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2月底的一天,一场春雪刚停,京城的巷子里,乌云浓重,冷风呼啸,墙角处还残留几团寒雪,泛着冷光。冰冻还没有完全在中国大地上融化,东风还才在海岸线缓慢登陆。人们拥着厚棉袄,耷拉着绒帽,缩着颈脖,依偎着赭红色的墙根往前走。
沉重的刑部的监狱大门在“吱吱呀呀”地呻吟中极不情愿地打开了,分别出来一男一女两个刚获释放的人。一个人称“小白菜”,一个便是杨乃武。小白菜立刻被人拥着,奉旨削发去了。杨乃武被人驾着,艰难地往马车上攀——他的双腿早被夹折了。
后来的戏剧里是这样演出的:杨乃武扶着马车,艰难地抬起头,看看久违了的天空,一声长叹:“我这冤案是昭雪了么?大清真有青天么?……一曲冤歌传百年,长伴遗恨说青天?”
那一声长叹,让我突然明白:杨乃武,你是一块石头。在大清末年司法的水潭里,激起几圈涟漪,引出了人们许多思考,和至今还在讨论的话题。
(二)耕读子弟杨乃武挑战余杭县的大清县太爷
杨乃武招致祸端是其思想观念和人生性格的必然。
杨乃武,这位世代种桑养蚕的耕读子弟,这位20余岁考取秀才,33岁新科中举的青年知识分子才俊,饱读儒学,深知仁义礼信,为人耿直,看不惯社会污渍,好打抱不平。当然,在街头教训几句小混混,可以博得几个巴巴掌。
可是,居然敢于挑战余杭县的大清县太爷,在县衙照壁上书写“大清双王法,浙江两抚台”一联,讽刺余杭的一把手刘锡彤贪赃枉法,这就胆大包天了。
这叫做反诗。历史上题写反诗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宋江的诗不就惹了大祸吗?历朝历代,与官府结下怨仇,谁还会有好果子吃呢?当然,刘锡彤也不是立刻就暴跳起来喊捕快抓人的,而是等待时机:对抗领导,后果会很严重!
这不得不夸赞人家老刘的城府很深。换着别的冒失的,立刻调动力量,彻查反动标语,恐怕会招致许多舆论的非议来,比如,当时的《申报》。
(三)刘锡彤泄私愤,找杨乃武移花接木
余杭大清县太爷刘锡彤为保护儿子,找替罪羊,并且一泄私愤,找杨乃武移花接木,肯定是必然。
1873年10月,在江南那个日渐寒冷的日子里,余杭县一个叫葛品连的豆腐工人,无意间把机会交到了刘领导手里,于是,杨乃武就命陷囹圄了。古代县领导掌管一方百姓生死,寻你一个不是,易如反掌。消除不稳定因素,也很符合上级意图。
不必要拍桌子,不需要大声吼,只需要给捕快部门一个眼色,皂啰们心领神会,凭签拿人。那时办案有没有什么“不准刑讯逼供”之类的硬性规定,中国古代发明的传统刑罚,其名目多得数不胜数。吊打,饥饿,皮鞭,辣椒水,老虎凳,估计是家常便饭,随时招待。皮开肉绽估计是最轻的了。锡水烫背估计跟古代炮烙一理。夹折双腿,只怪杨乃武的骨头太不经折腾。
末了,判你个死刑,属于“三证齐全”。
(四)州省京城衙门意见出奇地一致统一
当时杭州市的浙江巡抚和京城里相关衙门,在收受了老刘的重贿之后,压制平反,也是社会必然。
案件逐级上报,州府衙门陈鲁,省巡抚衙门杨昌浚,以及京城里的部级衙门胡瑞澜,意见出奇地一致统一:
(1)坐实案情;
(2)坚决反对一切翻案之风。
至于各种刑讯逼供,那就再在杨乃武小白菜身上重复演练。你杨淑英敢于抱侄探监,探吧,你又不敢劫狱!你杨淑英敢来京城告状,那就钉板伺候,不死,也要你脱一层皮!上面发话重审?审吧,不过是让杨乃武再吃一回皮肉之苦。封建社会官官相护,又不是我们几个现在才发明的!
至于《申报》,你愿意咋说就咋说,秀才造不起来反,老百姓识字读报的人又不多,怕啥?他们还能硬过我们的后台左宗棠丁宝桢?我们丁总,连慈禧太后身边的小安子都敢杀!——今天我们说,《申报》还算幸运,居然没有被主管宣传的衙门治他们一个新闻舆论惑乱人心干扰司法的罪名。
(五)涉案官员是怎么处理的?
平反后非常奇葩的处理决定,则又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必然。
几经周折,案件平反了。对案件涉事者追不追责?追到什么程度和范围?作何处罚?这些都是人们最关心的。保护各级官吏,是古代统治者的一贯政策。
我大清培养一个官员,容易吗?
何况涉及省部级衙门这样的高级官员?因此,部级衙门胡瑞澜似乎与此案已然无关了。浙江巡抚衙门杨昌浚和杭州州府衙门陈鲁暂时革职,过两年再起用。余杭县太爷刘锡彤只是充军黑龙江。余杭县尸检员沈祥只是杖80徒二年。刘锡彤的秘书沈彩泉,也只杖100流3000里。这些官吏都是大清王朝统治百姓的基本力量,怎能因为一桩百姓的案子而高举利剑手出重锤呢?
可是,对案件的受害者们却重重处罚:资助翻案的沈喻氏杖100徒四年,公平作证的王心培王林沈体仁杖80。连已经冤枉坐了三年多牢房吃尽了苦头的当事人杨乃武,不但没有恢复名誉,“国家赔偿”,反被革去功名,永不录用,小白菜也杖80后奉慈禧懿旨削发为尼。
谁叫你们毁了咱大清百多名干部呢?
(六)翁同龢被撵出京城
至于翁同龢受到牵连被撵出京城,更是必然。
翁同龢,这位江苏老人,身为两代帝师,服务四个皇帝,为官42载,轮岗于户、刑、工部和都监院,素以清廉著称,参与过甲午战争,力主抗战,支持过创办银行,发展经济,尤其支持平反杨案,讨司法公平,为大清社会做出过卓越贡献。
杨乃武案平反了,有人以为翁老先生这回会受嘉奖。按照论功行赏的正常思维,真的有可能。也有人认为,他摊上事了,而且是大事。
当然,后一种预测灵验了:谁叫你被杨淑英一个弱女子的血泪哭诉打动?谁叫你支持平反这个案件?你那算不得功劳,要算罪过。
这个案件本身到不要紧,几个普通百姓——就算有个举人,也还没有挤进我大清统治集团,生死皆如草芥。可案件“害”了我大清王朝从省部级到县级科级一大批官员呀!杨乃武小白菜,我要你不得好活。你翁同龢资历老,有人缘,打发你告老还乡,让你余生凄凉!
1898年6月15日,江南大地一派炎热,热得蝉都懒得鸣叫了,热得湖里的鱼都快要翻白肚皮了。烈日曝晒,土地龟裂,路边的草都要枯焦了。驿道上一辆破旧的马车,吱吱呀呀往前。车上坐着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身旁只有一只破旧的木箱,装些换洗衣裳。
他就是被撵出京城的翁同龢。
清廉一身,孤孑独立,又有什么用呢?溽热难当,下锅无米,一个高级干部,只能在江南的溽热和湿气里苦度余生。
力挺杨案平反,似乎是维护了大清王法,伸张了公平正义,但得罪了权贵,伤害了既得利益者。他应该懂得官场复杂,人心险恶,但他却不愿同流合污,敢于挑战淫邪。历史上不愿同流合污的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比如屈原同志。
奉命告老还乡,是慈禧老太太给翁同龢的最大面子。没有治你个什么罪名下狱,翁老先生也算幸运的了。
其实,杨乃武算是幸运的,因为他那条残躯还在,他那破烂过数次的喉咙,还能够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