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社尔为什么会选择投靠唐朝 他是怎么想的

2020年07月23日09:25:37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除了开创著名的“贞观之治”外,还将唐朝的疆域拓展到了西域。在唐太宗平定西域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物至关重要,他的名字叫阿史那社尔。

熟悉历史的读者可能会知道,阿史那是突厥王族的姓氏。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阿史那社尔难道是突厥的王族吗?答案是肯定的。阿史那社尔是东突厥处罗可汗之子、颉利可汗的侄子。

阿史那社尔出生于公元604年,从小就以智勇双全而闻名。由于他的身份尊贵,所以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东突厥部落的首领,统治铁勒、回纥、同罗等游牧部落,地位仅次于可汗之下。

许多突厥首领对自己治下的百姓都是横征暴敛,搜刮财物供自己享受。但阿史那社尔却从来不这么做,他总是对身边的人说:“只要部落丰余,我就满足了。”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格局,实属难能可贵。

公元620年,阿史那社尔的父亲处罗可汗病故,他的叔叔继承了可汗之位,是为颉利可汗。当时唐朝建国不久,根基未稳。颉利可汗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屡次向唐朝出兵。阿史那社尔劝说颉利可汗应当首先稳定内部统治,并将西突厥视为最主要对手,而不是唐朝。颉利可汗对这个年轻侄子的话置若罔闻。

公元627年,东突厥内部发生叛乱,薛延陀、回纥等部落纷纷自立门户。阿史那社尔率部前去平叛,但因寡不敌众,被薛延陀击败。没过多久,阿史那社尔的堂兄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决裂,东突厥形势进一步恶化。唐军趁着东突厥内乱的有利时机,开始向突厥出兵。阿史那社尔眼看东突厥已无力回天,于是率部西走。

公元630年,东突厥灭亡,西突厥这边也发生了内乱。阿史那社尔趁机率部攻占了西突厥的大片领地,并自封为都布可汗。一向稳重的阿史那社尔此时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对于自己先前被薛延陀打败之事耿耿于怀,于是又一次发兵攻打薛延陀,结果再遭大败。最终,已经势单力孤的阿史那社尔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投靠唐朝!

阿史那社尔率领残部投靠唐朝,立即受到了唐太宗的热烈欢迎。唐太宗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统兵镇守灵州(今宁夏吴忠),并将自己的亲妹妹衡阳公主嫁给他做妻子。

贞观十二年(638年),高昌国与唐朝交恶,唐太宗任命侯君集、阿史那社尔率领唐军远征高昌。两年后,高昌国被平定。唐军将士们都私下瓜分战利品,阿史那社尔却分毫不取。唐太宗对他的廉洁谨慎赞誉有加,赐他宝刀、锦缎,并册封他为毕国公。

贞观十九年(645年),阿史那社尔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在战场上,阿史那社尔表现神勇,身中数箭依然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不过,在唐太宗重创高句丽的同时,阿史那社尔的老对手薛延陀却从背后突袭。于是唐太宗命阿史那社尔与其他几路唐军一起讨伐薛延陀。在唐军强大的攻势下,薛延陀迅速被击败,阿史那社尔终于一雪前耻。

在当年平定高昌国后,唐朝在那里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但周围的一些绿洲小国依然对大唐王朝怀有敌意。贞观二十二年(648),阿史那社尔被任命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唐军征讨西域小国焉耆,并迅速将其平定。之后,阿史那社尔又向龟兹进军,攻克了龟兹都城。之后,阿史那社尔乘胜追击,接连攻下龟兹五座大城,龟兹王被唐军生擒,龟兹灭亡。

自此,唐朝在西域的地位彻底稳固,成功控制了整个塔里木盆地。这其中阿史那社尔的贡献,可谓是居功至伟。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阿史那社尔感怀太宗皇帝的知遇之恩,请求自己给太宗皇帝殉葬。即位的唐高宗拒绝了阿史那社尔的请求,并继续委以重任。

永徽六年(655年),阿史那社尔去世,终年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