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希彭,开国少将。在众多的革命先驱中,殷将军的经历很有代表性,他放弃优渥生活,毅然参加八路军,在抗日中失去两名爱子,仍然没有放弃战斗,可谓一门忠烈。
殷希彭,1900年出生于河北安国,1928年赴日求学,于1931年从东京庆应大学毕业,获得病理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河北省立医学院任教。作为一名留日知识分子,殷希彭受到了多方觊觎。保定沦陷后,有人邀请殷希彭出任河北伪教育厅厅长,他婉拒。1938年,八路军冀中军区卫生部条件简陋,希望邀请殷希彭参加八路军,扩充实力。当时八路军干部设想可能要劝说多次才能成功,没想到殷希彭一听参加八路,立刻就答应了。
殷希彭本在学校任教,桃李满天下,他毅然参加八路军后,受他的影响,无数爱国医学教授和学生参加了八路军。这些懂医学的人才无疑是宝贵的资源,一下子加强了八路军的后勤支援能力。当白求恩来到冀中军区时,也大吃一惊,他原以为这个北方省份卫生条件很落后,没想到居然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医学教授和学生。
殷希彭参加八路前,担任医学院校长,每月工资好几百块大洋,条件十分优越。参军后,没有了任何消遣和享受,跟抗日战士同吃同住,他也毫无怨言。不过,他投身抗日活动,却让家人陷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
1942年后,日本人组织了大扫荡,当时殷希彭和两个大儿子参加了八路军,妻子和小儿子留在老家。当日本人得知殷希彭和儿子参加抗日队伍后,让妻子给他发信,限期立刻脱离部队,返回老家,要不然全家枪毙。逼不得已,殷希彭妻子带着小儿子偷偷离开家乡,过起了四处乞讨的生活。不过,这还不是最艰难的时刻,对殷希彭来说,最难承受的结果无疑是两名爱子的牺牲。
1943年,殷希彭连失两子。长子殷子刚参加八路军较早,时任某独立游击队政委,不幸在某次与敌人作战时阵亡,为国捐躯。
殷希彭次子因为只有16岁,遂留在父亲身边,在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工作。有一次,日军飞机来轰炸,攻击了卫生部驻地,殷希彭预感不对,他对同事说:我二儿子在那边,我得去看看。等到殷希彭感到轰炸地点,儿子已经牺牲了。
据事件亲历者回忆,日本人轰炸后就要进攻,所以卫生部队必须立刻转移。殷希彭将军望着儿子尸体,只是轻轻揭开盖在儿子脸上的蒙面布,看了一眼,什么话都没说,然后默默离开。因为部队要转移,儿子和其他牺牲战斗只能就地草草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