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7月7日,长沙秀峰山。在抗战老兵、黄埔军校校友的带领下,几十位志愿者,高举旗帜,阔步前行,齐唱这曲曾经振奋了无数人的《黄埔军校校歌》。脚步依旧铿锵,歌声依旧有力。谁也不曾想到,就是在这片土地下,埋藏着数千位抗日烈士的忠骨。
在这一群志愿者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叫王飚,祖籍云南省曲靖富源县。站在秀峰山下,他激动地告诉记者,“当年爷爷就是在这里阻击日军立下战功的。”他所说的爷爷,正是抗日名将,王甲本。
如今的秀峰山,已经修建成了风景秀丽的公园,烽烟已经离我们远去,英雄的号角,却依旧在激励后人。坐在公园门口的木凳上,王飚向记者说起了爷爷的英雄事迹。
捞刀河战役死伤上千人 王甲本题字修陵园
秀峰山往南,就是捞刀河。时间回到1941年。
9月7日,第二次长沙会战爆发。经过长达近二十天的激战,9月25日,中国守军各部队坚守捞刀河两岸阵地,阻击、侧击日军,或主动向日军进攻,给了日军以相当杀伤,但自己也受到严重损失,军队全面陷于苦战。
27日晨5时,第79军第98师在长沙以北三窑堂、白茅铺一线与日军早渊支队遭遇,展开激战。时任98师师长的,正是在当时战功显赫的抗日名将王甲本。
这是一场近乎惨烈的阻击战。为了阻止日军攻入长沙城,王甲本和他的将士们,在捞刀河一线布开层层防线,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是时,日军以航空兵火力支援,连续突击。战斗至当晚,日军倚靠先进装备和优势兵力,突破第98师第一线阵地,逼近长沙。28日,日军早渊支队再次攻破第98师第293团阵地,突进长沙。
战后王甲本因功受奖,被誉为“硬战将军王甲本”载入军事会议手册。1941年10月后,继夏楚中后擢升为79军中将军长兼98师师长,时年40岁。
紧接着,1942年,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王甲本担任长沙外围守备指挥官。
在整个会战期间,王甲本日夜战斗在指挥所中,亲自巡视阵地,了解前线战斗局势的发展和部队的伤亡情况。
王甲本命第98师固守霞凝港、捞刀河一线,不久,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支持下进攻王部阵地,并派出有力部队偷袭阵地右侧,想一举突破我方阵地。
形势万分危急,王甲本亲自率领第292团从侧翼攻击日军,阻止日军突破防线,以待主力集结长沙布防。在王甲本率领部队攻击前进的过程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敌机9架战机不断对王甲本的部队进行狂轰滥炸,王甲本命令第292团团长率两个营全线强占两侧制高点,坚决阻击进袭的日军。78师全体将士誓死坚守阵地,仅凭临时挖掘的简易工事和劣势的装备,使敌人寸步难行。
是日深夜,王甲本得悉日军改变策略向捞刀河主阵地加强攻击,他立率主力迅速返回捞刀河指挥所一线,作增援战斗准备。日军主力数万之众,向捞刀河主阵地数次猛攻,王部兵力处于劣势。
凭着坚固的阵地以及岳麓山炮火的支持,战斗持续了两天三夜,我方主阵地岿然不动,日军遗尸遍野,伤亡甚众,已成强弩之未,狼狈撤退。
随后,全军展开追击,王甲本率第294团,猛追败退的日军直至汨罗江北岸,杀敌无数,缴获甚多。战后,王甲本将日寇尸首集中埋葬,并立“倭寇万人冢”石碑,“甲本葬敌”在日本一直传为佳话。
捞刀河战役,王甲本率98师重创日军精锐,98师伤亡上千人。王甲本感怀战友之志,在秀峰山修筑陵园,并题字“是为国殇,能撼大患”。
“爷爷当年给英烈们立下的陵园,已经在1958年和1959年,这里修水库的时候给毁了,究竟具体是在哪个位置,我们现在也只是能找到一个大概的方位。”王甲本将军孙子王飚在接受星辰在线记者采访时说,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我会一直寻找下去,并呼吁有关部门,希望能重建陵园,让这上千位护国忠魂有一个安息之所。”
与日寇战至最后一刻 被发现时身裹白衣全身是血
在当时的国民革命军的军官序列里,王甲本绝对算是一员悍将。
第三次长沙会战后的几年间,从常德会战到鄂西会战,再到衡阳保卫战,王甲本率领他的第79军,在各大战场上屡出奇兵,让日寇闻风丧胆。因此,王甲本也被授予二等云麾勋章,79军获赠“我武惟扬”旌旗。
直至1944年,衡阳保卫战爆发。
1944年8月8日,衡阳城经过40余天激战终于沦于敌手。这是一场中国整个抗战史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也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
衡阳沦陷后,为了阻止日军向广西桂林等地进一步挺进,蒋介石命王甲本部第79军从衡阳外围西渡地区,迅速向南转进到湘南东安、冷水滩和芦洪市一线阻击日军,屏障我广西大后方的安全。王甲本率部奔袭300余里,赶到指定地点集结。
从9月1日起,日军沿湘桂铁路两侧发动钳形攻势,与驻守在冷水滩一线的第79军展开激烈战斗。9月5日,祁阳、零陵县城相继沦陷,王奉令撤往冷水滩东安一线,于普利桥岐山町路过。当年年仅6岁的吕芳文,在家目睹了王甲本进村时的场景。
“保长吕三青、甲长吕春孟招呼王将军用餐,在吊脚楼上稍事休息。我和堂姐桂玉给卫士们的水壶里面盛早先准备好的凉开水。王将军临走的时候,给我父亲和大伯单膝下跪,急切相劝,‘日本鬼子杀人不眨眼,你们赶快走啊,躲到山上去,家里的财产什么的就不要管了,性命要紧啊!’将军的马队和卫兵们离开后,我们居家老少全部撤向了附近的岩口石山。”
吕芳文现在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退休之后,一直致力于这段历史史实的挖掘。并著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王甲本军长及其部队在湘殉国的追远报告》一文,真实地还原了那段历史。
1944年9月6日,王甲本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带领军部直属部队进驻东安县附近布防,这时全线战事异常激烈,各阵地不时报警。
后据其作战参谋科长潘茂、通讯参谋李印西在1985年著文回忆,“(当年)9月6日晚,部分乔装中国军队的日军,从铁路两侧前进,扰乱我军。军指挥地也遭到骚扰,将军急电话命令第98师第292团王卓如团长,速率该团连夜占据山口铺以便军指挥所之行动。王卓如团无视命令,行动不力,贻误战机,山口铺反被日军侧翼骑兵搜索部队抢先占领,以致有次日凌晨之不期遭遇。”
9月7日晨,天刚朦朦亮,王甲本指挥行军先头部队手枪连,通过玉七亭坡地,下到山口铺东侧的平原地带,王甲本本人起码紧跟马队,指挥所人员及其直属部队以一路纵队在后跟进。
“刚过玉七亭下坡时,军务处长颜泽闿从望远镜中已经依稀能够看见山口铺村东延有无数高头大马在活动,顿时心中生疑,虽然军长已经命令王卓如占领山口铺,但是王团是步兵团,未配备骑兵。”吕芳文文中写到。
但是,还未等王甲本作出新的部署,先头部队已经与日军遭遇开战,霎时间,负责护卫军部的手枪连散开,与日军进行坚决抗击。而军部骑马的军官们全部都暴露在日军的机枪之下。
军部边战边退,王甲本身中数枪,在副官吴镇科的掩护下,来到玉七亭边,在一块坡地上,与日军展开殊死肉搏战,终究寡不敌众,王甲本与副官吴镇科壮烈牺牲,倒在了玉七亭下。是年,王甲本43岁。
清晨战后,79军士兵找到了军长的遗体,据目击者回忆,当时将军身穿白衬衣,早已被浑身的鲜血染红,显然是与日寇战斗至最后一滴血。王甲本,也成为了与日军拼刺刀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王将军牺牲后,举国震动。在武冈县,第79军召开了全军追悼会,纪念民族英雄,各界人士的挽联花圈挂满了会场,全军将士痛哭流涕,大家一致表示继承抗将军遗志,狠狠打击日本强盗。追悼会后,王甲本将军的遗体被埋葬在东安县山口铺芭蕉村张家冲后山坡上,连同葬在一起的,还有其副官吴镇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派人送来挽联:“东安县里悲霞日,玉霁亭(即玉七亭)边混共天”。
“据村民回忆,当时在玉七亭上左右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写着‘汝玉成于……,七月既望……’似乎是在预示着爷爷将会在这里牺牲一样。后来我访遍了周围的村庄和百姓,最终确定了这个事实,还确实有这么一副对联。”王甲本孙子王飚向记者介绍。
志愿者修复将军墓地 英雄墓地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4年11月7日,国民政府国防部追认他为陆军中将,抗日烈士,王将军故乡的富源县中安镇改名为“立基镇”(王甲本字立基),该镇的北大街被命名为“甲本街”,中安镇小学被改名为“立基小学”。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王甲本亲属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将军的墓地杂草丛生,没有立碑,也没有任何纪念物。据2013年《长沙晚报》报道,“两座孤坟连在一起,坟头上长了些杂草,甚至连墓碑都没有。”
所幸的是,这里还有一户守墓人,世代为将军打扫安寝之地。他叫刘孟江,从祖父到他,家里已经是三代人为将军守墓。
据刘孟江介绍,1944年9月7日,他的父亲刘本智受几名士兵的委托,埋葬王甲本及其副官吴镇科的遗体,表示抗战胜利后,部队还会回来找将军遗体。刘孟江的祖父、当年42岁的刘理谷代表乡亲们说:“你们放心,我们会世世代代守护将军的。”就是这一句话,刘家祖孙三代义务为将军守墓69年。
1985年,王甲本将军被国家民政部评为革命烈士。2010年5月27日,草根艺人段星光(艺名星光哥)前来祭拜将军,发现将军墓地荒凉,在网上发帖20多篇,呼吁相关各方为将军修墓立碑,在广大志愿者的支持下,募资修好了一块主碑、两块事迹碑、一块指路碑。
2013年9月18日,段星光组织全国各地100余自愿者、黄埔后裔为王甲本将军、吴镇科副官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为了永久保护王将军墓地,段星光向湖南东安县文物管理所请求将王将军墓地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月23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永州市政府正式下文批准王甲本墓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