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恭皇贵妃乾隆帝身边最低调的宠妃,她靠什么被封为皇贵妃

2020年07月22日07:28:23

今天情缘阅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帝身边最低调的宠妃,一生未育却进封为皇贵妃,养子当上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此人是乾隆帝身边最低调的宠妃,由于出身低微,入宫之初得不到宠幸,而且从未生育子女,似乎注定一生都要与“悲剧”二字相始终。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苦命女”不仅能在波诡云谲的后宫争斗中全身而退,而且还能得到两任皇帝的尊崇,生前显赫、死后哀荣,结局是异常的好。这位传奇的女子,便是庆恭皇贵妃陆氏。

乾隆帝身边最低调的宠妃,一生未育却进封为皇贵妃,养子当上皇帝

影视剧中,庆贵妃被塑造成懦弱女形象

在《延禧攻略》中,庆贵妃被塑造成一个懦弱女形象,长期在宫斗中充当“透明人”角色,若不是魏璎珞的提携,恐怕要做一辈子的低级嫔妃。之所以如此,极可能跟陆氏的出身有关。根据史料分析,陆氏出身微贱,她的父亲陆士隆极可能是没有任何官职的汉族白身。陆氏入宫的时间,应在乾隆五年(1740年)左右,彼时她正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

陆氏入宫之初,是一位很容易被忽略的小角色。论出身,她严重不及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和继皇后辉发那拉氏(二者皆出自满洲高贵姓氏);论背景,无法跟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之女)、舒嫔(侍郎纳兰永寿之女)等人相比。这样一位出身低、没背景的妃嫔,要想在尔虞我诈的后宫出人头地,可能性基本为零。

事实的确也是如此,陆氏入宫之初,乾隆帝专宠富察皇后,加上陆氏出身微贱,所以自打她入宫后便没被皇帝正眼瞧过一次,更别提得到临幸,以至于混了七八年时间依然只是个常在。后宫跟外朝一样,也是个“适者生存”的丛林社会,如果不想一辈子过着被踩在脚下的日子,在没有高贵出身、显赫背景的情况下,便只能通过自救的方式来出人头地。

好在陆氏是个聪明人,从不参与妃嫔间的争宠,给外人留下一副淡泊名利、不慕虚荣的好形象(按照《清高宗实录》的说法是“恭慎无违、恪勤有素,侍深宫而匪懈,夙娴诗礼之规,承壶掖以流徽,克佐苹蘩之职”),但在私下里却没少走“太后路线”。

众所周知,太后钮祜禄氏虽然有诞下乾隆帝之功,但在当年侍奉雍正帝时却并不得宠,长年间被乌拉那拉皇后、年贵妃、李妃等人压制,也是一副“受气包”形象,所以天生的便对身份高、背景好的强势妃嫔具有排斥感,而对娴静不受宠的妃子深表同情。而陆氏恰恰抓住这点,帮自己打了个“翻身仗”。

陆氏在暗地里没少攀结太后,渐渐地便让后者对她的遭遇感同身受,便没少在儿子面前替她说项。而乾隆帝又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对母亲说的话从来都是言听计从,时间一长,便对陆氏的态度有所改观,终于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她晋升为陆贵人,三年后又晋升为庆嫔。当时的她,已经27岁。

可陆氏的命运虽说迎来转机,但若想继续往上爬依旧是困难重重,原因无他,没有替皇帝诞下一儿半女。对于后宫女人来讲,子嗣既是她们邀宠固位的“资本”,更是下半生赖以生存的“依靠”,而没有子女的妃嫔,即使再受宠,也终究会有被冷落的时刻。好在陆氏很幸运,在令贵妃的次子永琰(嘉庆帝)诞生没多久,便担负起抚养重任,并由此得到乾隆帝和令妃的尊重。

陆氏之所以能获得永琰的抚养权,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品级较高(此时已升为妃),另一方面则在于令妃连续产子,没有精力抚养(十年内连生4子2女)。庆妃由于不能生育,便将全部母爱倾注在永琰身上,把他当做亲儿子一般来抚养,以至于嘉庆帝多年后仍对她的恩情念念不忘(“谕:朕自冲龄,蒙庆贵妃养母抚育,与生母无异。”见《清仁宗实录》)。

因为抚养皇子有功,再加上令贵妃的提携,庆妃得以长期受宠不衰,终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晋封为贵妃。六年后(1774年),庆贵妃寿终正寝,享年51岁,不久令贵妃也薨逝。庆贵妃死后,乾隆帝哀恸不已,下诏辍朝五日以示哀悼(“谕:本月十五日庆贵妃薨逝,着辍朝五日。”见《清高宗实录》)。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因感激庆贵妃的养育之恩,下诏追封她为皇贵妃,谥号为庆恭皇贵妃(“庆恭皇贵妃,陆氏。初封庆嫔,累进庆贵妃。薨。仁宗以尝受妃抚育,追尊为庆恭皇贵妃。”见《清史稿·列传一·后妃》)。一个出身低微、无儿无女的妃嫔,最终竟能得到如此“厚待”,也算是超级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