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中有位出身很特殊的将军,他叫白志文,开国少将,满族,而且还是前清八旗子弟。
说到八旗子弟,人们往往想到不学无术,好逸恶劳,整日里遛鸟斗蛐蛐,靠啃老度日。但白志文绝对是八旗子弟中的一朵奇葩,是个智勇双全理想远大的热血男儿。
不过,白志文的热血,也有一半是被逼出来的。白志文的父亲凭借出身,在清廷捞了个五品官,可以吃皇粮,清朝时生活也凑合,白志文也跟着过了几年舒坦生活。可是,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白志文一家便断了收入来源,家道迅速中落。
更悲惨的是,白志文的父亲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八旗子弟,除了伸手向朝廷要钱,并无一技之长,如今断了财源,便只能在家中坐吃山空。可白志文家也不是豪族,家产有限,何况家中越有钱的往往越败家,没过几年便吃得一贫如洗,他父亲只好将白志文的妹妹卖给汉人地主家当丫环。
白志文出生于1903年,没享受过几年花花公子的生活,所以没被八旗子弟作风腐蚀,颇有志向。他忍受不了贫苦,便毅然决然地参了军。实事求是地说,白志文从戎之初,你说他多么理想远大,为国为民,那是扯淡,纯粹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但是后来,他的思想境界逐渐发生变化。他起初参加的是国军,亲眼目睹旧军阀如何欺凌百姓,联想到自己也是贫苦出身,渐渐勾起了他内中的善意与恻隐之心。后来,他听说红军是为贫苦百姓打天下,就如当初参军一样毅然,坚定不移地加入了红军。
对一个正直的人而言,黑暗时追求光明和饥饿时追求食物一样急迫。加入红军后,白志文思想上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个人胆色与军事技能也得到飞速提高。这一切的变化,均是因为弄明白了为谁打战的问题,人只有确定目标,才更有干劲和效率。
1931年,白志文因功被升为红军团长。当时的团长是什么级别?黄永胜是团长,刘亚楼是团政委,陈锡联是营政委,谢富治还只是连级干部,但他们后来均是开国上将。白志文还参加了长征,抗战之初,便是留守兵团警备第五团团长。这有什么什么级别?杨得志、邓华、韩先楚、杨成武、宋时轮、贺炳炎这些开国上将,抗战之初,均是团级干部。
也就是说,以白志文的资历,55年授衔上将,也不成问题。但事实上,白志文尽管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但只被授予少将军衔。
有人对他说,你该授上将,退一步也是中将,你应该去争取一下。白志文却说:有什么好争的!多少人为国牺牲,我能够活下来,还评了个少将军衔,就已经很不错了!
将军一言,振聋发聩,我追随党闹革命,根本就不是为了升官发财!1986年,传奇将军白志文去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