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会那么信任胤祺?原因是什么

2020年07月17日04:50:55

康熙朝五阿哥胤祺,游刃有余五十余载,雍正对其信任有加。下面情缘阅读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历史上真实的永琪虽然得尽乾隆宠爱,但26岁便英年早逝,而我今天的主人公胤祺虽然并非康熙最宠爱的一个,而且他处在一个风口浪尖之下还能全身而退,并且安享晚年,得到康熙、雍正两任帝王的重用,实在难得。

为人和善,深得父心

1679年(康熙十八年)腊月,胤祺出生于紫禁城,其母是康熙帝宜妃郭络罗氏,郭络罗氏一生共为康熙诞下三位皇子,是康熙初期四妃中第二位。因胤祺出生时,郭络罗氏仅是个嫔位,所以无权抚养皇子,胤祺的童年时光是在当时的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宫内长大的,从小受到了曾祖母的悉心教导。算起来孝庄一生70余年的时光中,培养出来的皇帝皇子们都可以上两位数了,有清一代第一贤后之称值得拥有。

受到良好教育的胤祺,秉性纯良,对人友善,这在康熙皇子中是十分难得的,不仅如此,胤祺的马上功夫也是十分娴熟,从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开始,时年18岁的胤祺便替父分忧,亲率正黄旗大军击退噶尔丹多次攻击,两年后(1698)因功被封“多罗贝勒”,十年后(1708)康熙帝生病,只留下胤祺和三子胤祉四子胤禛陪侍在侧,足以见得胤祺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秉性和平,兄友弟恭

胤祺的好人缘不仅康熙认可,就是在众兄弟当中胤祺都可以时刻做到兄友弟恭,就是这样的性格导致在兄弟之间他的名声也是出奇得好。

就在康熙生病的同一年九月,已被立为太子三十三年的胤礽因“骄纵蛮横”、“出言不逊”被康熙废除太子之位,诸皇子开始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九子夺嫡”自此拉开帷幕,在康熙的前十个年长皇子之中,就有高达七位参与了夺嫡事件,而前五位只有胤祺一人未参与其中,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事情。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形,胤祺素有贤名深得康熙及诸皇子信赖,不论自立或者扶持任何一方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胤祺他最终并没有这样做。

在我看来,胤祺之所以不参与夺嫡当中,原因有三:第一,胤祺自小受到曾祖母孝庄的悉心教导,深谙孝道伦理之纲常,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他自是不愿为之;第二,胤祺生性善良而且足智多谋,他深知夺嫡事件的风险奇高,从性格上也绝不会趟这趟浑水;第三,胤祺一生的目标只想做好一个安分守己的好皇子,其他的他不愿去想也不敢去奢望,他始终相信是自己的终归谁也抢不走,不是自己的抢也抢不来。

游刃有余,安享晚年

随着夺嫡事件的愈演愈烈,虽然胤祺未真正参与其中,但是他却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荣誉,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短短半年之后,胤礽便被康熙复立为太子,借此,胤祺也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和硕恒亲王”。三年后,胤礽第二次被废太子之位,胤祺因参与调查贪墨一事有功,受到康熙5000两白银的赏赐,并且其子弘昇被封为世子,这是当年的额外恩赏。

自此,恒亲王胤祺在康熙晚年便如开了挂一般,在朝堂之上忙前忙后,康熙用之十分顺手,胤祺外出办事也让其非常称心如意。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了1723年雍正继位之后,作为和自己年龄最相近的弟弟,雍正对胤祺照样是信任有加,丝毫不考虑胤祺的家庭因素,在此为什么提到了家庭因素?

原来,胤祺之母郭络罗氏的三个儿子中,次子便是当年夺嫡事件“八爷党”的骨干九阿哥胤禟,正因这样的原因,宜妃在雍正和乾隆朝都没有受到其他妃嫔被追封先帝太妃的待遇,而胤禟更是作为雍正的死敌最后于1726年(雍正四年)被圈禁至死。在生性多疑的雍正眼里,这样家庭背景下的兄弟本该是不会予以重任的,胤祺之所以会得到重用,不仅得益于他自小就在曾祖母膝下长大,并且性格天生善良,秉性和平,无任何妄想之念,没有参与夺嫡之争,这对于雍正来说,自然是非常放心并可以大胆任用的。

1732年(雍正十年),54岁的胤祺去世,纵观其一生,身处风口浪尖依旧可以全身而退,虽受万般宠爱和倚重但依旧初心不改,雍正特赐其谥号为“温”,并为之撰碑曰“秉性和平”,这正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