里,慷慨抒怀,吟咏不绝。为他的边塞诗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使他写出很多雄浑壮丽,苍凉悲壮的不朽诗篇。

被称作唐代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苦闷,流露出强烈希望罢战的思想;斥责了穷兵膜武,为扩大疆土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同时也描绘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关城地势的雄奇险要。诗的境界之广大,意蕴之丰富,格调之高逸,堪称唐代边塞诗之绝唱。

至于之涣的另一首传世之杰作《登鹤雀楼》,则以自己第二故乡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言其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寥寥二十字,便生动地描写出落日山河、苍茫壮阔的景象,以及登高望远、极目骋怀的雄心壮志,令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余味无穷,是公认的千古名篇。时间和生命是自古悲辛的话题,登高更会引发浩叹。形容时间如白驹过隙,长绳难系白日,人生苦短,充满悲观情调。他以白日西沉,河走东溟这两种永不停息的自然现象,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情生命的同时,用“欲穷干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更是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成为生活中不朽的精神财富。

可惜的是,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遗留后世的作品仅存六首,收录在《全唐诗》中。

我认为王之涣的诗,大多脍炙人口,流传极广,这一点在他曾经活着的时候就已成为事实。关于“旗亭画壁”的典故,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明。王之涣的诗,有其独特的风格.那就是“歌从军,吟出塞”,反映“关山明月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