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庆亲王奕劻到底贪了多少钱?太吓人了,真可怕

2020年07月31日04:19:17

满清十二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只有两家是皇族远支,一个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另一个就是庆亲王奕劻。

由一个爵位卑微的辅国将军,到史无前例的铁帽子王,奕劻这条荣华富贵之路走得十分漫长。虽然祖父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但到他奔前程、讨生活的时候,这位日后的铁帽王爷基本就是个沾皇亲的落魄户。

总之,从他祖父之后到他,他这一支的时运很不济。这一点对日后的奕劻影响很大,因为早年的贫寒,对于满清朝廷他似乎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恩之情,只要给钱,管他什么样的祖宗,悉数可卖。

在晚清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奕劻之所以能成头一号肆无忌惮的巨贪,这是个重要的心理支柱。

朝廷是别家的,只有落袋的银子才是自家的。

奕劻发迹也算是时势造出来的。女人当政终究是小气的,所以慈禧是容不下恭亲王奕訢的。拿下一个有本事但不怎么听话的,空出来的位子自然要找个碌碌无为、乖巧听话的顶上。

奕劻大本事没有,但庸俗能力还是有的,阿谀奉承、钻营攀交这些他都极擅长。他跟恭亲王、慈禧兄弟的关系都不错,进慈禧的心腹圈子,他干的事也很讨巧,给慈禧代笔写家信。

如此一来二往,加上在皇族的枝叶上也是数得着的,慢慢地他就成了慈禧身边的红人。等到慈禧一把将恭亲王拿下,他的机会就来了。

说到奕劻的贪,除了咱们上面说的那一点,另一点也很重要——满清已经坏到根子里了,朝中那些人,要么是讲实惠的贪官,要么是不讲实际的喷子,剩下的就是野心家、钻营客。

有大本事的,慈禧容不下,慈禧之下的官场也容不下。

这是奕劻一上位就敢大贪、狂贪的土壤,没有多大风险,相反还可能给自己包一层护身膜——自古以来,贪财好色往往代表没野心嘛。

因为这些,慈禧最终只能是明知他贪而任由他贪。因为换其他庸才贪官一样,换成野心家、钻营客可能更糟。

从奕劻这一点其实就能看出,满清在那个时候已经走进死胡同了。

但慈禧是有失误的,她应该用一个对朝廷有感恩之情的皇族,而不是奕劻这种对朝廷无情无义的人。没有奕劻配合袁世凯逼宫,卖祖宗,搞得好,满清兴许还能多蹦跶两下。

据说,奕劻最后到隆裕那说狠话,说鬼话,拿了袁世凯三百万两银子。

很巧,奕劻的宅子就是和珅当年的宅子,满清两大巨贪进一家门,真正的同流合污!

但奕劻混的终究比和珅好,和珅不过是巨额财富临时保管员,乾隆一死,嘉庆宰猪,和珅的一生不过是天朝养肥了再宰的活剧。

但奕劻不同,在这一点上,老家伙是有黑智慧的。有人说奕劻拿袁世凯的钱把祖宗忘的实在有些过分,贪到这种连基本底裤都不要的程度,太可耻太可恨!

殊不知,老家伙玩的是一箭双雕,又能贪财又能保财。

奕劻的结局鲜明地说明了这一切。满清覆灭,袁世凯当政后,乱世奸雄的心里始终是念情的,正因为如此,守着巨额财富的奕劻在民国才会没遇麻烦,得了善终。

聊到这,该说说奕劻究竟贪了多少这个话题了。

有专家说,奕劻贪得的银两数额过亿,参照满清朝廷一年收八千万两,这种可能性很大。

何以这么说呢?

实在是因为老家伙卖官的生意做得太猛了。他的“庆记公司”几乎是把过手的官位卖了个遍,连慈禧任命的都得再收一道钱,顶多打个折。

举个鲜活的例子。

1911年,邮传部尚书一职空缺,奕劻放话,售银三十万两。盛宣怀提出想买,奕劻知道后什么反应呢?别人三十万两可以,他得六十万两。

谁让他有钱呢。

这又卖又敲竹杠的机会,老家伙怎能放过。

除了卖官这个主营业务,老家伙还有很多见缝插针敛财的手段,其中过寿最出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奕劻七十诞辰,借这个寿诞,老家伙收了多少呢?所得现金达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为百万两白银以上。

搞了这么些巨额财富后,奕劻藏富的手段也是高明且引领潮流的,大部分存外国银行,国内的银号基本不鸟。(《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曾经研究过,庆亲王奕劻的银行存款可能高达712万英镑。)

一来,老家伙跟洋人关系不错;二来,老家伙知道洋人有职业操守。

朝廷你想查,一个字,难!

但就是这么一个巨贪之人,王府里挂的家训却是这样的——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