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征吴之战有哪些优势?为什么东吴反败为胜了?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221年,刘备发动了征伐吴国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失利,几乎丧尽他的一世英名,但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可以发现,刘备东征是有足够理由和条件的。战争初期,孙权是准备求和的,求和不成,只能一战。先期看似无比强大的蜀国军队为何会失败呢?
刘备的优势在哪里
首先,刘备征吴目的明确,那就是夺回荆州这个老根据地,为两路北伐提供条件。只是荆州毕竟是“借”的,强要抢回来有点师出无名,就打了个为关羽报仇的招牌。荆州是你借给我的,你收回去本来是没毛病可挑,可你杀了我的大将,我总得为他出口气吧,要不然我另外的弟兄该怎么看我这个当老大的。真的要为关羽报仇,就得杀了孙权,再把吕蒙的坟给刨了,鞭尸三百下,至于潘、马之流,更得灭九族。总之,真要报仇,只能灭了东吴。可刘备的征东军只有四万人,想要灭掉国力比自己更强的孙权都不可能做到,更别说曹操了。刘备再与关羽“情同兄弟,恩若父子”,他也不会拿着鸡蛋去碰石头。荆州对于蜀国来说太重要了,刘备绝不会放弃的。
其次,刘备对于夺回荆州是有足够的信心的。刘备在荆州经营那么多年,在当地民众中拥有崇高声望,而孙权刚刚夺取荆州,对荆州子民并无恩德。荆州人的心是向着刘备的,只要刘备的大军一到,击溃孙权在荆州的占领军,各州郡就会纷纷重投刘备的怀抱。而且刘备带的都是他带到益州的荆州军,地形气候都十分熟悉,为了夺回自己的家乡而战,士气十分高涨。还有就是刘备联合了南方的蛮夷一起进攻吴国。刘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孙权在荆州处处被动,虽占领了荆州却没得到荆州的民心,东吴军中的超级大腕吕蒙已经病故,继任的陆逊资历太浅,各将都各自为政,不怎么服从调谴,虽说在荆州集结了五六万大军及众多名将,还是完全处于下风,荆州的形势可说是一战而定。
东吴的对策及反败为胜
在战争的初期,吴国一方确实面临着很多不利的局面。初期孙权遣书请和,刘备盛怒不许。在这时,荆州的各个郡县也都反叛,重新回到刘备的势力一方。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可以说战争的前半年,吴国整体上都属于被动状态。
战争的前半段(从221年7月——222年1月),吴国整体上都属于被动状态。随着刘备军团的不断深入,以及陆逊等人的抵抗,战争很快来到了相持阶段。这时陆逊采取了坚守不出的方法,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正是这样一次的举动,给了陆逊可乘之机。看到蜀国的全部大军集结于丛林之中,陆逊采取了火攻的策略,大败蜀国人马。从此,刘备的征吴之战基本宣布已失败告终。
从以上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我认为刘备初期确实是占尽先机的,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可是随着军队的深入和相持阶段的到来,刘备犯了一个战略布局上的重大失误。陆逊恰恰是抓住了刘备的失误,给了刘备致命一击,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关于刘备的征吴之战,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