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期面临的一次重大危机,在皇帝明英宗被俘的情况下,以于谦为首的朝臣力推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登基,而后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打退了也先。
说起土木堡之变的功臣,排第一位的肯定是于谦,然而于谦性格过于刚直,得罪了同僚,又因为举荐朱祁钰登基,陷入了皇室斗争中,在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的罪名被冤杀。
除了于谦以外,其实还有一人的功劳也不在于谦之下,如果英宗能听他的谏言,甚至不会酿成土木之祸,给明王朝带来巨大的危机,此人就是时任吏部尚书的王直。
在写明史的书里,提到王直时,通常会用一个词形容他,那就是老臣。老臣王直,这个“老”字可是货真价实的。
通常我们形容一个臣子资格老,声望高时,会用三朝元老这个词,四朝元老那就了不得了,而王直呢,在明成祖朱棣时就开始当官,然后历经仁宗、宣宗、英宗、代宗4个皇帝,实打实的五朝元老。
正统十三年,瓦剌部也先率军进犯明朝边境,明英宗误信太大监王振谗言,欲率几十万大军亲征。
临行前,王直上书劝谏:“不必亲御六师,远临塞下。况秋署未退,旱气未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未充。兵凶战危,臣等以为不可。”
王直认为作为天子,所要做的事情不是亲率大军出征,而是要坐镇于朝堂之下,“申号令,坚壁清野”,派遣谋臣猛将、坚甲利兵前去即可镇守边关。然而英宗年少气盛,不听王直的劝谏,执意亲征乃至酿成大祸。
当土木堡兵败,英宗被擒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朝堂上立马乱成一团。在此危急时刻,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先是力主朱祁钰登基,而后又组织北京保卫战,挽狂澜于既倒。
但在于谦耀眼的光环之下,我们不要忘了王直所起的作用。
英宗出征之时,“命直留守”,王直当时是吏部尚书,位居六部之首,加上是四朝元老,深得百官敬重,可以说王直的影响力当时远远在于谦之上,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左右当时的局势。
从局势的发展来看,王直所做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首先,王直坚定地选择反对南迁,并没有听信徐有贞“星象有变,当南迁”的说法,然后又率群臣请朱祁钰摄政,“劝王即位,以安反侧”。
其次,王直身为朝臣中职位最高、威望最重的人,在危难之时能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朝臣议屡上,皆直为首”,但王直却有自知之明和识人之智,认为自己不如于谦,“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将权力让给于谦,由他负责处理具体的事务,而自己“雍容镇率”,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在危难之时能够不恋栈权力,而是知人善用。王直在土木堡之变中的表现虽然不如于谦那般惊艳,却也功不可没。
打退也先之后,景泰帝论功行赏之时,王直被加封太子太保,这一点也说明王直的功劳是得到景泰帝及朝堂上下认可。
王直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他对于局势精准的判断能力。
当徐有贞、石亨等人密谋夺门迎立英宗时,另一边,王直也在谋划复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奏章还没有送上去,就发生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的关键在于景泰帝朱祁钰无子,而英宗被软禁于南宫多年,积有怨气,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又被废,这才被徐有贞、石亨趁虚而入。
从景泰帝得知夺门的主角是英宗时,连说:“好!好!”,可以看出在没有子嗣可以继位的情况下,朱祁钰是有考虑将皇位还给英宗一脉的。
假若王直的奏疏能够上达天听并得到批准,那么夺门之变便可能不会发生,让明王朝可以少经历一次波折。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上疏,事情已经发生,不能挽回,难怪王直会感叹:“是疏不及进,天也”,天意不可违。
英宗复辟后,于谦、大学士王文被杀,同为土木堡之变功臣的王直感觉心灰意冷,于是上疏乞求致仕。回乡几年后,王直去世,时年84岁,谥号文端,算是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