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清因他而称霸,也因他而埋下恶果!

2020年07月29日07:51:51

康熙:大清因他而称霸,也因他而埋下恶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情缘阅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智擒鳌拜之后,康熙皇帝终于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政,这一年是康熙八年,康熙皇帝虚岁只有16岁。眼前的这位少年,可谓踌躇满志,并且自信满满,他用一生斐然之政绩,向世人证明,自己不辱历史之使命,开创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康熙皇帝完成了很多经天纬地的大事业,例如“平三藩”、收台湾、征罗刹和降服准葛尔,可谓威名远播,四海臣服,这些可以概括为“武功”。同时又能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大力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得以安定,有效地缓解了民族矛盾,这些可归纳为“文治”。正是康熙皇帝这些“文治”方面之成就,才真正地稳固了大清王朝在中原的统治。从政权稳定和民生发展方面来说,文治之成就显得尤其重要。

好的成果是留给后人称道的,而取得好结果之过程和方法才是值得后人研究与学习的,正所谓有因才有果,只要把握住“因”,则“果”自然是水到渠成,因此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康熙皇帝之作为。我将康熙皇帝之作为归纳了三个方面:

▲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

1. 用人

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有一句经典的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这话方到哪个世纪都是成立的,但是我认为如何做到知人善任而尽其所长,往往比拥有人才更加重要。而康熙皇帝在这方面就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首先,尊重汉人知识分子,开创满汉和谐之风

康熙皇帝年轻的时候就掌握了一个道理: 大清王朝想要延绵千年,就必须要笼络汉人,尤其是汉人知识分子。多尔衮说过这样的话: “汉人喜好做官,只要给官做,汉人自然臣服。”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仅给汉人们官做,只能停留于表面合作。康熙皇帝可不满足于此类“表面合作”,他要从精神上与汉人知识分子产生共鸣,使汉人大臣们打心眼里臣服于自己。尊崇、热爱汉学文化就是康熙皇帝降服汗臣的“法宝”。

康熙皇帝以身作则,坚持学习汉学文化,并邀请当时极有学问的汉族大臣为自己的导师,熊赐履就是其中之一。熊赐履为人刚正,是当时有名的理学大家,康熙皇帝就认命熊赐履为自己的国学老师,经筵的主讲官。同时这种文化交流也成了康熙皇帝选拔官员的渠道,例如像张英这样的颇有才学且为官为人都很低调的汉人官员,都是从成为康熙皇帝身边的侍讲开始,而逐步走上政坛前端的。

所以说康熙皇帝用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尊重”!尊重为人的君子品行,更尊重个人的专业能力。通过传统文化这一上进的平台,使得君臣之间琴瑟和鸣关系融洽。可谓君明臣贤,政治风气一派和谐,如此君臣同心协力,国家向前发展乃必然之势。

▲熊赐履(1635年—1709年),清初理学名臣

其次,善用能吏、廉吏,推行造福人民之仁政。

清初的官场并非都是蓬勃向上,励精图治者则更是寥寥无几,造成这一情形主要有两点原因:

1. 清初官吏大多是前朝遗留,对于这些官员来说无非就是换件衣服,其他的并无多大变化,所以前朝遗留的拖沓、堕落之风气也被很好地“传承”下来;

2. 重满抑汉等错误政策,也客观上打消了汉族官员的积极性,所以很多人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康熙皇帝急需要另类于官场的官员,真正能够不畏强权、为民请愿的官员。应该说这样的人不好找,但是康熙皇帝很幸运,历史和命运恰在此时给他安排了一人,这个人就是44岁才得以出仕的于成龙。

▲康熙戎装

历史证明,正是康熙皇帝的知人善任,才成就了“天下廉吏第一”和三获“卓异”之美话,才有了于成龙病死在任,江宁百姓伏地恸哭,送灵柩20里的动人事迹。都说魏征了不起,其实最了不起的是唐太宗。都说海瑞清廉有余,而为人偏执且能力不足,但是我想说,倘若嘉靖皇帝真有扭转乾坤之决心,不见得后人对海瑞会是这般评价。

归根结底,皇帝才是封建王朝之根本,正所谓上行下效,有什么样的君才会有什么样的臣。

2. 勤政

前国足主教练米卢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言: 态度决定一切。所谓态度,第一表现就是勤奋,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康熙皇帝就是这样一位勤奋的帝王。励精图治在康熙皇帝这不是口号,他每天寅时(3-5点)起床,内务过后就要读书,早膳过后早上6点(秋冬为7点)就开始早朝,一天繁重的工作就此拉开序幕。除了重大节日或个别重大日子外,任凭严寒酷暑日日如此。

康熙皇帝的勤奋,到了晚年亦是如此。

为了能够准确、快捷地了解时下国家之状况,开创了“密折”制度,官员将了解的情况直接密奏给皇帝,省去内政大臣审议环节。这样做固然有利于皇帝拿到第一手资料,但这无疑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

▲晚年康熙

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晚年由于中风,右手几乎不能写字,即便如此,康熙皇帝还要坚持用左手批阅密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位花甲老人,在昏暗的烛光下,独自用左手批阅奏折的情形,怎能不为之动容。

这些仅仅是康熙皇帝勤政的缩影。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无论工作量有多大,都要坚持做到每日读书。康熙皇帝在小的时候,在祖母之教诲下,养成了早晚读书的好习惯,穷其一生从不间断。这也给我们当代人树立了榜样,读书只有愿不愿意,绝非有无时间之由。

3. 改革

无论用人还是勤政,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发展经济。

国家的发展最终是要国富民强,经济建设是每一位好皇帝必然要为之之大事。当然中国封建制度本身就是落后的,重农抑商等“国本”就不利于经济发展,这是历史的局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建设只能因循守旧,无改革可言。

▲鳌拜(?—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

在推翻鳌拜之后,康熙皇帝立即下诏书停止圈地、修订逃人法、制止投充,从根本上清除了清初遗留之弊政。同时将前朝藩王土地分给人民,使人民真正休养生息,这对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改变民生问题起到了非常积极之作用。再加之后来了,地丁合一,治理漕运等有为之举,对于国之发展、民之生息实乃更上一层楼。唐德刚先生在其著作《晚清七十年》中总结到: 若论政府对人民的剥削,清朝实在是最少的啊。这一切都与康熙皇帝执政时期制定的发展民生制度是分不开的。

以上仅仅是康熙皇帝执政成功要因之缩影。这三点看似容易,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们,能同时为之且为之极致者,属实鲜有。其实,三点能为之一二者,便不能够称之为“昏”,例如康熙皇帝四世孙道光皇帝,他仅能为之极致的只有勤政,所以尽管道光皇帝才智平庸,但是绝不可将其与昏君划等号。

▲大清版图

中国封建帝王基本上是终身制的,仅有少数帝王会主动禅位且甘心放弃权力,这样的制度很容易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当执政者步入老龄之后,当年轻时代的激情、干劲和奋进不复存在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类弊端的显现,国家整体状况便急转而下,唐太宗如此,圣祖康熙皇帝如此,他的孙子高宗乾隆皇帝更是如此。

康熙皇帝晚年,更准确一点说康熙五十年前后开始,康熙皇帝明显精神状态大不如前,当年的英明神武、气憾云霄已一去不返。这时康熙皇帝执政理念开始大转变,他开始崇尚无为之治,对待一些“小来小去”的不法官员也不在“斤斤计较”,这样一来官场腐败之风立刻抬头。康熙皇帝亲自承认: 只要官员能够不玩忽职守,不欺压百姓,为了贴补家用或养家糊口,官员们有点额外收入可以不必追究。

腐败的口子一旦撕开,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曼延整个官场,那些官员不会在意皇帝法外开恩的良苦用心,他们只会利用权利,钻法律的空子,来满足自己的贪腐之欲。他们简直如恶蛆一般无孔不入,无缝不钻,寡廉鲜耻地成为国家之蛀虫。

可以说,腐败康熙后期执政最大之弊端之一。

▲康熙的众皇子

另外一个给国家政体带来极大影响的大事情就是“九子夺嫡”,被后人公认为史上最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这场皇位争夺战,让原本被遏制的朋党之争再次抬头,更让刚刚稳固的政权,又变得阴霾重重。

在封建王朝,立嫡乃国之根本,康熙皇帝为了“接班人”的事情被折磨的焦头烂额,导致无暇顾及国家日常政务,任由一些不法之徒恣意妄为,官场风气再度程颓废之势。再加之,皇子之间为夺储为,大力培植党羽,而党派之间又勾心斗角,甚至相互倾轧。这段时期,朋党之争可谓猖獗,这样一来国家政体吏治一片混乱,国家发展成“回流”之势乃是必然。

.

朋党之争是康熙末年的又一大弊政!

如此看来,康熙末年,国家之政体吏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看来整顿吏治已经刻不容缓,但是年迈的皇帝却力不从心无所作为。不夸张的说,大清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康熙六十一年,69岁的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虽然康熙皇帝晚年执政时期,国家政体吏治出现问题,但是作者还是认为瑕不掩瑜,康熙皇帝是历史上难得的明君。

那个一直困扰着康熙皇帝的继承人问题,也最终尘埃落定。刚刚承袭大统的新皇帝以“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为由,坚持打破庙号尊崇之法,尊康熙皇帝庙号“圣祖”,而谥号落在“仁”字,这正是对康熙皇帝后期执政风格的高度概括。

仅从尊庙号一事上,可窥见这位新继承人并非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之人。历史也印证了,这位王朝的新君,给王朝带来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惊天动地之事呢?其政绩是否能够超越父亲这座“大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