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

2020年07月29日15:41:52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夏历正月,熊十力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上巴河张家湾。

光绪十八年(1892年),家境贫困,为邻家牧牛,闲时随父在家识字。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入父亲掌教之乡塾读书,初习五经章句,次及史。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长兄仲甫送熊十力从学于邻县圻水何昆阁门下。受其影响,喜读晚明诸先生书,尤爱船山书,并兴救国之志。熊十力从学何先生仅半年,因家贫及同学忌讽,辍学归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王汉、何自新共游江汉,同谋革命。入武昌新军凯字营第31标为兵卒,谋运动军队,联络党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行伍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仍密谋革命。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与刘子通等联合军学界有志之士,成立黄冈军学界讲学社。由何自新介绍加入日知会。以后数年曾参与武昌起义、二次护国讨袁运动。

民国七年(1918年),深感“党人绝无在身心上做工夫者,如何拨乱反正?”又自度非事功之才,遂志学术一途。是年,将民国三年(1914年)至民国七年(1918年)间的读书札记、书信、杂论及为友人所撰传记、序文共25篇合刊为《心书》自印出版。

民国九年(1920年),由梁漱溟推荐赴南京支那内学院,从学欧阳竟无大师研习佛学。

民国十年(1921年),草撰《唯识学概论》初稿。其间首尾三年,潜心苦修,独具慧心,颇有创获,而生活却艰苦异常,只有一条中装长裤,常是洗了之后要等晾干才能外出。

民国十一年(192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揄扬与举荐,应蔡元培之邀,熊十力聘为北京大学主讲佛家法相唯识的特约讲师。一到北大,即打破“师生蚁聚一堂”之学院式教学方式,而采取古代师生朝夕相处,自由随和的书院式教学,力主道德与学问并重,生活与学习一致。在主讲《唯识学概论》的过程中,他对唯识论逐渐由怀疑而至展开批判,并开始构造他独出心裁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

民国十二年(1923年),唯识学讲稿始由北京大学出版组正式出版,名《唯识学概论》。

民国十三年(1924年)秋初,随梁漱溟赴曹州的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任教。

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应石瑛先生邀,赴武昌大学执教。秋,因武大校长易人,又返回北大。为讲授因明学之需,自秋涉冬删注窥基之《因明入正理论疏》,年底事毕。

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三月,开始改写《唯识学概论》。七月,《因明大疏删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因用思过劳,始患神经衰弱之症。

民国十六年(1927年)初,移南京中央大学休养,常与汤用彤、李石岑等论学。后移往杭川养病。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应汤用彤之邀,赴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作短期讲学。时唐君毅就读中大,始从游于熊十力。

民国十九年(1930年),仍住杭州广化寺疗养。经浙江省图书馆馆长单不庵介结,结识马一浮。《唯识学概论》经重新修订,易名《唯识论》出版。由弟子高赞非、张立民记录校订先生在民国十三年秋至民国十八年秋四年间,与朋友、学生论学之语及书札,编辑成册,名为《尊闻录》自印出版,分赠好友。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新唯识论》(文言本)由浙江省立图书馆出版发行,标志着蜚声中外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的诞生。马一浮作序并题答。此书一出,即刻遭到佛学界人士尤其是内学院师友之群起攻击。其师欧阳阅后痛言:“灭弃圣言,唯子真为尤”,措辞严厉。欧阳弟子刘衡如更著《破新唯识论》对熊十力其书进行系统破斥,指责他“于唯识学几乎全无知晓”,并指斥其书乃“杂取中土儒道两家之义,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谈,悬揣佛法,臆当亦尔”。熊十力自不甘沉默,立即应战,并著成《破〈破新唯识论〉》一书,对刘氏之斥逐一破解。他为自己辩护说,《新》著“义既远离唯识,旨亦上符般若”,认为自己非但没有离经叛道,反而是对佛学的维护和发展,与欧阳等人相反的是,蔡元培、马一浮等人却对此书推崇备至,评价甚高。 [1] 十一月,返回北大继续教授唯识学。时牟宗三就读北大,始从学熊十力。常与张申府、张岱年兄弟、林宰平、汤用彤、李证刚、郑天挺、陈政、罗庸、罗常培等往来论学。十二月,内学院年刊《内学》第六辑刊登刘定权(衡如)的《破新唯识论》一文,欧阳竟无师为之作序。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一月,太虚法师于《海潮音》14卷1期发表《略评新唯识论》一文。二月,撰成《破破新唯识论》,酬正内学院师友,由北大出版部印行。八月十七日,在《大公报》发表《循环与进化》一文。秋,周叔迦的《新唯识三论判》一书,由北平直隶书局出版,对《新唯识论》《破新唯识论》《破破新唯识论》提出批评。

民国二十三(1934年)四月八日,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无吃无教》一文。六月十日,又发表《英雄造时势》一文。九月二十日,在《大公报》发表《易佛儒》一文。时与钱穆、蒙文通、张孟劬、张东荪昆仲相过从。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一月,在《史学》(北大出版)一期发表《请诰授奉直归州学正传雨卿先生传》。六月,于《安雅学刊》一期发表《读经》一文。十月,于《文化建设》1卷9期发表《文化与哲学》一文。二十八日,于《大公报》发表《答伍庸伯》一文。八月三十日,就中国哲学会成立,在《大公报》上发表《为哲学年会进一言》文,提出中国亟需一种新哲学。十月,由弟子云颂天、谢石麟存录整理熊十力在民国二十一年冬至民国二十四年秋,三年间与友人论学书及笔札的《十力论学语联略》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二月一日,在《中心评论》第2期发表《答朱进之》文;二十一日发表《论不朽书》。三月二十日,在《文哲月刊》1卷6期发表《关于宋明理学之性质》。八月,始撰写《佛学名词释要》,及秋完稿,由北大印行若干本。十二月,在《哲学评论》7卷2期上发表《佛学名词释要》中的28条词释。始用《佛家名相通释》一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佛家名相通释》由北大出版组出版发行。是年,于湖南郴县创办“十力中学”,由弟子燕大明主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由鄂入川。夏,为诸生开讲中国历史,弟子记录整理成册,名《中国历史讲话》,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石印若干册。冬,指导钱学熙翻译《新唯识论》文言本为语体。拟再译成英文做准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夏,马一浮主持复性书院于乐山创办,应邀担任讲席。九月十七日,撰《复性书院开讲示诸生》。未几,与马一浮相处不和,离开复性书院,时武汉大学迁至乐山,应朱光潜之邀,前往作短期讲学。冬,韩裕文续接钱学熙翻译《新唯识论》,完成转变章,至是,《新唯识论》(语文体)上卷脱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上卷,由吕汉财资印二百部。是年,梁漱溟创办勉仁书院于北培,约先生前往主讲。

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月,周封歧资助印行《十力语要》卷二四百部。秋,由先生自己翻译的《新唯识论》(语体文)中卷脱稿。十月,赴北培勉仁书院担任主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上,中两卷由勉仁书院哲学组出版。六月,《论周官成书年代》一文发表在《图书季刊》第2期。《思想与时代》刊物第12期起,连续发表《论体相》《论玄学方法》《儒家与墨法》《谈生灭》等文。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新唯识论》(语体文)下卷完成,将上、中卷合为一书,并做一些改动。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一月,在《哲学评论》8卷5期刊载《新唯识论问答》一长文。二月,始撰写《读经示要》。三月,《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上、中、下三卷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十一月《读经示要》完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在《中国文化》第一期发表《论汉学》一文。十二月,《三民主义》半月刊7卷8期上发表《说食》一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四月,回北京大学执教。夏,孙颖川主持黄海化学社,特邀请熊十力回蜀负责哲学部工作。发表《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讲词。刊于《黄海化学社附设学研究部特辑》嘱王星贤整理抗战期间的信函短札,成《十力语要》卷三。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由重庆返回北大。六月,《学原》1卷2期发表《答牟宗三问格物致知书》。《哲学评论》十卷五期发表《与柏特教授论哲学之综合书》;《龙门》1卷4期发表《论关老之学书》;七月,读《大智度论》,并作《读智论钞》。《东方与西方》1卷4期发表《读智论偶抄》。八月,就《学原》1卷4期发表《略说中西文化》。《哲学评论》10卷6期发表《论本体书与说理书》。《龙门》1卷6期发表《读汪大绅绳荀》。《世间解》第3期至第7期连续发表《读智论抄》。十月,“十力丛书”之《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和《十力语要》(四卷本)先后印行。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二月,应聘至浙江大学讲学。五月,《学原》1卷12期发表《论事物之理与天理:答徐复观》。2卷1期发表《略谈新论旨要》(答牟宗三)。冬,南下广州,命黄艮庸作《新论平章儒佛诸大问题之申述》一长文,答辩印顺法师《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文。

1949年1月,辑成《十力语要初续》,12月由香港东升印务局印行。2月,《读经示要》由正中书局重版发行。

1950年1月,《韩非子评论》在《学原》3卷1期直发表。仲秋,撰成《与友人论张江陵》一书。11月,《摧惑显宗记》由大众书局印行。是年,应董必武、郭沫若之请,由广州途经武汉返回北京。

1951年5月,《论六经》一书完稿。

1952年中秋,作《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壬辰删定记》。

1953年,熊十力再次来到北京后,由政府安排住在什刹海后海大金丝套的一所小四合院,直到1954年离京为止,此处风景宜人,且毗邻多为旧日好友如梁漱溟、林宰平、张申府、贺麟等,而旧时弟子亦时常登门拜谒;同时,党内外许多高级人士如董必武、郭沫若、林伯渠、徐特立、李济深、陈铭枢、艾思奇等新朋旧友也常来探望,这使熊十力心情甚为舒畅。在这难得的安定环境中,不但继续著书立说,先后写就《与友人论张江陵》、《与友人论六经》、《新唯识论》删定本和《原儒》上卷等,而且他还非常关心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多次致函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央领导人,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1954年,因各种原因,熊十力渐感孤独,同时亦难耐北方冬天寒冷干燥的气候,遂于是年10月移居上海。熊十力定居上海后,仍笔耕不辍。同年,起草《原儒》上卷,至中秋脱稿。

1955年夏,作《六经是孔子晚年定论》一长文,10月,始起草《原儒》下卷。

1956年,完成了《原儒》一书的下卷,并将上下卷同时由上海龙门联合书局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33万余字,重点发掘了儒学中有价值的部分,并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六经注我”的精神,重新阐释了儒学经典和儒学史。这一巨著是熊十力作为新儒家学者的又一重要成果,继此书之后,熊十力又以超凡的毅力和速度完成了《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等著作的撰写,前后共8种,凡130万言。

1957年冬,《体用论》脱稿。

1958年4月,《体用论》由上海龙门联合书局石印出版。5月,始起草《明心篇》,初冬完稿。

1959年4月,《体用论》由上海龙门联合书局出版。夏,开始撰写《乾坤衍》。《唐世佛学旧派反对玄奘之暗潮》一文收放《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

1960年,继续撰写《乾坤衍》,体弱多病,写作艰难。

1961年1月,《乾坤衍》完稿,秋由科学出版社印行。

1963年1月,开始起草《存斋随笔》,12月完稿。书稿由封用拙誊正,拟影印出版而未果。

1965年,董必武推介熊十力读《实践论》《矛盾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8月,作《先世述要》,未完稿。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寓舍查封,身心俱受摧残。

1968年,熊十力在家曾拒绝饮食,后改为减食,以求速死。但仍不停地写书,写了又毁,毁了又写。春夏之交,又患肺炎,病后不肯服药,送医院前已发高烧。在虹口医院治疗后基本好转,但他习惯于一清早开窗,又患感冒。病体衰弱,大便用力过猛,心力衰竭,抢救不及,于5月23日上午9时与世长辞,终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