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张良精于谋韩信神于兵,萧何凭啥与他们并称三杰的读者,下面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以后,曾经和群臣说过,我能有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拥有了三个人才,就是张良、萧何和韩信。
张良我们知道,那是善于谋略料事如神,类似半仙一样的人,韩信更不简单,是能指挥千军万马无坚不摧的大将军。这么比起来,萧何的功劳似乎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把他跟张良、韩信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呢?刘邦又是如何奖励萧何的呢?
萧何的出身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刘邦的沛县老乡,一直在县里工作,在刘邦当无赖混混的时候,就很照顾刘邦。在刘邦当了亭长以后,有一次公干去咸阳,很多兄弟都送了三百钱当路费,只有萧何最大方,他送了五百钱,所以说从那个时候起,萧何就最赏识刘邦,这也让刘邦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等刘邦起义以后,萧何也就顺理成章的跟着他,那时萧何的主要工作不是上阵杀敌,而是负责人事和后勤工作。
在刘邦带着小弟们杀进咸阳城以后,刘邦一头扎进了秦始皇用过的寝宫,很多将领们也往银库里钻,只有萧何表现的不一样,他一不为色二不为财,而是赶紧跑到宫中收集那些文书、地图和户籍档案之类的资料。所以刘邦后来出关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局势非常的熟悉,比如哪里是要塞关口,哪里人口多,哪里富裕等等,当然这些都是萧何的功劳,因为这些,刘邦对萧何更是高看一眼了。
后来项羽入城,自封为西楚霸王,又把刘邦封在了荒芜落后的汉中,还在关中封了三个秦军降将为王,防备刘邦。当时刘邦十分气愤,甚至想直接跟项羽对阵厮杀,萧何劝他,你现在的兵力去打项羽,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再说你好歹也是个汉中王了,这比当年在沛县当亭长要好多少倍啊,只要你在汉中好好招揽人才休养百姓,那以后还是可以跟项羽争天下的嘛。这一番话说的刘邦平静下来,这才踏实的进了汉中,又任命萧何为丞相。
到了汉中以后,萧何的工作就更多了,除了处理日常事物,还要每天给刘邦物色人才,也就是因为这样,夏侯婴才把韩信推荐给了萧何,一番谈话之后,萧何认定韩信是个大将之才。也是因为工作忙,还没等他向刘邦举荐,韩信就耐不住寂寞跑了,萧何又是拼着老命去把他追了回来,又劝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这才奠定了刘邦日后胜利的基础。
萧何这么拼命工作干活,刘邦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萧何就成为他最值得信赖的人。在后来刘邦率军出关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他把老家就交给了萧何,让萧何镇守关中侍奉太子,有事情可以向自己请示的就请示,来不及请示的就可以灵活处理。
别看此时萧何权力很大,可他肩上的担子更大,刘邦在前面打仗,这军粮需要萧何办理,刘邦打了败仗折了人马,需要萧何给他提供后续支援。所以萧何在处理那些乱七八糟事情以外,在汉中根据情况又要筹集军粮,又要从老百姓中征兵给前方做补充,最后还要想办法给前方输送过去。
大家可能以为萧何这么做就够了,其实并不是的,虽然刘邦很信任萧何,可也时不时的派人回来慰问他,萧何手下告诉他,其实汉王这还是对您不够放心,干脆您做的彻底一点吧,把老萧家的男丁都派上前线,您有那么多亲人在汉王手里,他才会更信任您。萧何一想也对啊,就依计行事,结果刘邦更加信任他了。
经过几年的奋战之后,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现在是该收获的时候了。汉高祖论功行赏,他首先就封萧何为侯,又给了他八千户的食邑作为工资。
当时就有很多人不服气,特别是那些武将,他们纷纷表示,我们披盔戴甲冲锋上阵的,打下了多少城池,砍下了多少人头啊,他萧何就坐在家里耍耍笔杆子动动嘴皮子,凭什么他功劳最大。
这会儿刘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诸位都知道打猎吧,在打猎的时候,猎人看到目标以后,就松开绳索给猎狗指明方向,而后猎狗按照指示去擒获猎物。你们干的那些活就好比是猎狗的工作,而萧何干的活,就是猎人的工作。还有一点,你们顶多一家有两三个人跟着我打仗,人家萧何全家十几口人都跟着我在前面冲锋,这谁比得了。
说完这些之后,刘邦又想起点事情来,他下令给萧何再增加两千户食邑,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这就是作为萧何当初多送给他那二百钱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