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跟康有为结怨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殊不知康有为是极其自大的,其自号长素则取自“长与素王”、“凌驾素王”之意,康有为之心则是要取而代之孔子的意志,章太炎评价过康有为,称其“狂悖滋甚”。他自称自己是圣人,希望能够通过戊戌变法颠覆大清,当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一旦成功,自然问鼎中华。这些并不是小编说的,而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其族人口述之:“康有为想篡位,他的名字中已经暗示。有,富有之意,为,贵为天子也。”
当年康有为讲学时,办了个长兴学舍,读书多了,自然满足不了国内读物,慢慢的就喜欢了西方的译本,上海广学会出版的书报几乎读尽。后来,学舍移居,改名为万木草堂,这个地方和双门底圣教书楼近在咫尺,这更让康有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西方读物。日本人宫崎滔天,中国革命之国际友人,为中国的革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曾经这样评论康有为:“在当时社会,康有为和革命党的关系是非常接近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宫崎滔天武断的认为康有为将来会和孙中山合作,没想到这句话果然打脸,两人最后不但没有合作,反而反目成仇,这是后话。在当时,康有为推荐自己的学生的读物是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史等书籍,将华盛顿做为自己的崇拜人物,而当时的孙中山,正在那里挂牌行医,康有为经常来书楼买书,两人便有了交集。孙中山得知康有为致力于西方学识,所以想和他深入交往,康有为的回复原文是:“孙某如欲订交,宜先具门生帖拜师乃可。”
孙中山得到这样的回复,甚是不悦,此等狂妄自大之徒,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于是放弃与康有为的交往。孙中山能够功盖千秋,就是有一颗容人之心,转眼到了1895年,孙中山成立农学会后,还是有心希望康有为和他的门徒陈千秋加入,康有为当然还是拒绝,而陈千秋有加入的心情,但是碍于老师之命,也随之拒绝了。
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正处春风得意之时,此时他们办报纸,办社团,提倡变法,大放异彩。在这个期间,兴中会杨衢云、谢瓒泰与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多次商谈两党合作的意向,但久无成议。不过两党的合作也在进行中,形成了联合各个党派统一中国达成了小小的共识。此时,康有为有所动摇,并亲自拟写了维新计划的大纲。
虽然双方有共识,但对如何改革,偏见极大。康有为一方表示,孙中山的目的是毁掉一切,推翻现有的王朝,而不是对清朝的同治进行修正,这种摧毁式的大革命是草率的,我们是不能这样与他合作的。孙文躁妄无谋,最易偾事,不以和平革命方式救国,是将中国继续推向无限的水深火热之中。
孙中山从正面无法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交心商谈,从中的误解如果不见面,无法解释得清,于是多次寻求友人宫崎滔天从中撮合,并多次写信到上海,请梁启超到广州一游,同商大事,哪怕只是其亲信也好,前来商议,便可成事。孙中山说此话是有道理的,他断定康有为一定不能来,果然,康有为一直推托,拒绝与孙中山见面,孙中山知难而退,直到一个事件的发生让两人合作终成空。
孙中山当然知道康有为是保皇立场,与他的宗旨是截然想法的,不过他对康有为一直有崇拜之心,想与之合作的想法一直没有断过。一直到新加坡事件的发生,让两人终于成怨。保皇与革命,始终是死对头,孙中山想的过于简单,两者的分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于是孙文与日本友人在新加坡行刺康有为未果,导致两人最终无法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