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死于功高震主?

2020年07月29日17:22:00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他和萧何、张良是西汉最为主要的三位开国功臣。韩信用兵出神入化,他多次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许多奇迹。然而韩信最终却没有落得个好下场,他也是“汉初三杰”里唯一一个被杀的功臣。

韩信的死被很多人归结为功高震主。固然韩信在楚汉争雄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但我们深入分析的话这其实并不是刘邦杀他的主要原因。韩信之死应该说是没有清楚地给自己定位,以至于后来他被刘邦列入整治的名单之中。

客观地讲,刘邦原本无杀韩信之心。刘邦起初获得韩信如鱼得水,在他事业最为艰难的时候是韩信带领汉军一步步地走出困境的。刘邦对于韩信贡献不可能不清楚,因此在得知韩信被吕后诛杀时,刘邦的表现是“且喜且怜之”。刘邦即高兴韩信被杀又对韩信的下场表示怜惜,这种复杂的君臣感情这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韩信的最后惨死的下场,其原因要追溯于韩信封王之时。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战场上僵持不下时,韩信带着汉军平定了齐国。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困形势岌岌可危,韩信这时却向他要个代理齐王(假齐王)当。韩信派人给刘邦的理由是:“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尽管韩信说自己当齐王是为了稳定齐国的秩序,但这里显然仍然有仗着形势向刘邦强行索要齐国的嫌疑。刘邦迫于形势听了张良的建议干脆直接让韩信当了齐王。

韩信向刘邦索要齐国这一举动对于刘邦来说显然是无法容忍的,但是韩信不知道他当上齐王实际上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齐国是一个大国,韩信当上齐王也就意味着他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变。韩信没当齐王之前,他只是刘邦手下的一个将军,也就是说刘邦和韩信之间是君臣的关系。韩信当了齐王也就相当于自立了门户,他和刘邦这个汉王从爵位上来说成了对等的关系。尽管他当了齐王之后依然对刘邦唯首是瞻,但刘邦此时对韩信却失去了信任。

按道理讲,韩信封齐王也并不过分。他为刘邦平定三秦攻克了燕、赵、齐三国,在楚汉争雄期间韩信功不可没。韩信卓越的军功导致了盲目的自信,以至于他认为自己当上齐王是理所当然。在垓下之战前,刘邦又答应封彭越为王。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身死,刘邦事后首先便拿韩信开刀。《史记》记载“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项羽一死,刘邦立马就将韩信的军队兼并而且将韩信从齐王改封为了楚王。

韩信被刘邦封在楚国显然时别有用心。韩信在北方征战多年在秦、燕、赵、齐四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刘邦将韩信封在楚国是防范韩信。而且楚国原本是项羽的地盘这里民风彪悍不易治理,韩信在这里很难有一番作为。刘邦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来讲也是保护了韩信,因为韩信对他的威胁程度越低,他活下来的希望就越大。然而韩信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却在楚国私自收留了项羽以前的部将钟离眛。

韩信收留项羽的旧部,这个是极其不理智的行为。这很容易会给刘邦造成韩信要笼络楚国人造反的假象,后来有人告发韩信谋反。韩信在情急之下为了证明清白竟然杀了钟离眛去拜见刘邦,这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刘邦命人将韩信绑起来带回了长安,最后韩信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从楚王降为了淮阴侯。

我们说刘邦有两次杀韩信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垓下之战后夺了韩信兵权之时,第二次便是韩信带着钟离眛的首级拜见刘邦之时。但是刘邦却始终没有杀韩信,这是因为他也认为韩信是不会谋反的。但是韩信虽无谋反之心却有谋反之力,刘邦肯定是不会放心韩信在外为一方诸侯王的。如果韩信能明白刘邦的心思,那么他安心地当个淮阴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下场了。

韩信当淮阴侯期间的表现为:“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韩信常称病在家不上朝,而且他在家忿忿不平因为和周勃、灌婴等人同列入朝而觉得羞耻。韩信的表现显然是在向刘邦宣示他的不满,而且他甚至曾直言对刘邦的姻亲樊哙说道:生乃与哙等为伍!”由此可见韩信是不满足当一个淮阴侯的,而他在这个过程之中显然是忽略了刘邦的感受。这个时候刘邦就没有了要留下韩信一命的意思,因此后来吕后才能再不请示刘邦的情况下随意将韩信处死。

韩信后来怂恿大将陈豨谋反,事发之后被萧何骗入宫中被吕后所杀。韩信在“汉初三杰”里军功最为显赫,但他也是最不会明哲保身的一个。韩信相对于萧何、张良来说是一个纯粹的人,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都表现在脸上。而且他也不善于揣度刘邦的心思,最终落得个凄惨的结局不仅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