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王用汲是什么人?竟敢弹劾张居正!

2020年07月25日10:00:36

还不知道被海瑞讽刺过的王用汲,历史上竟敢弹劾张居正的读者,下面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海瑞是个不怕死的硬骨头,不但受到后世很多人景仰,在明朝万历年间,他也已成为标杆,是众人的榜样。朱翊均不说了嘛,海瑞这人,虽然办事能力很一般,但其清其廉,却是我大明所缺的。因此,把他供起来,让人学习,很有必要。也不知道海瑞有没有听到万历皇帝对他的评价,就算听到了,他应该也不以为意。因为他最在意的,就是名。

在《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与建德知县王用汲被派来当浙江巡抚赵贞吉的陪审官,审理改稻为桑、毁堤淹田一案。此案牵涉甚广,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江南织造局主管杨金水、内阁严嵩父子甚至总督胡宗宪都难辞其咎。海瑞因有圣旨在手,一往无前。明知再查下去,很可能自己的脑袋都要掉在这里,却毫不畏惧。不过,他对王用汲说,这案子,我一个人审一个人记就行了。反正,我就是个举人而已,不怕。王用汲却怒了,你这是看不起我大明的进士啊。

为何他们会有这个对话?还得从大明选官制度说起。在明朝,通过不同层级的科举,便能成为秀才、举人、进士。进士最为光明正大的途径,“卿相皆由此出”;举人呢?也可以做官,“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进士与举人,虽然都可做官,但以后的前途,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进士可以出将入相,举人却多被派去做教谕一类虽然有俸禄,却不入流的小官,教秀才读书。因此,很多举人只想继续读书考进士,很少有愿意去做教谕的。

不过,海瑞是个例外。他“举乡试”之后,便进了京城,上《平黎策》,建议朝廷更好地管理他的家乡海南。此策很有道理,“识者壮之”。大概在此之后,他便进了国子监读了一阵子书,所以才有资格被授予“南平教谕”,也就是福建南平县重点高中校长。为何他未再考进士而去做了官?原来,“举人教官仍许会试”,可以边拿工资边考学。明朝对这些读书人,也真算可以了。可惜,最后海瑞仍未考上进士,只是个举人出身。

或许,这就不难理解,面对王用汲,他其实是有些自卑的。于是更要用一种嘲讽的姿态,以使自己似乎占到一点上风。你们进士啊,以后还有着远大的前途呢,这种可能连命都没了的事,还是我们这种反正一辈子也就在基层混的人来做吧。当然,他也有保护王用汲之意。一者,也算知己;二者,他早已拜托王用汲,若出事,照顾他的家小。只不过,与刻意嘲讽哪个比重大一点?但王用汲显然不吃他这套,说你别瞧不起进士,我们也不怕死。最后,两人一审一个记,共同署名。把大明朝那些你懂我懂大家懂的暗规则,都端上了台面在阳光下曝晒,搅得一干大人物进退失据,漏洞百出。

也许有人说,这是电视里的,未必为真吧?说起历史上真实的王用汲,也没给朱元璋、没给孔圣人丢脸。他一纸奏章参劾权臣张居正,毫不留情地指出,在我大明朝,皇上想“织锦绮、采珍异、取太仓光禄”,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臣工进谏阻止。但首辅想做的事,就算是错的,却没有一个同僚敢于发声,甚至还会曲意逢迎,这不是很搞笑吗?奏折送上去,张居正大怒,“欲下狱廷杖”,幸得其他大臣保护,才削职为民,未受脱了裤子打板子的侮辱。但张居正以为太轻,怒气难消,脾气都发到了保护王用汲的张四维身上。直到张居正死后,王用汲才再次起用,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得到“为人刚正,遇事敢为”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