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朱元璋在朝堂上很残暴,但面对故乡、面对恩人时,他的情深义重又是异常浓烈,让历史唏嘘动容的。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三月,身在应天(南京)的朱元璋收到了一个让他异常兴奋的好消息,他的故乡濠州被收复了。
自投军以来,故乡钟离,朱元璋只在至正十三年间回去过一次,那一次是为了招兵。从那以后,整整十三年,他再没能回过故乡,那个存放他二十五岁前所有记忆,既熟悉又遥远的地方。
戎马倥偬十三载,每当忆起故乡时,朱元璋时常感慨:“濠,吾家也。济如此,我有国无家可乎!”
收复濠州这一天,正好是朱元璋大哥贫病而死的忌日,距他父亲病故的忌日刚过三天,距他母亲病逝的忌日也只差十三天——喜悦与惆怅交织在一起,朱元璋再也无法等待下去,他要利用短暂的喘息时间,回到故乡去,去看他亡故的亲人,去报答他尚可以报答的恩情。
至正二十六年四月,朱元璋从南京起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衣锦还乡,扫亲人墓,报故乡恩,朱元璋特意带了两个人同行。
这两个人,一个叫刘大,一个叫曹秀,都是朱元璋恩人的儿子。
刘大是刘继祖的儿子,想当年,朱元璋父母无处安葬悲苦而死的父母,是刘继祖慷慨送了他一方土地,让他葬了亡父母,尽了一份孝道;曹秀是汪大娘的儿子,那一年朱元璋想入皇觉寺讨生活,却苦于没有门路,是汪大娘拿出自家的全部家底,办礼品,通门路,朱元璋这才入了皇觉寺,有了一个容身之所。
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已是红巾军镇抚将军。这年年底,刘大和曹秀活不下去,到濠州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见到两人后,由衷地说了一句:“吾故人至矣!”完了便连忙询问刘继祖、汪大娘的情况。当得知两位恩人都已病故后,朱元璋“惨怛动容”。
刘大、曹秀两人虽才能平庸,但朱元璋却始终将两人留在身边作贴身侍卫,一是表示器重,二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
为了不负朱元璋的厚爱,后来这两人屡次请缨到前线厮杀,但朱元璋从来没有同意过。他说,我绝不能让你们去冒险、送命,那样对不起我的恩人、你们的父母。
朱元璋这次还乡,刚上路时是摆有“吴王”全套仪仗的,然而一出南京城,朱元璋便舍下仪仗,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向故乡奔去了。
这一刻,他不是即将加冕的帝王,而是归心似箭的普通人。
历经战乱,朱元璋回乡这一年,整个钟离只剩下了二十户乡亲。在朱家残破的老院子里,朱元璋见到的第一个乡亲是他儿时的玩伴,大他两岁的刘添儿。
此时的刘添儿只有四十二岁,却已让苦难摧残成了一截枯木。
见到儿时的玩伴竟沦落到这个地步,朱元璋眼睛湿润了,他走过去问:“添儿,是你吧?”
添儿满脸困惑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说:“我是重八啊!”
听到这一句“我是重八啊!”朱家老院子瞬间沸腾了,此前他们不敢认,现在听到乡音旧名,他们敢认了。
众乡亲问朱元璋:“重八,你这是做了大官了呀?”
朱元璋拉着众乡亲的手,跟着命令身边的侍卫,将带来的干粮肉干统统拿出来,分给乡亲们。
分完吃食,朱元璋还觉得不够,随即又命令侍卫给每家分了两匹绸子、两匹棉布、二十两银子。
乡亲们欢天喜地、满载而归后,朱元璋走出老院子,去给亡父母上坟。
见到几与地平,荒草连天的坟头,朱元璋跪下来,泪如雨下。
朱元璋想为亡父母风光改葬,但随行的博士官许存仁和起居注官王祎却极力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是,起坟改葬,恐泄山川灵气。
朱元璋听罢,只好“增土以倍其封”。
从亡父母的坟地回来,乡亲们已经从留村侍卫那里得知,如今的重八不是他们随口叫的什么大官,而是即将登基做皇帝的“吴王”。
因此,再见到朱元璋时,乡亲们全都跪下了,再不敢随意说笑。
朱元璋将乡亲们一一叫起,接着便宣布,任命刘英和曹秀为守陵官,全权负责守护皇陵,全村二十户乡亲每户视人口多少赐给土地二十顷到三十顷不等,免十年钱粮。
接下来,朱元璋十分真实,十分有人情味地对乡亲们说,你们这二十户,从今往后就不要再种地了,地佃给别人种,你们就专门帮我看守祖坟,我立你们为陵户,帮我照料祭祀事,不要你们出钱,祭祀过后的猪羊,就给你们吃了。以后你们就收收租子,吃吃酒肉,快快活活过日子罢。
说完这些,朱元璋抬头向众乡亲望了一眼,然后问了一句,刘德为什么没有来?
朱元璋口中的刘德不是别人,正是几十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的仇人。想当年,朱元璋叩头向地主刘德求地,刘德在冷漠拒绝他的同时,更让他遭受了平生最大的耻辱。
众乡亲知道朱元璋恨刘德,因此无人敢言语。
这时,朱元璋吩咐侍卫,去把刘德叫来。
不一会,刘德胆战心惊地来了。一见到朱元璋,这个昔日耀武扬威的老地主跪在朱元璋面前,一边磕头一边求饶:主上开恩,恕小的当初有眼无珠!可怜小的如今也一把年纪了吧!
朱元璋没有动怒,而是亲自上前,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朱元璋说:“此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嫌贫爱富,人之常情,我不跟你计较。那时候你怎么会知道我将来会当天子。)”
说完,朱元璋赏赐刘德三十顷田地。
以德报怨,让人豁达,心结往往化的更开。对于自己的这个举动,朱元璋曾将汉高祖刘邦拿来和自己比,朱元璋说:“论高祖豁达大度,世咸知之,然其记五嫂之怨而封其子为羹頡侯,则度量亦未弘矣。”
什么是“羹頡侯”?
刘邦落魄乡间时,经常邀一帮狐朋狗友到兄嫂家蹭饭。他那嫂子不厌其烦后,每当刘邦登门,便拿起锅铲使劲地铲锅,意思是说锅子已经没饭了,赶紧别处蹭去。刘邦当了皇帝后,大封近亲为王侯,唯独不封他这兄嫂家的独子刘信。太上皇刘瑞看不下去,亲自出来说情,刘邦最终给了老爹一个面子,却也趁机将兄嫂一家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他给刘信颁了一个异常刻薄的封号:“羹頡侯”,羹頡即是“饭了没”之意。
朱元璋认为,刘邦因小怨失大度,有失帝王风范,而自己把平生奇耻大辱化为恩赐,以德报怨,必将成为千古佳话。
固然,朱元璋此举有沽名钓誉之嫌,但总比睚眦必报,我行我素来的温存。
一解乡愁,告别故乡之时,朱元璋依旧放不下这二十户乡亲,告别时,他语重心长对乡亲们说:“乡人耕作交易,且令无远出,滨淮诸郡尚有寇兵,恐为所抄掠。父老等亦自爱,以乐高年。”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定都应天。
然而不久之后,朱元璋就提出了一个令朝臣惊愕的计划,他想把大明的都城设在老家凤阳。
这依旧是浓浓的乡情在"作祟”。
遗憾的是,经过八年的营建,朱元璋宏大的营建中都计划却废止在了“厌胜事件”上。
何为“厌胜事件”?因为营建之役极苦,又拿不到工钱,那些被迫调来兴工的匠人因为心怀不满,对朱元璋的宫殿实施了“厌胜法”,也就是民间说的在宫殿关键部位埋下咒符、泥人、木偶、弓箭等邪恶不祥之物,以求给居住者带来噩运。
朱元璋虽然杀了上千名木匠,但依旧无法去除笼罩在故乡上空的阴云。
从那以后,朱元璋再未回过故乡。
也许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格外珍视家乡的那二十户乡亲,尤其是刘大、曹英二人。
大明开国不久,朱元璋即正式任命刘大、曹秀为从仕郎,专门守护皇陵。为了能让两人的名字进入诏旨,朱元璋特意给他们改了名字。
为两人改名时,朱元璋依旧没有忘记报恩。汪大娘有三个儿子,朱元璋特令曹秀连名带姓改叫汪文,以示对汪大娘的念念不忘。
大概也只有他这位贫苦出身的布衣天子才会有这样的苦心、细心。
洪武七年元月,朱元璋专门设立皇陵祠祭署,汪文、刘英(刘大)随之升迁成“皇陵祠祭署署丞”和“署令”。朱元璋不仅一直厚待这两位故人,对他们的子女也是格外关爱。这一年六月,汪文的儿子汪伦,刘英的儿子刘鉴,被接到应天国子监读书,衣食用度,照顾的十分周到。
到了洪武十一年五月皇陵完工,朱元璋再次施恩,将故去的恩人刘继祖追封为义惠侯,并特命将刘继祖夫妇、汪大娘,还有村中一位朱元璋叫过干娘的赵氏神主配在父母陵寝,享受皇家烟火祭祀。
几千年来,这是空前绝后的。
朱元璋跟汪文、刘英讲话,从来都是本真的,直截了当的,就像不见外的自家人。而汪文、刘英在朱元璋面前,从来也是大大咧咧,无拘无束的,丝毫没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在他们的交往中,有一幕最能反映朱元璋在面对父老乡亲时的至真至情。
刘英有一次从老家跑到南京来看望朱元璋。朱元璋因为政事繁忙,三天之后才召见,然而这时候官员却到处找不到刘英了。找了几天,这才知道刘英等的不耐烦,已经生气回家了。
换是他人,谁敢!换是他人,朱元璋又怎能不动怒!
但面对刘英此举,朱元璋却一点不生气,不仅不生气,他还要再次去请刘英进京。而刘英呢,却一根筋地认定上回是朱元璋摆架子,一不高兴,他居然又赌起气来,根本不接受朱元璋的邀请。
换是他人,这个举动估计够灭九族了。
但因为这个人是刘英,朱元璋居然感到万分抱歉,一心想着怎么才能把刘英请来。可就在这个时候,凤阳却突然传来了刘英病故的消息,朱元璋深感悲痛,特意写了一篇《祭署令刘英》——
“昔者朕寓居是方,存亡者感英父子之恩,至今犹存情怀,未尝有所忘也。前者英赴京来,朕为机务浩繁,兼寿有年,失顾问于英,三日复觉,令人觅英所在,莫知所之。稽于金川之门守者,报无知英之出入。复于京内物色数日,乃知英还矣。命召复劳再见,久未至。再命召之,告者乃云英亡。呜呼!感恩之道常怀,感恩之礼未终,英遽然长逝,朕思昔恩,不胜嗟悼。特以牲醴奠祭之。英其不昧,飨之!”
读这一段文字,平实间尽是真切的情感。
靠着朱元璋留存的这一份真切的情感,汪刘两家不仅在洪武一朝享尽荣华富贵,在后世诸朝亦是如此,两家世袭为官,直至大明终结。
想到洪武朝被朱元璋屠戮殆尽的开国功臣们,这份乡情是何等的贵重、深远。
除开对待汪刘两家,朱元璋在故乡的另一个举动也让后世“叹为观止”——洪武二年,凤阳大规模修建皇陵,因为规模庞大,陵园圈进了许多乡亲的祖坟。按照历朝历代的定制,这些普通人家的坟墓都是要迁出皇陵,不得混于皇陵之中的。
但朱元璋的批示却是:“此坟墓皆吾家旧邻里,不必外徙,春秋祭扫,听其出入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