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培养的人才为什么没有成功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秦国做大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三个谋臣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可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是商鞅,一个是张仪,一个是范雎。
(商鞅剧照)
商鞅通过成功的变法,让秦国走上了不同于六国的独特成长之路。这是秦国与六国的一个分水岭,也预示着将来秦国越来越强,六国则毫无章法一团乱麻,陷入被秦国逼迫打击的局面。
张仪是一个纵横家,他对秦国最重要的功绩,不是他骗了魏国多少城,或者骗死了楚王,而是他先骗过蜀国,又和司马错一起,灭了蜀国巴国苴国。因为灭掉巴蜀,让秦国在拥有了秦川之地大粮仓以外,又拥有了巴蜀之地大粮仓。而这也使得秦国虽然连年打仗,挑战六国,依然具有足够的粮食。
范雎对秦国的重要意义,更是毋庸置疑。其“远交近攻”的策略,让秦国避免了被六国合起来攻击的被动局面,而得以顺利地灭掉六国,实现统一大业。
有趣的是,这三个重要人物,都是出自魏国,或者说是魏国培养出来的人才。那么问题来了,魏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为什么没能在魏国取得成功,而是在秦国取得了成功呢?
(张仪剧照)
一、墙里开花墙外香。
商鞅在魏国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公孙痤在临死前,把他推荐给魏王,但是魏王并没有当回事。于是公孙痤说,要么你就用他,要么你就杀了他。他要是给别人用了,咱们魏国就有麻烦了。但是魏王既不用他,也不杀他。总之一句话,不把他当回事。正是这样,商鞅才离开魏国到了秦国。
范雎也是在魏国时候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以至于齐王都听说了。因此范雎和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的时候,齐王才会偷偷给范雎送礼。范雎虽然坚决拒绝了,但是这一事件却遭到须贾的嫉妒,于是他回来对魏王说,范雎通敌。
事实上,如果魏王有一点眼光,他就应该想想,为什么齐王会给范雎送礼,同时范雎又不要?因为魏王从来没往才能上去考虑,根本就没觉得范雎是一个人才,所以他才会听须贾的话,跟着处罚范雎,从而造成范雎逃到秦国。
包括张仪在内,在魏国时,也没受到重用。等到张仪在秦国当过相国后,魏王才用他当相国。没想到张仪那时候已经恨透了魏王,所以当了秦王的奸细,帮助秦王削弱魏王。
如果张仪没有在秦国当相国的经历,魏王怎么会重用他呢?
总之,这都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表现。
(范雎剧照)
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商鞅、张仪、范雎对于秦王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外来的和尚”。
他们所讲的那些观点,秦国本土的人,有没有向秦王讲过这些呢?肯定也是有的。但是,秦王并不相信本国的人,而是只相信外来的商鞅、张仪、范雎讲的是对的。这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为什么“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呢?其一,因为是外来的人,因此秦王相信他们有国际视野,他们看得更开阔。这种思维,不只是战国时期是这样,今天其实也还是这样。其二,因为是外来的,他在本国没有势力范围,不是利益集团,不需要维护什么。因此,秦王相信他们说的话更可靠,更准确。
正因为秦王有这样的考虑。所以,他们才绝对相信商鞅等人的话。而商鞅如果没有秦孝公的极力支持,他也不可能获得商鞅变法的胜利。范雎和张仪,也符合这种情况。
(秦孝公剧照)
三、看别人的错误看得最清楚。
商鞅、张仪和范雎所推崇的法家和纵横家,在魏国以及在别的国家是实施过的,并不是只在秦国才开始实施。比如,魏国曾进行过李悝变法,楚国曾进行过吴起变法,纵横家苏秦曾佩戴过六国相印。
无论是李悝变法,还是吴起变法,还是苏秦相六国,都让站在一边的秦国,看到了法家、纵横家的巨大力量。同时也看到,正是因为各国的利益集团错综复杂,这些变法才没有成功。
秦国因为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们力避利益集团参与,坚决支持商鞅等人那样做。最终取得了成功。而且,秦孝公为了让商鞅变法的胜利果实不受影响,不在他去世后,像吴起变法那样中途夭折,甚至提出了要把国君之位传给商鞅的想法。
总之,秦国文化不深厚,也没有培养人才的老师及相关机构,人才(尤其是文才)产生匮乏。但是,他们却能够用好外来的人才,尤其是诞生于中原文化腹心的魏国的人才,因此他们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